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4年5月21日 星期二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评论 >> 正文
中国梦与当代青年价值追梦
发布时间:2013-05-13 来源:中山日报

    那么“中国梦”是什么?显然,由于历史、文化、思维方式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中国梦”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与 “美国梦”都有着许多截然不同之处。
  ■中国梦是和平崛起的“国家梦”
  国家,先有国后有家。国家是14亿中国人梦想开花的土壤,只有国家的民主富强,才有人民的幸福安康。进入21世纪起来,随着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国际社会上不时有一些 “中国威胁论”、“大国威胁论”等杂音。假如“中国梦”仅仅解释为"China's Dream",只聚焦于国家的繁荣富强,必然会与其他国家的利益发生冲突,“中国梦”在世界的眼里就成了野心勃勃的代名词。因此,作为“国家梦”的“中国梦”应是和平崛起,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积极履行国际责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梦是中华复兴的“民族梦”
  作为世界上唯一延续五千年不间断文明的民族,“中国梦”不只是一个国家的梦,还是一个民族的梦。中国近代百年的积弱积贫,曾经欺凌奴役的历史,使大多数中国人心中都积攒着一股悲情和希望民族振兴的强烈愿望;近代以来大批同胞流离海外,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影响下的新一轮出国热,目前全世界共有海外华人至少5000万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疑是他们民族自豪感与自尊心的重要来源。作为“民族梦”的“中国梦”,不仅有利于凝聚14亿中国人的心,而且有助于凝聚5000万全球华人的心,通过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向世界展示独具特色的东方文明。
  ■中国梦是公平正义的“社会梦”
  “美国梦”之所以多年来备受世界各地追捧,其魅力关键在于其给予每一个人希望。无论白人还是黑人,无论穷人还是富人,无论原住民还是新移民,只要你肯努力,都有成功的希望和机会。“中国梦”作为“社会梦”,最重要是要建设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希望社会有一个好的价值观,社会阶层不固化,社会群体尤其是年轻人都有“追梦”的权利,能够通过个人努力看到改善自己命运的希望。某种意义上说,“社会梦”就是“公平正义梦”。
  ■中国梦是共同幸福的“人民梦”
  以儒家思想来看,先有大家后有小家,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才能带来人民幸福;但以现代文明的观念来看,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只是手段,人民幸福才是最终落脚点,“人民梦”才是“中国梦”的终极目的。这种幸福至少应包括新鲜的空气、清洁的饮水、放心的食物以及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关系,这种幸福也应该远离所谓的“被满意、被幸福、被自豪、被代表”;这种幸福与“美国梦”相比而言,不止是个人的成功,而是个人和群体的共同幸福。中国所有的公民,不论民族、年龄、性别、宗教信仰是什么,也不论财富多少,都应该能够共同分享“中国梦”的现实成果。
  所以,“中国梦”是和平崛起的国家梦,是中华复兴的民族梦,是公平正义的社会梦,但最主要的是,她应该是全体中国人和华人的人民梦,体现在个体对幸福、尊严的理解中,落实在每一个中华儿女尤其是青年人对自身价值的追逐中。
  青年人从来都是爱做梦的群体,青春因梦想而闪亮、因追梦而生动、因圆梦而绚丽。然而,青年人也是最容易偏颇、最容易迷茫、最容易受挫的群体。
  (一)当代青年的追梦应强调责任与担当,齐心共创幸福生活。时下,有一种社会情绪:一些青年并非痛恨不公平,而是痛恨自己在不公平的社会中处于相对不利的位置。一方面仇官仇富,敌视某方面做出成绩的人,而无视对方的辛勤付出;另一方面,自己却充当破坏社会秩序的始作俑者,利用种种不正当手段谋取一己私利。面对社会不公,他们更像是矛盾的两极,一边发出振聋发聩的怒吼,一边在伤口上撒盐。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往往总是抱怨社会、抱怨他人、抱怨人生、抱怨命运。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曾说:“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我们今天可以说:“不仅要问中国还有什么问题,而且要问你可以为中国解决什么问题”。我们的国家依然不够完美,我们的社会依然不够成熟,面对种种不如意的现象,我们应该知道:“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当代青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和先锋队,既然是建设,就要少一点牢骚,多一份担当,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是不会抱怨命运不好的。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敢于同不良社会现象作斗争,用实际的点滴行动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全球华人一道齐心协力共建幸福生活。
  (二)当代青年的追梦应凝聚共识与气度,构建全球华人精神家园。“中国梦”代表着一种情愫、一种期冀、一种归属,是凝聚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有更多的海外华人回归这片东方热土,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与实践中。本土青年更应以宽广的胸怀,摒弃“关系”导向的人情模式,开创“事业”导向的新文化,和海外归国青年一起,同心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世界大同提供崭新的实践模式。同时,开放自信的中国也必将迎来世界各国人民对她的瞩目和检视。这就要求本土青年具备时代气度与世界眼光,学会用用世界普遍接受认可的规则与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的团体或个人交往:要戒骄戒躁,避免暴发户心态。从“东亚病夫”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华丽转身,170 年忍辱负重、韬光养晦的历史是中国人扬眉吐气的资本,却并非骄傲自大的推辞。面对后发国家、地区或者一些小国时,中国青年更应牢记被人欺凌的痛楚,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真诚地给予对方支持和帮助,为世界大同做出应有的贡献;要自尊自信,展现东方文明素养。当面对一些强国的不合理要求,或者本土文化习俗与其他文明相冲突时,中国青年应学会不温不火、不卑不亢,本着求同存异、增进理解的原则进行有礼有节的交往,实现互利共赢、和平共处,展现大国青年应有的气度与风范。(作者系共青团广东省中山市委员会书记)□丁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