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江口的西南岸,五桂山的东麓脚下,有一个小小的山村叫翠亨村。可别看这个小村很不起眼,却出了个了不得的人物,他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1925年,为了纪念他,人们就把这个地区——香山(含澳门和珠海)改名为中山。
你怎么也想象不到,这个既年轻又远隔中原千里的地方,在走过六七百年的历史长河后,竟然成为了中国近代和现代史中的重要肇始地区之一。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这个“海近皇帝远”的香山县,竟然涌现出了一大批在中国近代和现代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和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人物!孙中山就不用说了,还有那么多的买办和民族资本家,如徐润、唐廷枢、莫仕扬、徐渭南,中国“四大百货”的创始人郭乐、郭标、郭泉、郭葵、郭琳爽、马应彪、蔡昌,撰写《盛世危言》的郑观应,中国最早的留学生容闳、郑玛诺,发明四角号码的王云五,中华民国第一个内阁总理唐绍仪,清华大学第一位校长唐国安,著名政治领袖苏兆征、杨匏安、林伟民,文化名人苏曼殊、郑君里、古元、阮玲玉、萧友梅……真可谓群星璀璨。他们的光辉不仅照亮了香山的天空,而且照亮了整个中国的天空。据统计,收进《辞海》中的香山人物竟达29人之多!怪不得有人这样说:一百多年前,香山是中国从大陆经济、大陆文化走向海洋经济、海洋文化的缩影。
是的,近二百多年以来,由于地缘的特殊,香山得以开风气之先;由于人缘的缘故,香山又得以领风气之先。香山在中国的近代和现代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与其他一些地区一起,以一种崭新的蓝色文明,打开了中国的窗口,引领了中国的开放。
今天的中山,从来没有这样美丽过,从来没有这样可爱过,从来没有这样充满活力。1800平方公里土地,251万常住人口,2009年本地生产总值超过1503亿元人民币,户籍人均达1.1万美元,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公布的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中山市名列第17位。这寥寥几个然而又是极具说服力的数字,有力地证明了中山市已经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她是全国产业集聚最集中、最具产业活力的地区。按照一般人的看法,中山的工业如此发达,那这个地方一定是烟囱林立、乌烟瘴气了。事实并不是这样,虽然问题依然不少,但中山的天空是蔚蓝的,中山的空气是清新的,五桂山总是青翠如黛、香飘四季,石岐城总是绿树成荫、五彩缤纷。中山的城乡是那样的整洁漂亮;中山,总是那样的充满诗意、那样的充满希望!请看看这一块块充满想象空间的金字招牌吧:联合国“人居奖”、国家环保城市、国家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双拥模范城市、国家“长安杯”、国家科技进步城市、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广东省教育强市、广东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示范市、国家生态示范区……这一份份金光闪闪的荣誉,凝聚了中山人多少的辛勤和智慧,诠释了中山人多少的内涵和特质,昭示了中山人多少的企盼和追求,彰显了中山人多少的成就和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