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故居·翠亨村领衔 |
我市首批十大文化名片出炉
|
|
今年3 月起, 由我市文化名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承办的"完美杯"首批中山市十大文化名片评选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展开,市民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踊跃投票评选,最终,孙中山故居·翠亨村、小榄菊花会、慈善万人行、中山温泉景区、石岐乳鸽、中山杏仁饼、阜峰文塔、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孙文纪念公园、五桂山生态保护区从16 个候选名单中脱颖而出。 简介:翠亨村是伟大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翠亨村为五桂山三面环抱,面向珠江出海口。名胜有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陈列馆和中央电视台中山城影视基地及中山纪念中学。孙中山故居由中山先生亲自设计,每年有国内外大批游客前往参观游览。中山纪念中学由孙中山长子孙科于1934年秉承其父“谋建设,培人才,乃富强根本”的遗愿亲手创办,这所重点中学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2009年,该校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6月,翠亨村被评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专家点评(市文联主席胡波):这是中山最重要的城市名片,没有孙中山,就没有中山的改县易名,没有孙中山就没有现在的中山。翠亨村是孕育伟人的文化土壤,同时也承载了伟人精神在这片土地上的延续。这就是中山与其他城市最大的区别。 ★名片之二:小榄菊花会 简介:小榄人爱菊,菊花文化贯穿小榄的历史,小榄人善作盆菊,技艺精湛。历史上每逢菊花盛开时,各家族将各种菊艺摆设在一起评比高下,曰“菊试”,后发展为菊花会。会期数天至数十天不定,活动内容主要包括赏菊、赛菊、吟菊、画菊、尝菊、水上飘色、菊花戏等。小榄菊花会以花为媒,以菊会友,技艺精巧,规模宏大,构成了独具一格的民间传统综合性花会,它也成为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专家点评(胡波):这是一段历史的沉淀,南宋南雄珠玑巷居民迁居于此,见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黄菊遍野,溢香流金,便在此定居垦殖,建立家园。从此,小榄人便与菊花结下不解之缘。它是中山移民历史的记载,也是与外界沟通联络的文化符号。 ★名片之三:慈善万人行 简介:始于1988年的慈善万人行,是为了发扬孙中山先生的博爱精神,发展福利事业、造福社会而举行的。每年的正月十五,各阶层人士万人云集,齐齐参与为公益筹款,经过20余年的丰富积淀,已经形成中山市一年一度的新民俗活动,也成为中山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盛事。 ■专家点评(原市文联常务副主席刘居上):这是中山人民首创的慈善活动,经历20余年的风风雨雨,依旧茁壮成长,影响与日俱增。如果说孙中山先生带给这片土地是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博爱的胸襟,那么慈善万人行,就是这种精神的延续。 ★名片之四:中山温泉景区 简介:中山温泉宾馆由港澳知名人士霍英东、何鸿燊先生等人于1979年投资兴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首家中外合作旅游企业。景区内四季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具有浓烈岭南气息的楼层别墅、亭台廊园。中国第一家具有国际标准的高尔夫球场就诞生在这里。邓小平同志也曾在这里留下了“不走回头路”的名言。 ■专家点评(刘居上):改革开放以来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第一个高尔夫球场,邓小平同志在此留下“不走回头路”的声响,它是中山人改革开放决心与勇气的见证。无论历史还是现实,地位不可代替。 ★名片之五:石岐乳鸽 简介:石岐盛产乳鸽,以体形大、肌肉饱满、肉质爽口而饮誉省港澳市场,石岐乳鸽色泽金黄,骨软味美,吃后齿颊留香,媲美“北京烤鸭”。 ■专家点评 (市文联调研员、市文艺批评家协会主席谭文卿):十几年前,我在广州一家大酒楼便看见打出“正宗石岐乳鸽”的招牌。我想,有正宗就有仿冒,名气大的东西才有人仿。我也曾走过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在那里的华人聚集地区,石岐乳鸽也很有名气。石岐乳鸽享誉海内外,入选十大名片应实至名归。 ★名片之六:中山杏仁饼 简介:杏仁饼是中山著名的土特产,创制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了,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饮誉海内外。杏仁饼是从绿豆饼发展而来的,主要原料是绿豆粉,只因外观像杏仁,所以才叫杏仁饼。相传,清光绪末年间,香山县有一书香世家,家道日落,经济日紧。时值其母寿辰,正为招待亲友的开支发愁,其家的婢女名潘雁湘,自梳女,生性聪明、好学,平时练得一手制糕点的好手艺;她采用绿豆粉、用糖腌制过肥猪肉片,精心制作绿豆夹肉饼,敬奉给老夫人,饼入口甘香松化,嚼之,肥而不腻,有杏香,贺寿者共食,赞声不绝。 ■专家点评(中山广播电视台节目部副主任、主持人江秀娟):我奶奶是顺德人。我刚来中山工作时,她说,你去石岐,那里有杏仁饼。可见,中山的杏仁饼很早就出名了。中山最早做杏仁饼的一家老字号叫颐味庐,老一辈的石岐人告诉我,当年一出民族东路的巷子,便能闻到一阵浓郁香味。 ★名片之七:阜峰文塔 简介:阜峰文塔创建于1608年,坐落在石岐区烟墩山上,此塔一向被视为中山的象征。站在塔上向四周眺望,石岐区的今昔风光尽收眼底。“阜峰文塔”也被称为“中山十景”。 ■专家点评(江秀娟):这是老中山的标志,当年很多外地人坐船到石岐,还未靠岸便先远远眺见阜峰文塔,于是知道石岐不远了。除此之外,阜峰文塔建于明朝,颇具历史感,有理由入选。 ★名片之八: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 简介:孙文西路两旁的建筑以建于清末民初居多,是典型的南洋风格建筑。改造成文化旅游步行街后,全长约500米,于1998年10月完成。古老又崭新的老街成为休闲购物的好去处。 简介:孙文纪念公园坐落在中山新十景"兴中缀锦"上。公园的牌匾由台湾著名书法家、岭南派国画大师欧豪年教授书写。公园分为革命纪念区和综合游览区两个区域,设有孙中山先生铜像、喷水池以及松园、竹园、梅园等。 ■专家点评(谭文卿):中山最值得与外人道的便是孙中山先生,所以我力推孙文纪念公园,公园里不仅有孙中山先生的雕塑,公园的设计理念也很好,对外地游客来说值得一游。 ★名片之十:五桂山生态保护区 简介:五桂山古称"香山",《太平环宇记》载:东莞县香山在县南隔海三百里,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五桂山辖区内青山连绵、溪水常流、四季花香。中山、珠海两市的最高点。五桂山区是广东省三个抗日游击根据地之一,是中山人民抗日义勇大队诞生、成长之地,已定为广东省的革命纪念地。 ■专家点评(胡波):这是香山故名的来源。五桂飘香、青山连绵。这是一座自然的山,英雄辈出,从此走出;这是一座人文的山,抗日英雄在这里抛洒过热血;这是一座革命的山,城市的发展在这里和谐;这是一座生态的山。 理由:很多人知道孙中山以及孙中山故居,但翠亨村的认知度目前还远不如孙中山故居高,以孙中山故居·翠亨村更有利于宣传和被广泛认知。 "咀香园杏仁饼"名片改为:中山杏仁饼 理由:杏仁饼是中山的特产、名小吃,而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出品。咀香园企业名气大,但冠以中山杏仁饼才能更好地代表中山。 "五桂山"名片改为:五桂山生态保护区 理由:五桂山生态保护区包括整个五桂山景区,更能囊括整个地貌、风景、人文。 不符合唯一性本土化标准 其他6个落选的候选名片分别是咸水歌、詹园、文化艺术中心、岭南水乡、岐江公园、中山纪念堂。谈到这几个名片的落选,评委胡波称,评选标准是具有唯一性和本土化特色。如咸水歌、文化艺术中心等都不具有唯一性,岭南水乡也不具有中山特色,中山纪念堂则与广州等地的孙中山先生的纪念堂相比,名气不大。而岐江公园尽管好评如潮,却不被许多中山人所熟知,历史厚重感不够。詹园虽打着"孝文化"牌,但其园林风格定位模糊,既非岭南园林,又非苏州园林,孝文化也非本地独有。这六个候选名片因此落选。 十大文化名片可印成明信片 对于十大文化名片评选出来之后,如何加以利用,各评委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谭文卿认为,名片是给外人看的,印出来就要往外派,"因此政府应该多宣传,尤其是教育部门,应该设置类似课程,让几十万名小学生都知道中山的十大文化名片,借以了解中山的历史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