今天是 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新农村建设的三个核心问题
作者:华生 发布时间:2006-04-06 来源:中山日报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因此,如何改变农村的面貌,建设繁荣、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能够彻底摆脱贫困,可以说是建国以来几代国家领导人和中国人民的憧憬、理想和孜孜不倦的追求。 [align=center][URL=../photo/showcontent.asp?id=112697][IMG]../data/photo/News/Tn_2006469423256486.jpg[/IMG][/URL][/align]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前很多人的认识还非常模糊,不少看法还相互冲突。归结起来说,当前至少有这样三个核心问题需要讨论和回答: 一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时间跨度。 农村和城市一样,是要永远建设下去的。我们今天讲的新农村建设,当然是有特定含义的,这就是彻底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像所有发达国家一样,农业人口下降到总人口的5%-10%左右,完全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显然,要达到这样一个宏伟目标,做15年的准备还是做50年的准备是大不相同的。因此,新农村建设需要划分阶段,千万不能一哄而起,“十一五”、“十二五”时期,只能做新农村建设初级阶段的事情。 二是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落脚点和着力点。 能否像很多人建议的那样,以行政村为基础来搞新村建设呢?这也是大有疑问的。行政村为基础,理由是撤村并村,可以节省大量耕地,但这样长官意志和农村干部自然成为主导,在任期制的压力下,所谓的科学规划是无法保证的。尽管上面可以强调新农村建设不能搞形式主义,包含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等全面内容,但正如乡村干部自己商量和反映的,所有的软件建设都看不见、摸不着,很难量化和检查,只有建新村、搞村容整洁是亮在外面的。这几年来一些省份在撤村并镇过程中,建了再拆、盖了又扒的损失和教训已经令人触目惊心了。 因此,除了农业生产本身的投入和建设外,新农村建设恐怕在若干年内都恰恰不能以新村建设和村容整洁等基础设施投入为着力点,而应以教育、培训、医疗和卫生投入为重点。医疗卫生可以保障农民脱贫后不再入贫,教育和培训则是授人以渔,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命运的途径,这不仅能增进他们往城镇转移的能力,也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其真正需要的新农民。这样才能避免各种形式的瞎指挥和折腾浪费,把新农村建设的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 三是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和主线。 在新农村建设的初级阶段,国家的钱、地方的钱和农民自己的钱,在生活基础设施方面投资的重点,不应当是大多数农民将要和正在离开的偏远乡村,而是他们将要和正在源源不断进入的城镇。中国的城镇化建设近年来确实发展很快,但它的最大失误和偏差,就是没有把过去的农民、今后城市的主体纳入自己考虑、规划和建设的中心,而是把他们作为外来和流动人口加以排斥和管制,结果造成城市建设的严重扭曲和农村的边缘化。新农村建设不是要给农民在农村画地为牢,而是要按照中央城乡统筹的大思路,通盘解决城市发展和三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