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3日  搜 索
首页>>乡村振兴>>正文

建强有力班子促农村全面发展

———镇、村干部代表谈落实“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透明化的操作,可以使村民增强对村干部的信誉度,从而增强村干部的凝聚力。(资料图片)萧亮忠摄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Http://www.zsnews.cn

    
      市委、市政府日前召开全市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工作动员大会,向全市人民传递出一个最强烈的信号:全市上下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扎实推进基层政权建设有关工作,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安康,构建“两个适宜”和谐中山。
  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定,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近日,记者深入部分镇村,采访镇村干部,听取他们的心声和愿景。大家表示要积极响应市委号召,全情投入,采取有力措施搞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进一步促进“和谐、平安”中山建设。
  

  三乡镇的最终目标是:建设一个坚强有力、能干大事、代表村民利益的班子。特别是选出一个“作风正、有领导水平、有经济运作水平”的村委“一把手”。
  
三乡镇委书记梁欣:
  提前介入力保选出好“班子”
  梁欣说,市委提出的加强基层政权建设,非常重要,我们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关键在基层,如果基层搞不好,哪能“全面发展”。
  他说,基层组织是贯彻上级方针政策的组织和落实者,配备好队伍很重要。当前基层组织建设最根本的是班子建设,如两委班子特别是“班长”不强、不好,不仅影响到基层组织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可能是“后患无穷”。
  三乡镇已制定贯彻方案,以推进当前或今后一段时间内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开展。特别强调做好“推优”工作。明年6月村两委将换届,12个行政村都有党委挂帅的驻村工作组,现已提前介入研究、评估现有村两委班子水平、能力等状况;发动工青妇及社会各届摸底调查、广泛推荐,看看哪些是可以保留的、哪些是该新进“上位”的;同时,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对下一届工作提出自己的思路和建议。
  选好村两委班子,是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核心工作,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来完成。党委的提前介入,就是搞好此工作的重要保证。三乡镇的最终目标是:建设一个坚强有力、能干大事、代表村民利益的班子。特别是选出一个“作风正、有领导水平、有经济运作水平”的村委“一把手”。
  

  党组织的核心作用,一个切入点首先就是发展,同时,将发展经济反哺于民,才能使农民对“核心”的支持和信服。
  
西区长洲社区党支部书记黄乃衔:
  加强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黄乃衔认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农村发展的核心问题。长洲社区的改变、实现各级的任务、目标,党组织的作用是关键中的关键。党组织的核心作用,一个切入点首先就是发展,同时,将发展经济反哺于民,才能使农民对“核心”的支持和信服。
  长洲社区经济近几年快迅发展,也逐步加大对农民的反哺力度。其中之一就是加大了投入培育新型农民。培育新型农民是加强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一些农民身份变为居民,如何适应这一转变?这需要加强引导教育,提高农民的素质。
  目前长洲社区在开展农民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办了一个报刊,免费发送给各家各户,通报乡村大事,宣传有关政策,通过报刊这一平台,让辖区群众从中得到学习,提高思想文化水平;还有他们还建设了一批文体设施,定期举办各种文体活动,每个阶层的群众都适应、参与,通过活动,形成凝聚力,引导群众积极向上,促进身心健康。同时还不定期举办相关学习班、培训班,提高群众素质。
  

  年轻人补充进来一是使我们的工作不会出现断层,二是他们敢于拼搏,有新的思想和思路,在实际的村务工作中给了我们很大的参考。我认为农村基层政权的稳定,关键还是在这些新生力量。
  
阜沙镇牛角村党支部书记黄锦南:
  培育后备干部让农村发展“后继有人”

  在基层组织建设上,牛角村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吸纳新的党员到党组织中、配备村一级后备干部加入村务工作实践中和加大村委、支委的工作交叉力度。近几年,牛角村把不少优秀毕业生、优秀团员和在本村有一定影响力且政治素质较好的人吸纳为党员,从去年开始,我们在非公企业也逐步建立了团支部、党支部。目前我们党员队伍结构有了很大的优化,从以前以农业为主,发展到现在各行各业都有,对新农村工作的稳定很有好处。
  2005年,牛角村在换届时通过公开招考引进了3位后备干部,内部培养了一位,年龄都在30岁以下,现在都成长为开展村务工作的主力。黄锦南说,选拔后备干部的关键是看他们是否有处理农村事务的能力,在他们的后备干部中,其中2位实际已有10年的基层工作经验了。“年轻人补充进来一是使我们的工作不会出现断层,二是他们敢于拼搏,有新的思想和思路,在实际的村务工作中给了我们很大的参考。我认为农村基层政权的稳定,关键还是在这些新生力量。”
  黄锦南说,从上届选举时,他们就加大了村委和支委的交叉力度,也就是书记和主任两个职务是由同一人担任的,这样做在开展村务工作时就避免了不同人不同意见的矛盾,使工作进展顺利多了。
  农村经济要取得更好的发展,就一定要实行村级统一核算。目前我们村还没有开始进行这一步工作,由于实际情况还需要一段时间。我们村的农户主要是以水产品养殖、花木种养为主,目前的销售状况还是以个人销售为主,如果能集中大家的资源,统一规划,组建专业的公司进行统一经营,一定会形成规模,不但能得到上级政府的支持,而且信息交流会更畅通,才能得到更大发展。
  

  村里的财务也是每月进行公布,村里的工程公开招标,让村民清清楚楚、办事实实在在,通过透明化的操作使村民增强对村干部的信誉度,增强村党员干部的凝聚力。
  
横栏镇六沙村村支书吴润兴:
  增进沟通融洽干群关系

  “横栏镇六沙村现在180名党员,8个村干部中,7个党员,党员战斗力好,村干部树立起‘为人民服务、清正廉洁’的意识。”吴润兴告诉记者,村干部通过解放思想,因地制宜搞好村经济发展,做好服务,增进沟通,就能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凝聚力,也融洽了干群关系。
  六沙村经济主要以养殖业为主,2002年开发了很多鱼塘,大兴农路、农桥,抓住机遇谋求发展。在三沙花木基地延伸的基础上,2005年,六沙村规划了2000亩花木基地用来发展花木产业。通过修建农路、农桥、清淤河道等整合之后,六沙村的鱼塘承包租金由当初的700元/亩发展到现在的2500元/亩。在大力发展村级经济的同时,一心一意做好村民服务工作很重要。吴润兴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能否具有说服力很关键,近年来,六沙村陆续让一些养殖“能手”加入到党员干部的队伍中,让致富能手成为村民的好榜样,起模范带头作用。
  为了让村里的事实现“公平、公正、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可以参加讨论,一起研究村里的发展大计,同时加强党员与群众的沟通,通过平时的交流让村民信任村党支部。为了让村民清楚了解党的政策方针,村里做到宣传及时、广泛、深入。比如,近期市里进行村一级核算,村委会就及时开会,公布有关信息,派发资料。村里的财务也是每月进行公布,村里的工程公开招标,让村民清清楚楚、办事实实在在,通过透明化的操作使村民增强对村干部的信誉度,增强村党员干部的凝聚力。
  要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关键还是要在思想上下功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了改变村民的思想意识,开拓视野、增强创新意识,六沙村组织村民外出参观学习,提供免费上网等,让村民与外界的交流更为密切。
  吴润兴说,六沙村一直注重举办活动,加深村委与村民的沟通。对于如何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吴润兴说,通过举办各项有益的活动,增进干群之间沟通、融洽干群关系。
  

  围绕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为中心,东凤着重把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公认好的“二好一强”党员选拔到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中来,特别是注重将年轻有为、素质高的后备干部吸收到村“两委”班子里。
  
东凤镇党委副书记麦炎辉:
  把握“四个注重”夯实基层组织

  为落实农村基层政权会议精神,东凤镇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把握“四个注重”,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取得较好成效。
  抓班子建设,就是要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提供新的动力。围绕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为中心,该镇着重把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公认好的“二好一强”党员选拔到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中来,特别是注重将年轻有为、素质高的后备干部吸收到村“两委”班子里,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同时,该镇还及时调整后进村“两委”班子。镇先后抽调4名机关中层干部到永益等4个后进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及时充实调整后进村的“两委”班子。
  今年以来,镇先后三次组织村级“一把手”到古镇、东升等周边先进镇区参观学习,拓宽视野,并计划在下半年与北京高校联合举办农村“一把手”培训班,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另外,计划在今年6月底7月初,开展农村两委及其成员届中考察活动,为明年村级两委换届提供决策依据。
  基层党建工作是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如何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提供保障,这是镇党委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东凤镇一方面着力创新培养方式抓党员发展,始终突出培养吸收农村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力量,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的年龄、性别和分布结构。今年,把发展重点放在文化程度较高、综合素质较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35岁以下的优秀企业家、致富能手、复退军人、回乡大中专毕业生,为农村基层党组织输送了新鲜血液,以及为明年村两委换届提供人才储备。另一方面,创新培训机制抓党员教育。今年镇党委将每月学习活动纳入农村党支部考核范围,同时,围绕市镇中心工作,将“村改居”、“村统一核算”等内容纳入农村党员年度培训内容。今年,全面在农村党支部推行党务公开,实行“一栏一事一公开”制度,提高党务管理的透明度。
  

  坚持每年对农村“两委”班子进行考核,以考核促发展。重视农村后备干部培养,通过公开考试,选拔招聘16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年轻人到各村(社区)任职。扎实开展“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有效地解决基层存在的突出问题。
  
黄圃镇党委副书记关瑞麟:
  实施三项工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黄圃镇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五好标准”,围绕固本强基工程,积极实施强村工程、村干部素质工程、村务管理民主工程等三项工程,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目前,我们已制定了《黄圃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纲要》和《黄圃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确立了“四有、六新、十八好”和要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用有所钱、闲有所劳、居有所安、子有所学”的工作目标,全面实施“强村工程”。
  黄圃还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和帮助力度,积极实施工业基地带动村组集体经济发展战略,启动“村村有发展项目”工程,依托镇属三大工业基地,分别安排各村(社区)50-100亩发展用地进行招商引资或发展物业经济,确保村办企业入园入区。同时引导各村组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本村组优势,拓宽致富门路,实行一村一策、一村一品。通过政府帮、政策帮、资金帮等措施,带动村组兴建厂房、宿舍、商铺、市场等物业出租,强化资源开发、资本经营、资产管理,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去年,全镇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突破3400万元,比2005年增长40%。
  同时,黄圃镇按照农村“两委”换届选举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程序,指导全镇16个村(社区)完成“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选好配强了农村“两委”班子。坚持每年对农村“两委”班子进行考核,以考核促发展。重视农村后备干部培养,通过公开考试选拔招聘16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年轻人到各村(社区)任职。扎实开展“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有效地解决基层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镇村两级联动的培养机制,促进年轻后备干部的成长。积极开展农村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理论和科技业务素质教育培训,做到阵地、师资、内容、经费“四个落实”。这项素质工程大大提高了全镇农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
  
  


  

    记者赖有生王朝静谭华健实习记者何腾江

通讯员陈泳池吴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