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中山的优美环境
珠江晨曦里渔民撒开大网;中山港碧波上汽笛长鸣;工业区的货车在夕阳里蜿蜒;CBD高楼里灯火璀璨人影穿梭;街道上绿意盎然繁花似锦,人们脸挂微笑走在路上……这是南国中山最普通的一天,在这里所呈现的城市影像就如同是一副悠然明快的山水画,又或者是一首激扬悦耳的交响乐,让人心驰神往。
在地理上,这是一个南国小城,风景宜人,温润如玉;在气度上,这是一座活力名城,数尽风流。富饶、低调、务实、创新、博爱、包容……各色气质的充分融合,让中山成就了一把不可复制的城市标尺。“狂者有为,气势磅礴;狷者低调,谦守志道。”中山的狂狷,是历史赋予的独特气质,是时代绽放的耀眼荣光。

图为:孙中山像
善谋势者赢天下。
中山之势一脉千年。“扯起白帆耕大海,筑起石堤隔开天”,在海陆碰撞出的“咸淡水”文化里,在世代传唱的咸水歌声中,在30多年的风雨砥砺里,这座“幸福之城”、“善治之城”、“人文之城”、“绿色之城”的科学发展之势已成。
势之外壳,是财富数字的迅猛增长;势之内核,则是社会发展的结构平衡与矛盾消解,体现在经济增长与结构转换、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市场竞争与公共秩序、追求效率与社会福利等各个方面。水因势而动,城因势而荣。大势已成,前景足可待。

图为:中山现代物流业
得地利者占先机。
大凡得地利者,必有山川激荡、旖旎风光,兼得物产富饶。作为珠三角地理圆心、珠江西岸重要节点城市,中山左右逢源、风云际会,聚集世界目光。而近年来的交通大手笔,更将拉近她与梦想的距离——东接番禺、南连珠海、西通江门、北接顺德的系列通道正在加速建设;广珠轻轨将贯穿中山10镇区,带来“滚滚黄金”;深中通道建成后,中山在珠三角的核心区位优势和功能优势更将大幅跨升。
交通提速的背后则是经济发展的更大梦想:形成“深港和东莞,经中山、江门到粤西”的产业辐射黄金走廊,共同打造世界级制造业基地。可以预见,身居走廊核心的中山,财富洼地效应将更明显。“近者悦,远者来”在中山已是事实:每年的“3·28”招商经贸洽谈会不断刷新招商记录,中山“梧桐树”引来一大批央企和国际知名企业等“凤凰”争栖。

图为:2010中山招商经贸洽谈会开幕现场

图为:中山市慈善万人行
敢闯试者创伟业。
数百年的商业自觉以及濒海而生的开放精神,浸融成中山人敢为人先的变革个性。近30年多来的历程更是现实与这种个性的碰撞演进,而如今,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潮中,变革精神被寄予更为迫切的使命。
中山变革的动力来自从“庙堂”到“江湖”的各个层面,坚决而又柔和,亦是“润物细无声”——
经济“三驾马车”的增容与优化,就像巨石入水泛起惊涛。龙头项目的大投资拉动、强大消费力的不断激发、出口路径的转型升级,正在整个经济链条上产生强大的“蝴蝶效应”。
产业结构与经济个体的进化与谋新,将让中山的“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双轮驱动战略,以“联盟标准”为依托的产业集群升级,以出口转型和自主创新为推动力的“草根经济”演进……对中山的影响均非数字可量化。
社会管理与行政效能的提升与延展,将为中山锻造出更多、更闪亮的“中国标本”。譬如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路径的城乡统筹之路、“三个一”工程和外来工积分制彰显的大民生理念、以“行政审批改革试点”为依托的行政提速风暴、以创建全国生态市为坐标的环保努力,这些无不体现出科学发展的智慧与决心。

图为: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舞醉龙
人文提升和科教战略的坚守与传承,将为中山的发展提供永续的动力。“文化名城”战略下的软实力提升、教育现代化目标下的人文素质培养,足以证明务实的中山人除了“低头走路”,也会“抬头看天”。

图为:中山市志愿者,放飞希望
中山低调的个性与张扬的成就、进取之“狂”与自守之“狷”,在外人看来,是颇为奇特的矛盾结合,但正是这种气度锻造出一把不可复制的城市标尺。
善谋势者、得地利者、敢试闯者,勾勒出立体而真实的中山,而将“三维”串接起来的,便是深深浸入这篇城市的科学发展理念。科学的便是和谐的,和谐的便是充满力量的,这也是中山书写辉煌新篇章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