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4年5月4日 星期六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评论 >> 正文
旧城区市场改造彰显政府民生意识
作者:方刚 发布时间:2006-11-16
  据《中山日报》等媒体报道,近日市政府召开办公会议,对旧城区泰安、南门、东门等市场的改造进行专题研究。市政府领导明确表示,“市场建设是一项关系社会和谐和社会稳定的民心工程,必须确保在明年10月份前完成三个市场的重建”。对旧城区三个市场的改建立下军令状,实在是大得人心之举,市民理应对这次改建及其对旧城区功能的完善充满期待。 一直以来,城市建设基本上是循着“建好新区改旧区”的思路展开。这几年,市政府大举实施旧城改造计划,一个又一个的旧城改造项目陆续启动,连片拆迁、住宅小区建设以及商业氛围的营造成绩斐然,生活在旧城区的市民已经在不经不觉之中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因为这种变化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太密切了。   旧城区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生活空间和最重要的人文记忆之一,可以说,人们对“石岐”及“中山”的认识,或者说我们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文脉遗传,首先就是从旧城区展开的。然而,正如大多数城市在高速扩张发展时不可避免地出现的问题一样,当下旧城区“空壳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许多迁到新城区的市民及商户,往往不愿回迁城区。在旧城区的许多地方正越来越成为大批外来人口及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聚居地;同时,由于新城区建设需要超常规的投入和资源,亦使旧城区的公共设施出现不少欠帐。比如,此次改造计划所涉及的几个旧市场,笔者在旧城区成长、生活数十年,记忆中,这几个市场无论是从购物环境、市场容量以及设施配置方面至今似乎没有太大改观。笔者虽然不是市场的常客,但亦偶有光顾,可每次踏足这几个市场都不免大失所望,这种失望亦促使我进入市场的次数越来越少。特别是这几个市场几乎与民居连为一片,先天不足亦使多年来市民对市场建设和管理诸多问题的投诉无法根治。这次市政府把旧城区几个市场的改造提升到“民生工程”的高度,在我看来,实在是一项善政。其实,如我等普通市民,除非不吃人间烟火,有哪一户人家不是天天要与市场打交道?把市场建好,给市民一个良好的购物环境,把扰民、噪音、污染降到最低程度,应该是对城市百姓真正的人文关怀。而这些工作在通行的政绩评价指标里,也许还排不上号,但市政府却以如此大的决心和力度来抓这项工作,的确让市民感到暖心。   其实,旧城区的市场改造,如果从城市管理的角度看,其意义也许更为深远。事实上,解决旧城区“空壳化”问题是许多高速扩张中的城市的一大难题,但并非没有成功的经验。比如通过配套好相应的设施,让大量迁往新城区的居民有“回迁”的冲动,重聚旧城区的人气,保持城市的文脉。在这个意义上,建好几个市场,意义非同一般,城市管理者所作出的这个决策,亦是一个“双赢”甚至“多赢”的结果。   从新闻报道看,对如何改建这几个市场,选址如何确定,功能如何协调等,并未见更多的报道,而这也恰恰是许多旧城区的心甘情愿有着更多期许的热点之一。既然市政府已经作出了一个大快人心的决策,能不能走出少数几个部门关起门来决定大多数老百姓的事情的决策思路,把新市场的规划方案拿出来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示,听取市民、甚至市场内小贩及经营者的意见;又比如能否引入发达国家以及国内许多城市的经验,打破单一的投资体制,让更多的投资者参与旧城区诸如市场改建等项目的投资、运营和管理,将经营的理念运用在这次旧城区市场建设的几个项目中,摸索出一种更成功的运作模式,如果这些建言能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积极回应,也许比旧城区市场改造本身更值得广大市民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