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城市建设>>文明城市 >> 正文
我市正在探索“社工+义工”联动模式
作者:文/记者杨彦华 通讯员肖冠乔图/记者文 波 发布时间:2013-02-04 来源:中山日报

贝满荣帮刘大爷拨电话给其在美国的大哥。

志愿者在石岐区慰问老人。

    我市有16万义工(志愿者),拥有很多志愿服务的经验;而社工的发展在整个中国都是刚刚起步,我市目前通过全国社工考证的有491人,真正在一线工作的社工170 多人。记者近日走访发现一个特别的现象:有些义工对社工存在反感的心理,而部分社工对义工有专业轻视的问题。为了有效推进社会服务,加快服务团队的建设,我市正在探索 “社工+义工”联动模式,发挥社工和义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

【名词解释】
  ●义工: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多见于港台,在大陆称为志愿者。义务工作的四个特征 :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
  ●社工:一是指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在我国社会工作不仅包括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还包括移风易俗等社会改造方面的工作;二是指社会工作者,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
  ●社工员:是中山独创的一个新名词,即本土社工人才,是中山本地为了社工发展,积极吸收当地具有大专或以上学历、热爱从事社会工作的人才作为社工服务的后备人才。社工员也就是本土的有丰富基层经验的社区工作者、志愿者被培训出来参与社会工作的人员。

  南区树涌社区的早上总是静悄悄的。这里的房子差不多都是成片成片的老房子,住的多半都是老人以及外乡人,爱热闹的年青人大多迁了出去,所以,村子里时常是鸡犬声相闻。
  1月21日,星期一。早上8点,贝满荣、罗香清、刘春丽三人就开始了一个星期的工作。贝满荣住在市区,罗香清、刘春丽就住在南区树涌社区里,房租200元。他们三人大学毕业不久,到中山来做社工也就是一年多,刘春丽才来半年多。
  星期一的早上,他们开完了例会,就一起去看他们的个案,一位叫刘少汉的老人。

三个社工的日常生活
琐碎平凡重复是他们的生活常态
  贝满荣从办公桌上拿了一袋挂面一手提着,然后与罗香清、刘春丽一起往刘少汉家走去。
  贝满荣三人办公的地方就在树涌居委会边,楼上是活动室,楼下是办公的地方。这对于一种新生的力量已经相当不错了,中山几乎所有的镇区都比较重视社工这个工作。
  三人有正常的作息时间,通常星期一至星期六的工作时间都差不多呆在树涌社区,只有星期天他们会各自去忙自己的事。
  刘少汉住在一间老房子的偏房里。他们进去时,发现老人还躺在床上。房子里面充斥着尿素的气味,一支坐式的便桶就在老人的床边——老人多年前就是偏瘫,生活无法自理。身边有一个弟弟做了饭会端给他吃。
  他们叫醒他,老人挪着身子坐到了床边便桶的上方。过了一会儿,老人想给在美国的大哥打个电话,贝满荣就帮忙拨通了国际电话。之后,电话两边发生了一起小小的争论,贝满荣就在电话里帮着做一些解释工作。
  罗香清介绍说,他们的个案差不多都是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或者一些独居老人。从社工工作的原则来说,所有的个案都会有结案的一天,做完了就结案了。但这样的老人是结不了案的,即使是结了案,他们也会经常过来看看,老人对他们已经有了依赖心理。
  与他们在大学念书的想象相差甚远,虽然他们念的都是社工专业或者与社工相近的专业,但在实际操作中也面临着很多困难。贝满荣是广西贺州人,长春工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罗香清,茂名人,湛江师院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刘春丽,阳江人,武夷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毕业。他们三人共同点也很多,都有社工资格证,都是刚毕业不久的青年,又都不是中山本地人。
  贝满荣在来中山之前还在东莞的一个社区工作过一年,2011年8月到了现在的这个社区服务站。他们的服务对象差不多都是老人。因为他不会说粤语,交流是一个最大的障碍。罗香清、刘春丽都是广东人,就交流来说倒不是什么大问题。但他们也有自己的烦恼。作为年青人,他们工作在这个地方,平时也是租住在社区里的民居中,虽说一个月房租只有200多元,但几乎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在这个暮气沉沉的外乡社区生活,他们并没有什么过多的快乐。另外,他们服务的社区比较大,居住分散,个案也比较多,很多时间他们都在不停地走访。
  但贝满荣还是很开心地说,在这里工作了一年多后,他的语言进步很大,在社区里做了很多活动,人们开始向他们敞开了心扉。现在社区里有很多青少年志愿者加入了他们的行列一起做各种活动。有一个类似于“阿甘”的少年志愿者,整天跟他们呆在一起,特别乐于和他们在一起四处走访和搞活动,是他们社区最积极的志愿者。贝满荣还补充说,2013年,社区还会来两个本地的社工员来跟和他们一起工作,这让他感到非常高兴,因为本地人的加入,一是了解本地的情况,二是沟通本身就不是什么问题。
  而他们几个对未来还是充满信心的。罗香清表示很愿意趁年青的时候多在基层积累一些丰富的经验,“起码要在基层呆个3-5年吧,至于以后怎么样,我也说不清楚。”刘春丽认为,社工事业的发展是必然的,在今后可能有更多的人投入到这个行业中来。这个行业每一年会购买一次服务,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更多的人会选择去做社工。
  
一个义工兼社工的烦恼
帮还是不帮,该如何选择?
  王新岩称自己为“家庭主妇”,孩子大了以后,她就有更多的时间了。2009年加入志愿者队伍,刚开始时在托养院当志愿者,星期六、星期天就过去做志愿服务活动。2009年12月长者福利院成立社工部的时候,她在里面仍然是以志愿者的身份在做服务。
  她很喜欢做志愿者,觉得是在行善,所以,她很开心。
  2012年5月,她参加了社工的全国统考。当时中山报名考试的有500多人,考过并拥有社工资格的有200多人,王新岩便是其中一个。长者福利院立即聘请她当社工,虽不是全职的,但一周也要工作2—3天,对于她的服务给予了一点补助,一天补助是45元。
  这反倒让她有了烦恼。“我做义工,或者做社工,没想到要钱,身份转变后,我不知道怎么去处理一些事……”她的这些事主要指的是角色转换后,职责让她不知所措,“有些事,义工可以做,但社工却不可以做。专业社工不可以像义工那样,想什么时候去探访都可以,探访也是要做记录的,而且次数不能太频繁。个案结案后从专业角度来说就不能再与自己有任何关系,帮助完了之后要断掉,不能干预非常态的个案的生活。打个比方,就是住在医院里的病人,病好了,你就不能老是住在医院里,你必须离开。这让我觉得比较残酷……”
  前一段时间,她服务过的一位老人打电话要她帮忙做事,她感到很为难。从前她做志愿者时这位老人跟她关系十分好,心理上对她有信赖和依赖感。但作为社工的她必须要在结案后从老人的生活中慢慢抽离,因为社工工作原则上是“助人自助”。遇到这样的情况,她到底是帮,还是不帮?这倒成了她的烦恼。
  
一个义工的困惑
社工是来领导义工的?
  廖倩慧在2007年12 月份加入志愿者队伍,最早是在儿童福利院做服务,2009 年开始在市残疾人托养中心做志愿服务。
  在残疾人托养中心做服务时,年青的她还是有戒备心理的,她很担心服务对象有些不良举动。后来她发现,他们其实跟普通人一样,只是反应能力略微差一点。
  她每周五上午都去,服务对象按年龄层次从10岁至30岁不等,一共有20多人。她发现他们只认志愿者衣服不认人,只要是穿着志愿者衣服的,他们就会十分高兴。“和他们相处不需要太复杂的心,大家在一起很融洽,非常开心。”
  2011年社工进驻残疾人托养中心,两个社工每天驻点在那里,做一些个案跟踪工作,恢复好一点的对象就业后就继续做一些心理辅导。
  有大的活动时,社工和义工就联合做活动。每当这时,廖倩慧就会有些不满:“他们一过来就说,社工是来领导义工的,但我发现,他们就是坐在那里制定出各种复杂的图表和条条框框来推进所谓的工作。真正和服务对象走到一起,是应该用心去做的呀,图表什么的好像解决不了什么实际问题。社工又凭什么来领导义工呢?我们的理念相差就很大,他们是‘助人自助’,我们是‘侧隐之心’,出发点都不一样。他们是工作,我们是服务。”
 
一个资深志愿者的愤怒
社工利他助人只是职业使然?
  对于资深志愿者罗东来说,志愿服务就是一种信仰,帮助弱势群体是他的信仰和事业。
  2007年,他成为一名志愿者。在这些年里,他由一个普通的志愿新兵,成为直属总队援助部部长,再到直属总队常务副队长,别人说他做志愿者是“上了瘾”。“我也不敢想象,假如哪一天,我离开了志愿者,我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这是他经常说的一句话。他在助残的过程中体会到了真心、真情。
  他说,社工进驻中山后,一系列的事情让他有些反感。
  他在一次社工培训后写下了心得:“想不通的‘定义’,其定义是这样的: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职业化的服务活动。”他很是想不通,“它是‘助人的职业化的服务活动’,但为什么是‘科学的知识、运用科学的方法’的呢?小时候就有的定义,解放军叔叔是保家卫国的,老师是教书育人的,警察是抓小偷的。那是否该更新一下概念,解放军叔叔是以 ‘最先进的武器、科学的战术’来保家卫国的;老师就是以‘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艺术’来教书育人的;警察就是以‘过硬的素质,手到擒拿的技术来抓小偷的’……”
  “志愿者因服务而成长,因服务而感恩,发现美、享受美、珍惜美——这不是在职业中可比拟的,我不能接受现在所做的一切烙上那职业的味道,志愿服务的坚持源于一种感恩、回馈、向往和信仰,还有就是对自己的一种承诺!”
  也就是说,罗东认为,社工与义工不一样,它是一门职业,与所有的职业一样是用来养活自己的手段,所谓的利他助人只是职业使然而已,与义工的利他助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所以,作为资深志愿者的他有些“愤怒”。

思考
社工将逐成社会服务主流
社工义工携手将为更多人带来幸福
  目前,中国的社工模式大致有三种。一种是香港模式,香港社工大都从属于各个社会服务机构,目前在香港已达3000多家,他们在政府的主导下,通过社会服务机构完成社会服务。社工服务主要不是由政府直接提供,绝大多数由民间的机构来实施,这种做法,在实践中被证明有很多好处。广东地区社工发展模式借鉴了香港的模式,但也有着些许的不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二种模式——广州模式。他们是社工机构召集志愿者,共同为人服务,上海的社工也采取这种模式。第三种模式,就是像中山,社工、义工互不干涉,你忙你的,我帮我的。
  中山的情况与其他地方不一样,志愿者队伍庞大,组织也非常成熟,有一套完善的服务体系,而且早在2006年4月在香港举办了中山市志愿工作高级研修班。2007年,又分批将镇区的服务总队队长送到复旦大学、清华大学进一步学习社会工作的理论;8月组织了全市社区农村志愿者服务站的站长近300 人到广州进行轮训……在长达6 年的时间里,经常与香港、北京、上海进行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他们其实早已经意识到了社会发展的潮流,并开始有意识地接触。
  而社工的整个起步是从2008 年开始,中山开始发展也是近两年的事。市民政局社工科科长王少江介绍说,我市目前通过全国社工考证的有491人,真正在一线工作的社工170多人。而这些一线社工大部分都是刚刚从各个大学毕业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他们具有较为完备的专业知识,但对于如何服务基层并没有太多的经验。
  目前,社工和义工相处在我市的状况,大部分情况是相互不干涉,也有社工机构自己招募义工一起在社区服务。而从上述几个例子可以看出,我市部分义工对社工存在一定的反感心理,而部分社工对义工又有专业轻视的问题。
  王少江说,社工会逐渐成为社会服务主流,为了共同的事业,如何让义工、社工走到一起来?我市正在探索“社工+义工”的联动模式。“因为我国社工的发展才起步,社工存在年轻化、经验不足的特点,而义工对于专业知识又掌握不够,所以我市探索这种模式可以发挥社工和义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社工拥有服务社会的理论体系和专业知识,义工拥有一线服务的宝贵经验,二者联动,可以互相弥补不足。”
  据了解,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构建中山市 “社工+志愿者”联动体系的方案》,由社工联系当地志愿者资源共同开展社会服务,构建起“社工带志愿者、志愿者带群众”服务体系,激活带动全民参与社会服务。
  因为在一线工作的社工,差不多是来自全国各地社工专业的毕业生,他们有专业优势,但对于本土语言、文化、风俗不懂,造成了工作的困惑和困境,为此,中山大力探索“社工+社工员”人才培养模式。“社工员”是中山独创的一个新名词,社工员就是本土的有丰富基层经验的社区工作者、志愿者被培训出来参与社会工作的人员。培养本地社工员,在社工综合服务中心服务队伍中实行 “专业社工+本地社工员”模式,积极吸收当地具有大专或以上学历、热爱从事社会工作的人才作为社工服务的后备人才,打造以专业社工为主体,社工员辅助共同开展服务的社工服务团队,以专业带动非专业,强化督导培训,逐步培养本土社工人才。
  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的镇区,比如小榄,更愿意让本地的志愿者去考社工资格,让本地的志愿者做社工,他们拥有1.6万人的注册志愿者,现在全部启用的是考上社工资格的本地志愿者。从长远来看,中山社工会很快走上本地化的道路。记者认为,从本土志愿者培养社工及社工员,这可能是未来的社工走向,也可能是具有中山特色的社工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