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珠海市委宣传部决定把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作为“珠海历史文化普及年”。旨在通过开展历史文化普及工作,全面整理、开发珠海历史文化资源,擦亮历史文化品牌,加深市民的文化认同感,为珠海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做好前期准备,同时,更为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争当科学发展示范市、建设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历史是城市的根脉
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珠海市委宣传部将在全市完成100场名为“百年珠海——历史文化百场宣讲”报告会。日前,在启动仪式上,珠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晓东作了《文化软实力与城市竞争力》的首场专题讲座。
“2009年作为‘珠海历史文化普及年’,对于深入挖掘珠海历史文化资源,擦亮珠海历史文化品牌,加深市民的文化认同感,以促进珠海独特的文化资源的传承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珠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惠萍说,珠海作为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其半数以上为外来人口,他们对身份认同的情感需求是非常迫切的,如何加深他们对珠海历史文化的认识,就必须要从培养他们的文化认同感着手。历史是城市的根脉,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之根即文化之根。开展“珠海历史文化普及年”活动,就是要把握城市的根脉,继承城市的灵魂,塑造具有凝聚力的城市文化精神。
以“历史的足迹”为主题的大型珠海历史图片展巡展于今年6月在珠海市图书馆开幕。作为“珠海历史文化普及年”的一项重要内容,此图片展不仅得到了市民的普遍重视与热情参与,更重要的是,此图片展追溯了珠海6000年的历史文化,使市民们在观看图片展的同时深刻认识到珠海并非“有绿化没文化”的“文化沙漠”,“小渔村”并不是历史上珠海真正的身份,珠海是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现代化城市。
为使图片展更精美、通俗、简洁地展现珠海6000年历史,更好地达到普及目的,该展在编写中做了10多次修改,初稿达4.5万字,后缩减到2万多字,使其贴近民众,重点介绍和突出珠海的亮点,让观众对珠海的历史特点一目了然,并对珠海历史产生了亲切感。
历史文化丛书激发市民的认知与热情
由珠海市委宣传部组织编撰的《珠海历史文化丛书》系列已出版多年,一直获得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与市民阅读群的广泛青睐。为结合2009年“珠海历史文化普及年”的主题,在原有历史文化系列丛书的基础上,市委宣传部又相继组织专家编写了《珠海历代书画集》、《画说珠海古村落》,并整理出版了《珠海历史文化丛书》第三辑。
其中独具特色的是两套系列丛书。一套是专门为少年儿童量身定做的历史文化通俗读物——《画说珠海历史名人》连环画系列丛书,首批图书以容闳、陈芳、唐绍仪、唐廷枢、唐国安、徐润、苏兆征、林伟民、杨匏安、容国团10位珠海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人物为题材,采用孩子们熟悉的语言,用连环画的形式介绍名人生平事迹及其贡献,赋予历史以鲜活的生命力,使这些100多年前的伟大人物跃然纸上。同时,还将出版一套专门为古村落居民准备的《画说珠海古村落》系列丛书,同样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将免费赠送给村民,意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村民了解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使村民对古村落产生认同与热爱之情,同时树立起他们对身边的古建筑、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画说珠海历史名人》连环画系列丛书已在“百年珠海——历史文化百场宣讲”活动中现场销售。市委宣传部还发放了10万份名为“珠海历史名人知多少”的调查问卷,同时举办“珠海历史名人知多少”历史文化知识竞赛,以此加深青少年对珠海历史文化的认知程度及热爱之情。
推动珠澳文化交流
为促进澳门与内地的文化交流,珠海市委宣传部、澳门基金会、中山大学近代中国研究中心日前联合召开“珠海、澳门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
会议邀请了国内外相关知名学者近50人,研讨会内容包括欧洲著名汉学家普塔克《十五世纪香山地区的海外贸易》的报告、台湾清华大学教授苏精《英国东印度公司与西医来华》的报告、澳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郝雨凡《珠海与澳门的深度整合》的报告等。
此次“珠海、澳门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不仅探讨了珠海、澳门共同的文化渊源及其在近代西风东渐过程中发挥的特殊历史作用,还为珠海、澳门两地文化精英交流、互动打造新的平台打下文化基础。
与此同时,珠海市委宣传部还围绕“珠海历史文化普及年”开展一系列文化工作。其中,在群众性普及活动方面,组织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第五届社科普及周,在珠海市掀起了弘扬优秀历史、尊重传统文化的热潮。在文物修复与保护方面,以“一镇(唐家湾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二园(愚园、珠海名人雕塑园)、三居(容闳故居、唐国安故居、黄宽故居)、四村(会同村、赵家庄、荔山古村、北山古村)”的保护开发为重点,全面提升古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建设水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重点扶持斗门锣鼓柜、鸡山牛歌、三灶八堡歌、莲洲舞龙、莲洲地色等具珠海地方特色民俗申报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方面,积极扶持以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为题材的电视剧《容闳》、以华侨第一位百万富翁陈芳为题材的电视剧《百世姻缘》、以宋元海战为题材的电视剧《沧海落日》、以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为题材的电影《西藏风云》等“四大珠海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和拍摄,进一步提高将历史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创意优势的能力。目前,《容闳》、《陈芳》剧本已完成,正在洽谈拍摄事宜,《沧海落日》已完成分集大纲创作,《西藏风云》已完成剧本创作。《容闳》更已列入广东省文艺精品创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