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区街道西苑社区的蓝波湾小区曾是闻名的“问题”小区,物业、业委会、业主三方的拉锯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僵持不下。然而如今,这个小区恬静祥和,基础设施、绿化环境、健身设施得到很大改善。西区街道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今年以来,西区街道党工委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致力探索具有街道特色、时代特征基层治理新模式,通过把党支部建在小区里,许多党员成为了基层治理的先锋模范,打造起一个个资源整合、功能集成、机制有效、多方参与的党群服务平台,构建起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同心园”党群共治体系,小区的治理顽症得到了解决。
8月13日,小朋友们在西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前广场上玩游戏。
曾经的问题小区如今安居乐业
作为本世纪初中山打造的品牌江景房,蓝波湾小区始建于2000年,有9个区域,30万平方米,2286户住宅,近万名住户。然而,由于建成后物业管理方服务意识不强,公共设施破损、楼房外墙残旧、消防设施瘫痪,对部分业主投诉处理不及时等,导致部分业主拒交物业费,物业更加缩减对小区公共服务的投入。此外,业委会的财务不公开,资金去向成谜也引起了业主对业委会的不满,物业、业委会、业主三方的拉锯战持续了多年。
问题小区矛盾频出,基层治理难题摆在了西区街道党工委、西苑社区党委的面前。经过多次走访研究、开展工作,该社区党委逐步探索总结出“1+3+X”小区治理工作模式。“1”是指1个核心,通过建立蓝波湾党支部对小区内各事宜充分发挥沟通协调作用,定期召开红色议事会,聚焦小区重大事项重点工作,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3”是指3项建设——平安建设、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建设,“X”即联合多个共建单位共同把小区建设好。在小区党支部引领下,该小区重新选举业委会,重新制定了业委会的规章制度、财务公开制度。并拨出专款对小区的出入口、健身设施、消防设施翻新,为小区居民办成了10多件实事。
曹翠娣12年前跟随子女来到蓝波湾居住。她对蓝波湾小区这几年的变化看在眼里、美在心里。“从前觉得在这里居住真没意思,街坊四邻脸上都看不到笑容,很高兴现在不一样了。”她兴奋地说,在小区党支部的引领下,小区业委会做到了真正的“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办实事”。她举例说,曾经小区的4区和7区是不允许车辆驶入的步行区,由于之前疏于管理,很多摩托车、电动车横冲直撞,造成安全隐患。为此,小区在该区域安装隔离栏。安装后不久却难住了一名靠轮椅出行的老奶奶。“小区党支部、业委会得悉这样的情况,很快就对隔离带进行改良,方便老奶奶出行。”曹翠娣说,这样人性化的管理过去是不敢想的。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小区业委会委员张芙蓉补充说,在小区党支部的组织下,去年该小区成功举办蓝波湾首届文化艺术节,成立蓝波湾志愿服务队,今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还开展了植树节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志愿活动,居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未来蓝波湾党群服务站还打算联合党群共建单位,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定期举办艺术座谈会、430课堂等,为群众带来更多便利。
党群共建将政务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
位于西区城郊地段的奥园小区也是一个拥有5640户、人口超过1万的大型小区。居住人口中新中山人占了大部分,由于小区地理位置偏远,距离西区街道办事处、西区街道行政服务中心约有6-7公里,可享受的公共服务少、办事不方便成了居民最大的诉求。
彩虹社区党委在这里率先建立党群服务站将政务服务驿站下沉到该小区。老人乘车IC卡办理、养老资格待遇认证、生育登记、居住证签注等都可以足不出小区就能办理,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驿站的工作人员还提供上门办服务。奥园爱琴湾小区业委会主任毛伟华举例说,在中山两次全员核酸检测时,奥园党群服务站也发挥了作用。医护人员、公安、志愿者等来到该小区,日均提供检测服务超过8000次,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社区党委还在该小区推行“5+N”微治理服务,即楼宇党支部书记领导、网格员负责、派出所民警协同、业委会参与、物业公司保障,连同N个社会组织力量,共同打造多方参与、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小事居民办,大事物业办,难事社区党委办”在该小区逐渐成为了现实。毛伟民说,前段时间,有新闻披露某小区因电动车进楼入户引发火灾,引起了奥园小区不少业主担忧。“通过微治理服务,我们投了一笔钱,在各电梯安装了自动识别监控,只要电动车进入电梯,电梯就无法正常关门,成功消除了这项隐患。”为解决奥园小区业主电动车停放难问题,物业在小区内规划建成停车棚6个,如今已有3个投入使用。停车棚还搭载了智能共享充电桩和悬挂式干粉灭火器装置,贴心护航居民的每个需求,得到了群众的点赞。(中山日报 徐钧钻 江慎诺 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