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发展,以民为本
发布时间:2005-07-08 来源:中山日报
[U]“发展文明,非仅关于财富一方面,并负谋人民之幸福与安全”,孙中山先生的这一名言,在强调“文明”是一个综合性概念的同时,蕴含了深刻的民本思想。
今天,伟人故里中山市秉承先生遗训,致力于发展现代文明,全面追求人民生活质量、生存价值和个体素质的提高,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路子。[/U]
[B]编者按:[/B]
7月1日、4日,新华社主办的《瞭望》周刊和省委主办的《南方》月刊同题刊出《中山发展,以民为本》的长篇通讯。文章介绍我市在实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程中,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利益向下,致力发展现代文明,把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提升生活质量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建设“既适宜创业又适宜居住”美好家园,构建和谐中山的积极探索和实践。现转发此文,以飨读者。
半城楼房半城绿,居住创业两相宜。
人到中山,一股文明新风扑面而来,正在“备考”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的中山,将拿什么来角逐这一全国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
这座以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命名的城市,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嬗变过程中,敢为天下先,发扬新时期中山人精神——“博爱、创新、包容、和谐”,以民为本,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路子。
[center][B]挑战世界难题——创建“两个适宜”城市[/B][/center]
创业要求开发利用更多的土地和资源,容纳更多的人口、企业和交通工具,而居住则要求更休闲的环境、更空旷的绿地和更洁净的空气。胡锦涛总书记要求中山破解这一工业化中后期的发展难题,建设“既适宜居住又适宜创业”的城市,将成为中山人未来的福祉所在。
进入中山,感觉就像是来到了一个澄澈的世界。
“在闹市区,听不到汽车喇叭声,因为全城禁鸣,”谈及中山的生态环境,这个城市的环保局负责人不无自豪地说,“2004年,中山市空气质量达到优和良的天数达365天。”
中山人从不吝啬环境保护建设的投入,投入2.54亿元实施了“一区三线”森林改造、农桥农路建设等“五项工程”,投入2个多亿开展了岐江河综合整治……如今,中山市中心城区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已经达到9.76平方米,这个城市的很多荣誉都与环境有关,例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等。
“我们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些什么?”这是中山市委书记崔国潮以及他的搭档——市长陈根楷时常都在思考的问题。在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以后,中山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工业化中后期,伴随着协调发展战略的升级,建设既适宜创业又适宜居住的和谐中山被提上议事日程。为此,中山市编制了《生态市建设规划》,成为全省首个通过生态市建设规划国家级论证的城市,并将全市腹地位置近200平方公里的五桂山区域划为了生态保护区。
2004年12月21日,中山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迎来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当总书记听到中山正在全力构建“既适宜居住又适宜创业”的现代城市时,非常高兴地称赞:“提得好!”并满怀期望地要求中山破解这一世界难题。
既适宜创业,又适宜居住,犹如“鱼”和“熊掌”兼得,谈何容易?在崔国潮看来,如果单纯满足适宜居住或者适宜创业都相对容易,但是要建设“两个适宜”的环境,则难度较大。二者所要求的条件相互矛盾,创业要求开发利用更多的土地和资源,容纳更多的人口、企业和交通工具,而居住则要求更休闲的环境、更空旷的绿地和更洁净的空气。
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山人口、资源和环境容量的压力增大已成事实。建设“两个适宜”,寻求中山人的福祉,考验的是施政者的智慧和才干。经过多方考察、比较,中山选择了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为“对标”城市,开始探求工业化中后期的理想发展模式。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建设美好的人居环境,仍是当前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淘汰能耗高、土地产出率低的经济增长方式,重视能源和土地的集约利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成为了中山新一轮发展的亮点。
“解决就业不是目的,我们鼓励创业。”崔国潮说。据悉,中山市政府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支持企业发展和个人创业,顺手数来就有3100万元的技改贴息资金、2000万元的中小企业扶持资金等等。
不满足于1/3中山人已经当上老板的现状,中山提出还要改善创业环境。1998年,全市启动了以公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公有资本成功退出微观经济领域,政府不再与民争利,实现职能转变,并有了新的角色——不仅做市场经济“裁判员”,更当好“服务员”。中山开通了行政审批服务在线系统,成为全国首个探索全部审批项目上网的地级市,大大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近日,因连续三届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单位)”荣誉称号,中山成为了广东省惟一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长安杯’”的城市。一个好的创业环境包括了诸如政务、法制、社会治安、公共设施、交通卫生、保障体系等等“软”“硬”环境的方方面面,从这个角度分析,“两个适宜”又互为依存。建设“居住”“创业”两相宜的城市,这是文明城市的要求,更是中山人建设更高层次幸福家园的美好理想。
[center][B]发展之初,就坚持“不唯GDP”的模式[/B][/center]
发展是为了什么?是不是以满足人民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反映了人们在发展观上的不同价值取向。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中山没有踏上“边发展,边污染”的老路,自觉实践着省委书记张德江提出的“中山要建设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示范市”的要求。
中山参评全国首批文明城市,应该说,与这个城市多年来的价值取向一脉相承。
文明城市的内涵,与过去相比,已经丰富了很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和谐统一体。追求城市的全面发展,是中山一贯的诉求。
从一个农业县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工业城市,中山用了20多年的时间。认准“无工不富”这个道理,中山坚持实施工业立市、工业强市战略,工业增幅连续多年居全省第一,2004年,产业聚集度更是名列全国第二。2004年,中山实现生产总值610.1亿元、工业总产值为2004.4亿元。这片1800平方公里土地、130多万常住人口的城市,以占全省1%的国土面积和1.78%的户籍人口,创造了全省近4%的生产总值。
伴随着GDP的增长,中山步入社会转型期,这是一个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重新调整的矛盾凸现期。如何化解矛盾?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崔国潮认为,经济社会发展是不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反映了人们在发展观上的不同价值取向。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核心价值,也是中山经济社会之所以能够协调发展的宝贵经验。正是因为想清楚了“发展是为了什么”,中山向“唯GDP”的发展模式说“不”,摒弃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选择。这个城市恪守“宁愿放弃一亿元产值,都不上马一家重污染企业”的原则,是追求全面发展的生动写照。
早在1985年,中山就未雨绸缪,请专业规划设计机构作了第一张建设蓝图,有效地防止了在后来的建设高潮中可能出现的无序现象;上世纪90年代初,正值房地产开发最为火爆的时期,中山市委、市政府断然否决了城东新区的一个外资房地产项目,斥资1亿元建起当时全省最大的城市生态公园——紫马岭公园;中山力倡工业强市,却提出招商选资,如今更是明令,“不再引进重污染项目”;在中山,为了把所有重污染企业搬离城区,把环境污染控制在最低限度,曾经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的某大型企业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了被搬迁的命运。据悉,2004年,全市检查排污企业共1800多家,查出有违法行为的企业559家,对22家违法排污的电镀企业采取了搬迁、停业、关闭或限期整改等行政处罚措施;在利益分配上,则坚持了向基层、向农民倾斜的原则……
中山将以物质利益无限追求为核心的发展及时导向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求下的可持续发展,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大力加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人民群众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
2003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视察中山时提出,中山要建设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示范市。以此为契机,一种新的发展观被提升到战略层面,中山全面启动协调发展战略。
2003年下半年,中山成立了由市委书记担任课题总负责人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历时半年,调研市情,并借力“外脑”,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和战略目标,提出了对策思路。据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标体系考核显示,2004年中山经济社会发展总协调度达到73.4%,比上年度提高1.6个百分点,各项指标均处于比较协调的加速发展期起点。
“稳中求进,小步快跑”,外界常常用这八个字来评价中山的发展。追求协调发展,势必无法毕其功于一役,但能够避免走上“边发展,边污染”“先污染,后发展”的老路,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才是中山真正的执政所求、民心所向。
[center][B]让老百姓回归主人翁地位[/B][/center]
中山致力于建设多元化民意吸纳渠道,开通老百姓的政治参与途径,使他们从以往习惯的旁观者转变为社会公共事务及现代化建设的参与者、创造者,从一个更高层次完成了自我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
2005年4月9日,中山市委宣传部主办的首场“城市论坛”在市区的兴中园举行。
这一期论坛的主题为“城市规划提升现代生活”,中山老百姓热情参与,以主人翁姿态争相发言。据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远明介绍,参与论坛的市民都被称为嘉宾,邀请的专家学者被称为特邀嘉宾,除主持人外,在台上的其他人则被称作承办单位代表。
在这次论坛上,每一位建言献策的嘉宾都受到了重视。一位小学生的发言也被郑重地写入了报告,他提出,“新公园的建设能不能也考虑一下我们小朋友,给我们建一些又好玩又刺激的体育、游戏设施。”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正是发起这一政论性公众论坛的目的所在。
近年来,中山一直致力于建设多元化民意吸纳渠道。1986年,设立了每月一次的“市长接待日”;1989年,开办了“市长免费专邮”;1999年,又成立了“市政府投诉中心”……这些互动的平台,开通了市民的参与途径,使他们从以往习惯的旁观者转变为社会公共事务及现代化建设的参与者、创造者,从而实现自我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
新时期中山人精神大讨论、市民文明意识与行为大调查等等活动,都得到了老百姓的广泛参与,中山人的认知水平与创建文明城市的理念逐步得到了融合。“环保不完全是政府的事,也是市民的事”,为培养老百姓的环保意识和环保习惯,中山电台专门开通了FM88.8环保旅游频道。
在伟人故里,中山人的主人翁地位得到了很好体现。中山各级党委政府通过实行利益向下,让老百姓充分享受了工业文明、城市文明的成果,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原则,把工作重心下移到镇村,在利益分配上向基层、向农民倾斜。
在全省率先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基础上,中山稳妥地推进了农村保险向城市社保并轨。2004年底,全市参加社会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达311万人次,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并全面推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村覆盖率达100%,人口覆盖率达95.1%。
在中山,“星光计划”“身边的希望工程”“扶困助学基金”“安居工程”等等一系列的利民举措,不仅保证了老百姓安居乐业,而且在钢筋水泥的外壳下,赋予了一个城市“家”的价值和灵魂。
为提高中山人的生活质量、生存价值和个体素质,中山全力创建文明城市。崔国潮认为,只有广大的中山老百姓才是创建的主体,而以民为本,让老百姓真正回归城市主人翁地位,促进公民道德自治和社会自治,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正是创建文明城市的价值所在。
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大考”在即,据历时4个月的“中山市市民文明意识与行为调查”显示:98.04%的市民愿为创建文明城市出一份力,90.03%的市民认为中山能成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96.92%的市民认为中山达到了全国文明城市的要求,文明城市成为中山市民的共同追求。
我们有理由相信,因为有伟人故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有多年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打下的雄厚基础,有从自发走向自觉的群众性实践,中山的文明水平完全可以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