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污分流工程是2013年我市重点推进的民生工程,目的是为了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将生活污水引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再排放。工程完工后,中山内河涌的水质有望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从长远来看,雨污分流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但由于工程推进过程中,必不可少地存在一些扰民现象,导致部分市民不理解,甚至无端指责和批评雨污分流工程。
去年11月5日,市委书记薛晓峰在提前暗访的基础上,带领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各相关单位负责人,突击检查城区的几个雨污分流工程施工点,要求攻坚克难,加快工程进度,好事办好,切实减少扰民现象。在薛晓峰书记的直接督办下,工程施工进度明显加快。怎样让市民对雨污分流工程有个全面了解,并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媒体作为桥梁显然是十分重要的。新年伊始,《中山电视新闻》推出了“聚焦雨污分流市民观察团”系列报道,采用微博、微信、电视公开招募等方式,招募热心市民组成“市民观察团”去工程一线和污水处理厂等地,实地了解雨污分流工程。
1月10日,由10人组成的“市民观察团”先后去到崩山涌、沙朗工程施工点、小榄水色匝、小榄污水处理厂等地,实地了解情况,提出了问题并得到现场专业人士的解答。这些热心市民既有普通打工者,也有退休老干部,甚至包括市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百闻不如一见”,这些市民代表亲眼目睹了城区内河涌的污染现状以及小榄水色匝经过整治之后重焕生机的现场,受到了非常大的触动,深深地理解了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雨污分流工程的良苦用心。当他们在沙朗施工点亲眼见到施工场面,了解到地下施工有太多不可预料的情况后,理解了为什么有的施工点会出现时间拖延现象。
这次“观察行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出发之前,很多观察团成员都说自己深受雨污分流工程的困扰,甚至有的人觉得雨污分流根本是一个扰民工程。经过观察,所有成员都对雨污分流工程表达了支持态度。他们一致认为,雨污分流是一个为民工程,利民工程,中山搞雨污分流势在必行。所有的观察团成员都表示,回去之后会将所见所闻告诉身边的人,让群众对雨污分流工程能有一个新的认识。
我台抽调了精兵强将组成报道团队,全程记录了这次市民观察团的观察行动。 1月13日开始,连续三天在《中山电视新闻》中辟出主要时段,播发了《市民观察团第一问:为什么要做雨污分流工程?》、《市民观察团第二问:雨污如何“分流”?污水去哪儿?》和《市民观察团第三问:雨污分流为什么施工这么久?工程质量又如何?》。每条报道的篇幅都在5分钟以上,全面解答了市民对于雨污分流工程的种种困惑。还配发“本台短评”,分别以《事关民生 不妨多点“市民调研”》、《“甘来”往往是在“苦尽”后》、《请对民生工程多一点耐心和宽容》为题,用贴切的语言,生动的表述,争取市民对于雨污分流这项民生工程的理解和支持。
“聚焦雨污分流市民观察团”策划大获成功,效果超出了我们的预计。这次策划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在当下的媒体环境下,要获得受众最广泛的认同,最好的方式是实现传播过程中的双向沟通。在党委政府未来的“公关”活动中,媒体除了扮演好“传声筒”的角色之外,更重要的是开通解决问题的渠道。只有充分对话,才能充分了解;只有更多了解,才能更多理解。只有这样,民生工程才能真正成为“民心工程”。
春节后,《中山电视新闻》栏目组还将组织第二期的“市民观察团”,进入雨污分流工程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