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4年5月5日 星期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名城>>文化名城建设动态信息 >> 正文
《风起伶仃洋》再刮阅读“旋风”
已发行到全国各高校图书馆并同时与珠三角城市读者见面
发布时间:2006-11-15
  刚刚上市,即登上市内各书店销售榜首。昨日,记者从《风起伶仃洋——香山人物谱》一书的全国发行总代理中山书城了解到,自11月2日面市以来,《风起伶仃洋》销售情况喜人,在批发销售6000余册的基础上,仅中山书城一个销售点的零售量就已逾千册。目前,该书已通过广东人民出版社的多方渠道发行到全国各高校图书馆,并已在广州、珠海、江门等市书店全面上市,并即将推向港澳地区的书市。   《风起伶仃洋》是继《香山文化——历史投影与现实镜像》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远明主编的又一部展现香山地区丰富人文历史资源的编著。该书以人物为主线,突出地域和群体性的文化特点,展示香山人在历史进程中最光辉灿烂的一面。洋洋洒洒40余万字的该书分为世纪伟人、思想先驱、香山买办、留美幼童、四大百货、航空翘楚、华侨华人、军政要人、文化名家、英烈志士、乡贤俊彦等十一个章节,将纵横800余年的香山重要人物的生平历史、思想与活动、文化遗存等,用图、文、表等形式,丰富多样地再现出来,为广大读者更好地走近香山文化、感悟香山文化,提供更加生动鲜活的素材和观察思考的视角。   作为中山市第五届读书月的重点推荐书目,近日来《风起伶仃洋》一书无疑成了市民们阅读的热选。本报今日以《谛听伶仃洋的涛声》为题,全文刊登了由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导熊月之教授为该书专门所作之序和全书书目,以飨读者。在近代史、社会史方面卓有盛名的熊月之一直致力于近代城市史和思想文化史的研究。在研究中,他惊讶地发现国际大都市上海却与偏安于南海一隅的小县城香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继而深入研究,并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所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科类核心期刊《社会科学》上发表了长篇论文《上海香山人与香山文化》,以独特的视角、翔实的史料,对寓居于上海的香山人这一特殊群体,在中国近现代史变革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论述。   近些年来,熊月之更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中山,多次到中山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在我市率先提出香山文化概念的背景下,他从学术的高度对这个概念给予了高度肯定,并欣然为《风起伶仃洋》一书作序。他在序中以细腻的文笔,深邃的历史眼光对香山这一边陲小县,在近代群星璀璨、流光溢彩的“不寻常现象”的背后原因进行了探求,行文辞章,堪称一篇美文。他认为,香山人能大名垂宇内,“不寻常现象的背后,必有其不寻常的道理”。香山在中国人文版图上能占有一席之地,首先得益于中西交通,得益于中西文化汇合;其次,还得益于香山的移民文化。地缘与时代两个因素的结合,让香山从中华文化边缘地带走到中西文化交汇的前沿,是移民社会的特点让香山人在异质文化交织中,保持文化自尊与文化宽容有机统一,呈现博爱与和谐,实现文化创新,这是香山文化最根本的特质。熊月之进而指出,“香山文化是岭南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面对汹涌而来的西洋文明冲击下进行文化调适、文化创新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