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4年5月16日 星期四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名城>>文化名城建设动态信息 >> 正文
以女性视角关注历史现实
漂泊在外的经历使海外华文女作家对身份有着更多的感受和思考
作者:记者冷启迪 发布时间:2014-04-30 来源:中山日报

    近年来,旅加作家张翎与另两位活跃于文坛的女作家严歌苓、虹影并称海外华文女作家的“三驾马车”,她们的作品凭借着细腻的叙事,饱满的人物形象,独特的女性视角,获得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有评论家认为,海外华文女作家的创作在脱离了一些精神束缚而独立之时,在混合了沉郁、忧伤的女性文本中,更多地探讨了人物生命力的构成,从而具有文学与美学的意义。
  在首届华侨文学奖中,凭借《金山》摘得评委会特别奖的张翎,今年又为读者带来了她的新作《阵痛》,以女性在灾难中生育为隐喻,将女性的生命疼痛与历史创痛纠结在一起。该书一问世,因契合时代话题和历史思考,即赢得了广泛关注。
  实际上,在写《金山》之前,张翎已经发表了《望月》、《交错的彼岸》、《邮购新娘》三部长篇小说以及《盲约》等三本中短篇小说集。她笑称自己并不是很红的作家,甚至“连浅粉色都不算”;但是自从“中山杯”华侨文学奖打开了一扇窗户,将首届评委会特别奖颁给她之后,国内更多的读者认识了这位沉醉于华文写作的女作家,她也获得了第八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奖,《余震》还被冯小刚改编成《唐山大地震》搬上银幕。
  张翎曾对记者说:“我对人类的迁移历史有着异乎寻常的兴趣,但不会仅仅拘泥于侨乡历史。我更愿意成为一个具有多样化视角的作家。”她的新作《阵痛》描写了从1942年到2008年,三代身份、际遇迥异的母亲,历经了抗战、文革和“9·11”等重大历史事件的磨难,折射生命的无常无奈,更彰显了母性洞穿一切苦难困窘的坚忍不拔。
  曾经有人评论说,中国旅居海外的女作家当中,美国的严歌苓和英国的虹影是必须一提的,因为,她们是在海外坚持着参加中国当代文学主流创作的作家。被称为“翻手为苍凉,覆手为繁华”的严歌苓,曾以《小姨多鹤》摘得华侨华人文学奖的最佳小说奖,她笔下的主人公多为情感细腻、温柔而刚毅的女性,其创作的“王葡萄”、“扶桑”等一系列女性角色也开创了中国文坛全新的文学形象。她的小说广受读者好评和出版界青睐,不仅因为其作品中细腻的女性触角和关注小人物的视觉,还因为其作品经常设置在特殊而又复杂的历史环境下,或描写身在底层却又特殊的人,这些特殊的观照,让她的作品凸显出一份人性的关爱,也让读者找到了别样的阅读感受。
  而一直备受争议的作家虹影,无论是她的《饥饿的女儿》,还是《上海王》、《好儿女花》、《孔雀的呐喊》等,都以凌厉的现实主义笔法,让读者看到了人性的灰暗和冲突。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的批评家陈福民认为,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大陆一批接受过良好教育,形成了完整人生观、世界观的人走向世界以后,在不同文化的对接和碰撞当中,所提供的文学经验,跟以往是完全不同的。“比如,在这十年当中,有三位非常优秀的女性作者,比如严歌苓,加拿大的张翎,比如虹影。女性海外华文文学三剑客,她们都提供了非常不同的文学经验,在文学史传承的意义上,在我们了解华文写作板块和构成方面,这些经验都是不容忽视的。”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唐金海也表示,漂泊海外的经历使海外华文女作家对身份有着更多的感受和思考。为融入居住国主流社会,她们徘徊在中西文化边缘,记录着身份转变过程中艰难的心路历程。与此同时,女作家的创作在脱离了一些精神束缚而独立之时,在混合了沉郁、忧伤的女性文本中,更多地探讨了人物生命力的构成,从而具有文学与美学的意义。她们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和观照方式关注女性的人生际遇和情感历程,并以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描写女性命运,用女性主义的目光扫视着男权社会, 其目光所及并不止于情感、性爱等表面性的东西,而是以更宽广的视野来审视这个社会,以更深刻的笔触来重现某段历史,其展现出的气魄之宏大和思想之深邃绝非一般作家所能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