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山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
中山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制定的“到2010年中山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已经基本完成。记者从日前召开的中山市政府组成人员会议中获悉,2007年,中山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215亿元,人均超过1万美元。
近年来,中山市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联合国“人居奖”、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2007年,全市户籍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2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900元,相对差距远低于全省水平,城镇化率达84.2%以上。该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实施,具体是以城乡一体化为核心,始终做到“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科学发展,做到统筹兼顾。中山是不带县的地级市,市域面积1800平方公里,镇村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90%以上,“三农”问题与城市发展直接关联,走城乡统筹发展道路是中山实现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坚持把农村发展放在全市发展大局中重点部署,做到“四个统筹”。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科学规划城乡布局,促进城乡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以城乡经济一体化为目标促进城乡产业加快融合,区域配套均衡发展,着力打破城乡二元发展模式。本世纪初中山大胆提出“一区一圈四组团”发展格局。“一区”,就是做强做大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培植产业发展“榕树效应”。“一圈”,就是构筑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半小时交通为半径,具有中心城区、中心镇区和辐射发展区等功能分区的“半小时经济圈”,实现市镇村间资源快速集聚和交流。“四组团”,就是将全市划为西北部、东部、南部和中部四个组团,形成以4个中心镇区为主的4个增长极带动若干个镇区,推动行政区向经济区过渡,实现城乡跨越式、集约式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市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作专业镇发展资金,通过工业化链条延伸加强城乡经济融合,形成了由23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和12个省级专业镇组成的横跨城乡的产业集群,成为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的互动网络。1993年开始试点探索农村征地留成的做法,在农村征地中留成10%到40%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引导村兴建工业厂房、商铺,发展物业经济。帮助农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地值,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按照“宜城则城、宜乡则乡”的原则,适宜发展非农产业、走城镇化道路的镇村,就大力提升产业结构,推进城市化发展步伐;适宜维持农村现状的镇村,就大力发展农业和生态旅游业。
统筹城乡基础建设。城乡发展不平衡很大程度来自基础设施不平衡。近年,中山大力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在道路、交通、网络、信息等设施上解决造成城乡差异的问题,夯实城乡和谐发展的基础。连续多年来实施“农村五项工程”,2007年加快建设“五横六纵九加密”镇区干线公路网,村村通公交,市镇村之间道路“无缝”对接;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宽带、较早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初步形成了遍及城乡的公共文化网络,为城乡人民提供了优质的生产生活条件。
统筹城乡生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保障未来城乡新一轮协调的关键。为此,中山坚持以创建全国生态城市为契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在土地资源紧缺情况下把占全市土地面积1/9的五桂山划定为生态保护区,投资13亿元建设镇区污水处理厂和组团式垃圾处理基地,全面开展村庄整治工作,目前有5个国家环境优美乡镇。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一批传统制造业企业通过发展研发营销等环节,走上“总部经济”发展道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带动了城乡生态文明。
二是坚持改善民生,注重社会和谐。统筹城乡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近期,中山投入300亿开展“十大民生工程”,并在全市实施“三个一”工程,让每个农民都有一份工作、一份养老保险、一份医疗保险。到目前为止,全市24个镇区全部建成省级教育强镇,率先在全省启动机制化制度化扶困助学工程,部分镇区推行12年甚至15年义务教育,逐步解决了城乡教育公平问题。2002年中山在全省率先提出统筹城乡就业的新思路,近两年市镇两级财政投入近1亿元,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7.93万人次,实现转移就业7.9万人。目前中山已初步解决农村户籍居民就业问题,部分镇区户籍居民自主创业比例高达50%以上。市财政从2005年拨出5亿作为启动资金,每年新增1000万,预计2008年内实现农村居民住院基本医疗保险应保尽保,2009年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初步提高并解决了农民向市民转变过程中的健康与生活保障问题。城乡安居工程实现基本需求与安康需求并重,在城区推进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在农村推进低保户危房改造工程,并投入11.5亿元建设农民居住小区。在全市范围内建设了覆盖城乡的治安视频监控系统、镇区综治中心和村(居)综治站、警务室、法律服务室等,成为目前全省唯一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长安杯”的城市。
三是坚持综合配套,实现体制创新。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涉及城乡、庞大复杂、长期持续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明确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必须完善六项综合配套改革,确保城乡统筹发展的成长性、协调性和长效性。一是创新城乡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机制,通过建立农村干部集中市级培训机制、外来务工群体党群组织引导机制和农村干部实绩考核与经济责任审计机制,增强了干部领导发展的能力,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组织保证。二是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与集体经济村级统一核算改革。将农村集体资产量化为股权,分配到人,固化不变,按股分红。积极推行村级统一核算,实现整体规划、规模开发。目前中山95.4%村(居)、组建立了农村股份合作制,村级统一核算完成22%,预计2009年底全完成,为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打下了基础。三是推行“村改居”管理模式改革。使党组织的核心领导职能、居民委员会的社会管理职能、股份合作制公司的经济管理职能各显其效,为加快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进程开拓了途径。四是推行利益向下的公共财政协调机制。坚持利益分配“市向镇倾斜、镇向村倾斜、市镇一起向农民倾斜”,探索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把农村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市镇两级财政预算,为实现公共财政覆盖城乡提供了保障。四是建立城乡帮扶工作机制。实现帮扶农村的资源投放从“保运转”向“促发展”转变;发展途径从“输血”机制向“造血”机制转变;工作方式从“下乡”外源式向“驻乡”内源式转变,提高了镇村自主发展能力。中山市、市直机关、镇区三级联点驻村帮扶农村发展制度取得较好成效,全市35条集体经济纯收入不足100万元困难村预计2009年能实现全面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