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市城乡规划局了解到,《中山市历史建筑勘测与评定》已通过审查,现正进行批前公示。自公示刊登之日起30日内,市民或与之存在利害关系的单位、组织可到该局一楼大堂或网站查阅,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全市现有历史建筑512处
据介绍,历史建筑的勘测评定是对中山市域范围内历史建筑做出再次普查与评定,为保护全市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摸清家底。公示内容透露,此前公布的历史建筑名单共477处,此次普查发现,有128处历史建筑已纳入不可移动文物名单,还有18处历史建筑已除名,这部分建筑将从历史建筑名单中剔除;再加上此次普查新增历史建筑181处。这意味着,全市现有历史建筑512处。
从空间分布来看,512处历史建筑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南朗镇和火炬区,以典型传统民居为主。记者从名单中了解到,历史建筑数量排名前三甲的镇区为火炬区、南朗镇和南区,其中火炬区104处、南朗镇102处,南区79处。
据分析,火炬区的历史建筑多以碉楼形式存在;城区多为民国风格的骑楼;南朗多为传统风格民居。石岐区A 级历史建筑最多
公示内容显示,针对全市512处历史建筑评级,A级有228处,B级有284处。记者留意到,石岐区拥有的A级历史建筑数量最多,共有53处;开发区拥有39处;南区拥有24处。
分析显示,南朗的历史建筑虽然建筑质量不突出,但建筑连片存在,规模性较好,形成岭南传统的空间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中山的碉楼数量仅次于开平。碉楼在中山分布极广,大部分镇区都有分布,其中火炬区最多,总计73处。中山碉楼的特点为集中、朴素、实用,保存状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