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4年4月28日 星期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评论 >> 正文
阅读的机会成本是时间不是书价
发布时间:2014-04-23 来源:中山日报

    经济学假设人们做出抉择时多数时候出于理性。如果图书市场垃圾产品太多,意味着消费者的讯息和交易费用升高,而收益将面临不确定性,这将对人们的选购和阅读行为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这,应是不少人拒绝购书、阅读的一个重要原因。
  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在第19届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各界纷纷开展读书活动,关于阅读的话题升温。
  说起阅读,许多人可能难免略有尴尬。近些年,每年阅读日前后,人们都要讨论一番中国人不爱阅读的话题。有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39本,而北欧国家国民每年读书高达24本。这数字令人沮丧。不过,也有统计显示,即便是在一些发达国家,虽然人均拥有图书数量较高,但也有约4 成以上人群平时不读或很少读书。这似乎说明,当今时代,不爱阅读或许不只是中国人才有,只不过国人的情况要突出一点。
  为什么许多人不爱阅读呢?人们曾经从文化、教育环境等方面做出很多讨论,这里,我想从经济学的成本收益角度来谈谈。一个人阅读,无论是工具、专业类等“有用之书”,还是怀着不那么直接、功利目的读的所谓“无用之书”,实际上都希望能有所收获,只不过,对前者而言,这个收获直接一些,希望从书本上获取知识并可转化为成绩、业绩甚至物质财富;对后者而言,“无用之书”也能填充人的休闲时间,或抚慰心灵、慰藉情感。而成本呢,人们可能会先想到书价,可是我认为,在人们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的当下,阅读的真正成本,已经由时间取代了书价。
  经济学认为,机会成本是最大的代价,也是人们做出一项抉择要舍弃的成本。譬如,一个人花数十元买本书花一周左右时间读完,如果读后发现“不虚此读”,颇有收益,会感到花去的书价和数天时间很值得;但如果读后觉得此书是垃圾,则往往后悔不迭,不但没收获,还浪费了宝贵时间,以及数十元钱。而这个被浪费的时间里包括选购、阅读和误读的时间。这些宝贵时间,人们本可以用来休闲或工作以创造更多财富,在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被浪费掉时间的价值远远高于数十元 (书价)。由此可见,如今人们买书读的真正机会成本是时间,而不是书价。对于借阅者的成本,则更自不待言。
  实际上,虽然当今出版物高度充裕,如2012 年中国出版图书数量位居全球第一,可在出版物充裕景象下也存在良莠不齐问题。近年来,在急功近利、快餐化的出版流程下,许多出版物质量堪忧,内容重复,编校出错频频,甚至连教材也未能例外。《中国文化报》不久前报道,江苏市民陈先生购买的 《口才制胜》一书中,发现错字、别字情况居然有45处。陈先生将书店告上了法庭。近日,法院判决书店返还陈先生购书款,陈先生在收款同时归还图书。
  经济学假设人们做出抉择时多数时候出于理性。如果图书市场垃圾产品太多,意味着消费者的讯息和交易费用升高,而收益将面临不确定性,这将对人们的选购和阅读行为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这,应是不少人拒绝购书、阅读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这个意义上讲,要提高国人的阅读兴趣,可从提高出版物质量、完善出版市场着手,如建立出版物召回制度,加强书籍出版的资质审核等。□柯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