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4年3月28日 星期四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评论 >> 正文
你仍“未准备好”吗?
没关系,让《公益周刊》陪伴你
作者:记者 徐钧钻 发布时间:2014-07-20 来源:中山商报
徐钧钻

    很多情况是,在你没准备好的时候,事情就突然发生,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例如,每年当身材都还没准备好,发现又到了夏天;又例如工作的时候,有些情况是大脑还没准备好,就要拿出纸笔开始采访。去年7月初加入《公益周刊》的报道小组,刚知道周刊有哪些栏目,几个采访就手忙脚乱地开始了。
  翻看日历才恍然记起,《公益周刊》已经一岁了。相比那些在周刊里出现过的人物,我的“未准备好”显得有点微不足道。
  “医生拿着通知单,告诉你得了乳腺癌并将走向死亡;平常安慰病人乐观面对疾病的理由好像都站不住脚。”这是志愿者阿清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她是一名乳腺癌康复者。事实是这样的,采访不少帮扶案例的时候,如东区雍景园教师莫恩莲、火炬区学生朱晓岚、紫马岭村外来务工子弟李欣梅……当宣布重病的噩耗那一刻,他们的家人都难以一时间接受。然而,面对经济困难和治疗压力,亲属们又不得不尝试接受,流着眼泪向记者诉说命运如何残酷,患病的亲人平时又是怎样惹人疼。
  可喜的是,经过媒体越来越多的报道。社会上已经有许多组织关注他们,一批批公益项目如“关爱女人心”、“临终关怀”从经济上和精神上,帮助这类群体接受病魔的挑战,产出尽可能好的结果。
  采访中,一些热心公益的社会组织虽然是施助者,但他们的“未准备好”也有许多无奈。
  原色陶公社是上届博爱100公益创投大赛的得分冠军。不过,社长杨福军告诉记者,今年4月创投大赛进行中期评估,自己就差点想放弃这个项目。首次参加公益创投,由于缺乏经验,陶公社近一年来开展活动时都不太注意财务规范,也没有对每场活动的参与者进行记录,评估报告的许多数据被认为“站不住脚”。“妻子都埋怨我贴钱在这个项目上。为了拉赞助,在企业的会客室空等一下午,我容易吗?”
  事实上,类似原色陶公社的草根公益组织,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我们了解到,社工委目前已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一系列沙龙培训。本报《公益周刊》将来也打算通过“公益学堂”、“公益沙龙”开展线上线下活动,关注公益组织的健康发展。
  公益,并不是想象中的一帆风顺。个人或社会组织的成长发展也会面临许多“未准备好”。作为一名记者,我认为,《公益周刊》或许能成为他们的伙伴,记录他们,陪伴他们,给予他们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