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4年5月11日 星期六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评论 >> 正文
知礼仪守诚信修身重要基石
作者:立言 发布时间:2013-06-21 来源:中山日报

    修身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是促进自身与社会和谐共容的过程。当城市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往往存在着外在物质条件和内在精神素养之间的差距,如何引导个体调整看待利益的心态,显得尤其必要和迫切。守礼守信作为每一位社会成员的立身之本,更是修身的重要内容。
  礼仪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公共生活中形成的行为准则,要求个体做到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语言文明、讲究卫生,还有谦让互助、尊老爱幼、遵守秩序等。守礼体现的是一种规则意识,是社会个体关于自身行为的“度”的意识,是关于自身“可以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主观区分和觉醒。全民修身,就要达到人人自知、进退有节。
  塑造守礼的社会公民,一要重视人文教育,通过对文化传统认同感、换位思考能力和理性自省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强化内在修养,净化心灵世界。二要注重示范引导,家长、教师、党员干部等应时刻意识到自身影响力的作用。三要强调互动体验,礼仪教化需要知行统一,促使每个公民自觉地在日常的言行和待人处事中展现自己文明有礼的形象和积极修身的成果。
  守信的基本要求是为人处事必须真诚、不欺诈,这是社会成员相互认同和接纳的纽带,是修身的重要基石。守信意识的弱化,一方面会污染市场交易环境,另一方面会扭曲人际关系,增加摩擦和冲突。守信本质上还是一种责任意识,既是尊重他人权益的责任,也是维护社会团结的责任,这是现代化公民的素质要求。
  对守信意识的培养,应以“舆论先行、教育为本、制度保障”为努力方向。一要通过广泛的宣传,使全社会的人都认识到守信的重要性,形成守信者受尊重,不守信者遭鄙视的社会氛围。二要针对青少年进行家庭、学校、社会有机结合的持久教育,多形式多渠道地循循善诱,潜移默化,逐步使守信意识内化为青少年的自觉取向。三要建立相应的约束惩罚机制,成立相关机构,建立信誉档案,对在经济方面及交际方面的失信状况进行严格的登记,并让失信记录方便地在社会传播,使失信者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受到相应的限制。当失信要付出代价成为社会的常态,守信才能得到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