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山探索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对广大外来务工人员在入户、入学及培训等方面做了许多先行先试的探索,如在全国率先实行外来人口积分入户制度、开展百佳外来务工人员评选等,鼓励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更好融入这座城市。并陆续出台一系列举措,不断消弭身份隔阂,努力推进全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基本公共服务和平等发展机遇,使新老中山人都成为共建共享的主人。
在我市各镇区各企业,活跃着大批“新中山人”,他们积极参与当地经济社会建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主动融入社区生活,与当地居民同呼吸、共命运,书写新老中山人交融和谐新篇章。
■“到中山感觉如回到家”
三乡宝元鞋厂女员工许爱春最近一段时间来特别忙,但她却越忙越开心:“我今年参加了积分入户达到分数线,随时可以办理入户了!等工作闲些,会尽快去办理入户手续。”昨天下午在工厂见到记者时,她满脸笑容。
许爱春是湖北人,1996年进入三乡宝元鞋厂工作,至今已16个年头。高中毕业的她工作扎实,聪明勤奋,刚进厂时在生产线做手工,几个月后被选为储备干部参加了公司的胶产培训,转为企业文员。1997 宝元设立生活辅导师职位,许爱春成为宝元第一批生活辅导师,负责企业活动策划、员工关爱、企业社会责任、员工培训等。她同时还是工厂的消防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环保志愿者。由于工作出色,今年被评为中山市先进工作者、中山市先进消防志愿者,还顺利通过积分入户。
“作为一名新中山人,我的成长离不开企业、地方政府的关爱和支持许。”爱春说,“每次从老家回到中山,总会有回家的感觉。”
许爱春的成长,是宝元关爱员工、支持员工发展的结果,更是地方政府与企业联合,注重搭建了女工参与社区管理的载体和阵地,引领她们融入社区,参与并推动社会发展的社会管理新模式重要体现。
1996年,三乡镇有外来务工人员约10万人,近8成是女工。她们大多来自偏远地区,文化水平有高有低,分布在镇内500余间企业,是当地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为了引领数量庞大的流动人口融入当地社区,三乡镇妇联发起组建了流动人口女子业余学校。目前,三乡镇流动人口女子业余学校在宝元鞋厂等大企业和各社区共开设26间分校。1996年至今,20多万人次的女工自愿参加了学校培训,有力推动女工群体参与各项修身行动,推动外来人员更好地融入地方。
据了解,女子学校课程设置,多涉及员工生活工作内容,注重个人提升和与地方的融合,如开办粤语培训班、地方风俗班、办公礼仪班、卫生保健班、家庭婚姻班等,受到女员工甚至男员工的热烈欢迎。女子学校的设立,击中了员工内心深处的灵魂。员工们在工厂上班的同时渴望进一步提升自己,特别是80后和90后的女工,她们不再满足单纯的机械式地工作,她们需要更多的知识来充实自己,满足自己精神生活的需求,融入企业和社区,恰恰在这一点上,女子学校为她们提供了最好的平台——免费培训,讲课内容丰富多彩。去年11月,三乡镇妇联凭着这个平台开展的 “外来人口社区融入与发展”项目,入围第六届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
“我一加入宝元,就有幸参加了首期培训,至今参加了不知多少次各类培训。现我已经是宝元分校的负责人之一了。”许爱春说,“女子学校的课程内容贴近女工,迎合企业培训需求、寓教于乐的形式,很受员工欢迎。我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这个平台。”据了解,宝元的女工们通过参加学校培训等活动进行自我修身,在不同的岗位上迅速成长起来,每年都有员工被评为先进员工或外来优秀员工,得到提升或通过积分入户中山……
在许爱春眼中,宝元员工生活幸福,得到地方政府诸多关爱有直接关系:”我们的公司子弟入户、入学,政府优先关照;政府每年为女员工免费体检;一些政府举办的大型活动,也为宝元员工留票……“许爱春告诉记者,由于热爱宝元、热爱三乡,她坚持在三乡干16年,她老公也给予支持,于2005年放弃国企来三乡工作。“一有空,我们都会去参加志愿者活动,我们过得很充实。”许爱春说,“服务三乡民众,我觉得是我们的企业的责任,也是我个人的责任。”目前,她正准备在三乡购买房子。
■外来工一家乐享乡间“别墅”
昨日下午3 点左右,阳光照在花木基地。在横栏三沙花木基地申记园艺场,来自湖南的老甘正在为大樟树进行喷淋,老甘老婆阿凤戴着斗笠正忙着锄草。
“老板对我们很好,这一点是没得说了。”听说记者要采访她,阿凤显得有点羞涩。阿凤今年45岁,她告诉记者,她是去年经老乡介绍才来的,以前在黄圃镇、横栏四沙也做过,从去年到现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他们都在申记园艺场。阿凤坦言,如果可以的话,愿意在这里做到退休……
“我们是包住的,老甘夫妻俩来了一年多了,一天工作大概8个小时,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有4500元左右。”申记园艺场场主、中山市横栏镇三沙花卉协会副会长吴炎申指着办公室旁边的房间告诉记者,这是专门给老甘夫妻安排的。
在申记园艺场,吴炎申的小别墅一共有四五间,一间是用来作办公室和茶室的,其他几间基本都归老甘夫妻俩。
“有电视、有风扇,他们自己从三沙市场买菜做饭吃。”吴炎申说,这样可以节省很多。
“我的两个小孩也在附近的工厂里打工,他们都在这里吃饭,晚上还回来这里住,小孙女也在这边上幼儿园。”阿凤向记者“晒”幸福。
能够一家人在一起,又可以通过劳动得到一份不错的报酬,确实是件幸福的事。这间花场别墅掩映在大樟树下,微风吹来,坐在别墅前的坪地里乘凉也是件挺惬意的事。阿凤说,两个小孩早、中、晚都在这里吃饭,现在夏天的晚上,一家人吃完饭,看看电视,坐在别墅前的坪地上逗小孙女玩,一家人其乐融融。
吴炎申告诉记者,三沙花木基地大概有3000多个花场,固定用工大概在6000人左右,主要以夫妻为主,年龄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上,员工来自湖南、广西、贵州等地。吴炎申在横栏和民众一共有两个花场,大概招了8个长期的员工,工龄都有3-4年,最长的有5年多。
阿凤坦言,她在东莞等周边城市也打过工,但在花场做,比工厂还是自由很多。阿凤笑言,在花场干活,晒阳光会多一点,但空气好,自由。憨厚的老甘不怎么说话,一直忙着给大樟树喷淋。申记花场种了不少大樟树,喷淋是老甘的重要工作之一。三沙花木连片就有上万亩,如一个绿色的宝库,也是横栏天然的“氧吧”。阿凤说,这里空气好,有时候早上起来,他们还会在花木场跑跑步,锻炼一下,就是晒得黑一点,但身体很健康。当地人也很友善,他们也经常会在一起交流,有时还学点“广东话”。
“当然好啊,要不怎么会在这里干活啊。”采访中,阿凤不断地强调,老板对他们很好。
吴炎申说,给员工提供好的待遇才能留得住员工。除了提供好的住宿、工作条件之外,吴炎申更是视员工为一家人,走进员工们的“心”里。吴炎申说,有时候,老公和老乡们在外面打牌娱乐回来晚了点,老婆生气了,夫妻俩有时会为一些小事吵架,他还会进行调解,讲一些道理,让夫妻俩以和为贵,多些包容。
吴炎申说,老甘夫妻俩有担当,有责任感,让他很放心。为了奖励老甘夫妻俩,吴炎申还给他们发放年底双薪,老甘夫妻俩去年虽然没做到一年,但还是领了3000多元的奖金。有时朋友们一起来花场打“边炉”,吴炎申还会叫上工人们一起参与,一起吃饭,一起干杯,没有打工仔与老板的身份区别,就如同一家人。吴炎申说,每逢春节、中秋等节日还会抽时间到花场和员工们一起过,加点菜、喝点小酒,老板和员工和谐相处。
在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吴炎申还给老甘一家人带来了“广式”口味的端午粽子。
■“在中山就把自己当中山人”
“我很喜欢做一名志愿者,为中山城市文明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也通过做志愿者积极融入中山。大洋电机从2009年4月就组建了一支志愿者队伍,经常到附近工业区、社区捡垃圾、送温暖。”
来自湖南的湘妹子张娟从2006年就来到中山,现在是大洋电机志愿者服务队副队长。作为一名志愿者,她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更多地感受到社会和谐的氛围,更多地感受到幸福。
“在中山就把自己当成中山人。”2000年就来到中山的江依辉对中山已经产生深厚的感情。他是大洋电机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作为新中山人,他认为即使以后离开中山,在中山工作生活的这十几年也是人生中一段不可磨灭的回忆。“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都是在中山度过的,这十几年中山有非常明显的变化,新中山人也得到认可和尊重,从早期的暂住证到居住证,再到现在可以积分入户,新中山人在中山生活越来越模糊了外乡人的概念,中山从心态上接纳我们。”
他说,志愿者活动让一大批人更积极地融入中山,也让自己感觉得到城市的认可。去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时候,他们一批外来务工人员作为代表参加了系列活动,让其感触最大的是岐江游起航时他们第一批登上游船,看中山岐江河两岸环境变化。“今年3月份,我们和一些企业志愿者一起扫马路。今年7月1日,我们还要组织去慰问比较困难的老党员。我们做志愿者不是做给谁看,而是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给城市带来一点点进步,通过自己的活动带动身边更多的人一起为中山幸福和美添砖加瓦。”
负责人力资源工作的文季花2008年初来到中山。很多工厂员工都是来自外地,离乡背井,如果企业对员工的关爱不够,缺乏沟通,很容易使员工缺乏对企业的归属感和精神寄托,为了给员工更多的归属感,企业在关心员工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关心员工的精神生活。在大洋电机办公区高墙上正挂着举办第七届员工运动会的横幅,文季花说,类似这样的活动,大洋电机有很多,还成立了户外运动协会等组织,她也积极参与到这些活动中。
文季花很开心地说:“我已经把中山游遍了,爬山、骑自行车,经常参加这些户外活动,而中山也变了很多,包括去年开始火热的金钟水库,我都已经去骑车几次了,岐江也变靓很多。”6月26日,大洋电机40多名员工还参与了西区组织的国际反毒品的活动。“公司给了一个这样的平台,让员工生活更加丰富。”
除了安排文体活动给员工减压外,员工在大洋电机还得到很多机会。“我很高兴公司给我一个机会,我还当了一次老师,教一些办公室员工操作EXCEL,虽然很多人会用EXCEL,但是我可以分享一些快捷键、简便的操作模式、熟能生巧的经验,个人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文季花说,公司还给了许多培训机会,包括成人教育培训、员工成长计划,如果员工想进一步进修,公司还会报销学费,而外来务工人员还给予探假费,建立和谐的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对留住员工、增加新中山人认同感有很大的帮助。
记者问,希望中山还有哪些改变?文季花说,希望中山房价不要再涨,希望公交再方便点。就中山而言,治安、文化、绿化、公共服务、公益等方面已经做得非常好,现在全市提倡全民修身,大力推动义工活动,还送义工、志愿者去香港、澳门学习,让新中山人感到无比幸福。作为新中山人,仍希望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得到更多改善。文季花说:“在中山一天,就爱中山一天。”张娟表示:“岐江游起航当晚烟花特别大,特别漂亮,大屏幕上的‘中国中山’四个字已经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