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4年5月11日 星期六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评论 >> 正文
修出新老中山人融合之道来
作者:张长勇 发布时间:2013-05-30 来源:中山日报

    当前,中山全民修身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既然是“全民”,覆盖范围当然包括所有新老中山人。从人数上讲,新、老中山人大致各占一半。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形势下的社会管理创新对如何促进新老中山人融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新老中山人的融合度如何,完全可以作为全民修身行动是否取得明显成效的重要标准。
  近年来,全市上下就新老中山人融合之道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流动人员积分管理制度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不少新中山人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市社工委设立首批市社会创新观察项目,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新老中山人融合等六个子项目;团市委等单位大力举办各类促进新老中山人融合活动等。全民修身行动更是将新老中山人融合行动列入了十项配套行动之一。
  但毋庸置疑的是,新老中山人融合仍然面临诸多掣肘,有制度层面的原因,也有根深蒂固的文化渊源;跟新中山人的主观认识有关,当然与老中山人的思想观念也有莫大的关系。和谐共融,从来不是单方面的,而是需要双方或多方的共同努力,其根本体现的是心理层面的共融,这就需要新老中山人共同秉承“博爱、创新、包容、和谐”的新时期中山人精神,并做到持之以恒。新老中山人若能在全民修身行动中修得新老中山人融合之道,当属中山之幸、全民之幸。
  就政府、社区、新闻媒体或社会组织而言,要更多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既要从政策制定及实施上给予新中山人更多享受公共服务的机会,甚至与本地人享受相同公共服务的机会;又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的人进行必要的思想道德教育,尤其是充分利用个案进行正面的积极的舆论宣传,让每一个人都认识到和谐中山建设离不开新老中山人的共同努力。
  老中山人中,与新中山人和谐相处的不乏其人,但总体而言要更多地学会协调自身的心理平衡,克服负面的文化心理,摒弃不良文化根源的影响,当以国父孙中山先生的“互助”、“博爱”精神为启导,用改革开放前沿的宽广胸怀来接纳新中山人,并深刻地实践于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而作为新中山人,如能够更多地表现出不卑不亢、乐观向上和勇于拼搏的精神,加上言行得体,相信会赢得他人尊重。当然,倘若能够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去深入了解中山的城市文化,深化沟通交流,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实践,同样也有利于更好地融入新老中山人这个大家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新老中山人融合之道有赖于全社会每一位成员的共同参与和持之以恒的实践。心理层面的融合作为社会融合的最终标志和根本体现。如果新老中山人实现了文化心理的共融,新中山人实现了自我身份的认同,那么修身行动就一定修出了新老中山人融合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