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4年4月28日 星期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评论 >> 正文
如果不是市委书记亲自投诉……
发布时间:2007-01-29
  1月24日一早,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致电市交通局,投诉个别公交车辆不干净,要求交通部门采取措施。当日上午11时,深圳市交通局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整改措施;下午,执法人员检查公交车辆清洁情况,现场督促整改。 公交车是城市百姓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公交车干不干净,直接影响到群众利益。市委书记早晨打电话“投诉”,交通部门上午就召开紧急会议,下午就在全行业现场督促整改,可谓雷厉风行,老百姓拍手称快。但高兴之余,不禁要问:如果是普通老百姓投诉,有关部门也会“立即整改”吗?如果领导的注意力转到其他事务上去,老百姓还有没有干净的公交车坐?   事实上,早在2004年5月,时任深圳市长的李鸿忠就曾投诉一辆大巴车辆不干净,交通部门即刻查处,还将该线路的52辆大巴车全部检查一遍,并上报检查结果。但两年多过去了,市领导再次投诉。深圳市交通局副局长陈惠港认为,整改公交车清洁出现反复的原因主要是各企业重视不够,管理制度刚性不够。   市委书记监督的效力是有目共睹的,但由于领导工作繁忙,以及实际情况的复杂、多样性,领导往往很难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关系到普通群众日常生活的“小事”。如群众意见也很大的公共服务部门态度差、社区卫生脏乱差、建筑噪声扰民、商品质量问题、公交车等车时间长、乘车难等问题,不可能每个问题都靠领导的“为民投诉”来解决,更需要主管部门主动查找漏洞,靠制度的执行力主动做好相关的工作。   一个行业良好服务秩序的形成和长久保持,不仅要依靠领导的注意和督促,更有赖于制度的保障和群众的有效监督。如果群众意见不能直接影响到有关部门的决策和管理,这些部门就没有压力对普通老百姓的投诉“立即整改”。只有用制度保证民意表达有畅通的渠道,群众的监督才能发挥实效,许多老大难问题才会自行化解。新华社1月2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