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9日  搜 索
首页>>主题活动>>推荐身边的好人 引领文明风尚>>活动动态>>正文

关于2022年第四季度“中山好人”的公示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树道德典型,弘扬传统美德,中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开展了2022年第四季度“中山好人”评选活动。经基层推荐、社会公众网络投票、评审委员会评议票选等程序,拟确定2022年第四季度“中山好人”16名。为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现对入选名单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为2023年2月21日至2月25日。请广大群众以来函来电的形式实事求是反映入选人员的情况和问题。
    联系电话:0760-88318200
    联系地址:中山市东区松苑路1号市委623室,邮编:528400,邮箱:
wenmingzs@163.com


                中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23年2月21日

 

2022年第四季度“中山好人”名单
(按姓氏笔画排序)


1.助人为乐类(3人)
李 球      黄牛仔酒楼总经理
陈桂霞      广东汇伟塑胶股份有限公司采购总监
郭昉凌      石岐街道民族社区居民

2.见义勇为类(4人)
邱俊杰      中山市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学生
谢锦辉      东凤镇安乐村民委员会办事员
饶臻伟      中建三局集团(深圳)有限公司基础设施公司工长
程 皋      中新建基础(深圳)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3.敬业奉献类(5人)
卢均源      云衢中学办公室主任
朱智荣      中山火炬歌舞团党支部书记、团长、总经理
肖达强      中山市公安局沙溪分局交通警察大队勤务中队一级警长
梁家伟      神湾镇外沙村社区卫生站医生
程如雷      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

4.孝老爱亲类(3人)
何桃珍      民众街道浪网市场大桃冻品店店主
杨结洪      小榄镇同茂社区居民
梁学玲      港口镇敬老院护理部主任

5.诚实守信类(1人)
袁结珠      古镇镇结珠鱼饼美食店经营者

 


第四季度“中山好人”简要事迹


一、助人为乐类
    1.李球,男,1980年2月生,黄牛仔酒楼总经理。李球来到民众24年,这期间他坚持以感恩的心馈赠社会,带领团队及爱心企业扶危济困。自2017年起,他带领团队先后12次到民众敬老院慰问困难孤寡老人,并多次到民众社区等村居走访慰问困难儿童家庭,受助老人儿童达300余人次,累计捐赠物资价值近30万元。2018年,李球加入民众商会,连续5年坚持给红十字会捐赠善款近12万元;2019年,他协助政府和社区开办长者饭堂,受惠老人60余人次;2020年底,他联合爱心企业给困难个体商户发起募捐;2022年7月,他成立了“民众黄牛仔跑团俱乐部”,带动他人健康生活;2017年至今,他坚持每年为广西柳州老家60岁以上老人开办老人节,捐资送物累计价值30多万余元,受惠老人400余人次。
    2.陈桂霞,女,1966年2月生,广东汇伟集团联合创始人兼采购部总监。她秉持着为员工谋幸福、为社会作贡献的信念,作为镇商会、女企成员,她积极带动企业员工参与公益活动。得知部分困难家庭急需帮助时,她主动包揽这几户困难家庭所有的帮扶资金,这一善举坚持已有八年多,累计捐出30多万元,资助了5户家庭、8名学生,帮扶的几名学生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市重点高中。她还帮助3户困难家庭成功脱贫,曾受过帮助的一名家长说:“特别感谢桂霞姐多年来的帮助,不仅是金钱上的帮助,更是她带来的关爱和正能量。”陈桂霞还踊跃参与慈善万人行、抗疫捐款等多项公益慈善活动,累计捐资捐物超500万元。陈桂霞一心热血做公益,持之以恒行善举,雪中送炭不求回报,授人以渔助成才,展现出爱国侨胞投资兴业、惠泽乡邻的赤子情怀,充分彰显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和奉献精神。
    3.郭昉凌,女,1955年6月出生,曾是历史副研究员,现已退休,任中山市红十字会传统文化保育与传承志愿服务队队长。郭昉凌退休不退志,致力传播当地的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不停步,先后撰写出版近百万字的著作,记录了中共中山组织的历史贡献和中山籍的共产党人的事迹;她协助10个革命老区制作革命事迹展览,使革命老区成为红色文化旅游的网红打卡点,累计参观者达数十万;她积极参与党史学习教育宣讲,仅今年,宣讲超100场次近110小时,听众近2万人次;她积极参加志愿服务,长期志愿为老战士,为老区建设发挥余热,志愿服务逾1000小时。


二、见义勇为类
    1.邱俊杰,男,2000年4月生,学生。2022年9月9日半夜,邱俊杰送好友何易炽返回家中,邱俊杰在客厅等好友洗澡时,听到何易炽大叫了一声随即听到摔倒,邱俊杰一听声音不对劲,便立刻丢下手机冲向洗澡房,当手触摸到门把手时,便感觉被一股电流电击了一下,虽然他意识到触电了,但考虑到情况紧急,他不顾危险,立马将自身的衣服脱下来裹到手上将门打开,拿起门外放着的木辊子把花洒开关砸停,弯下腰去将何易炽立刻拖出来。触电昏迷者当时脉搏微弱,呼吸停止,意识消散,他第一时间利用平时学到的急救知识开展心脏复苏和人工呼吸,同时拨打急救电话请求救援。继续做了5分钟心肺复苏后,医护人员在邱俊杰的指引下到达现场,随后便把触电昏迷者送往医院。邱俊杰冷静机智,挽救了一条宝贵的生命。
    2.谢锦辉,男,1984年2月生,安乐村第八小区党支部书记兼安乐村第八村民小区协管员。2021年11月某个早晨,谢锦辉像往常一样骑车送女儿上学。途径安乐村聚源西街二巷一河涌边,发现一名男子疑似出现身体不适症状,口吐白沫,无法自行起身,且身体不断抽搐,倒在路边。就在这命悬一线的危急时刻,消防员出身的谢锦辉当机立断,凭借当年所学的急救知识,对该男子进行简单的救护并拨打120急救电话,直至看见120救护车赶到现场、伤员得到妥善治疗,谢锦辉才带着女儿悄悄离开。
    3.饶臻伟,男,1996年12月生,中建三局集团(深圳)有限公司基础设施公司工长。程皋,男,1975年2月生,中新建基础(深圳)有限公司项目经理。2022年11月21日下午4点,饶臻伟和程皋现场勘探南洋正街顶拉井施工区域,折返路上发现有村民慌张呼救,两人听到后立马冲向事故发生地,发现一位乘坐轮椅的老人不慎跌入河涌,他们迅速跳进河涌救人。河底部全是淤泥,老人大半个身体已经陷进去几乎动不了,饶臻伟和程皋的双脚也陷了进去,并不好发力,手脚也被树枝划伤,但他们依旧使出全身力气,先将老人的头部扶起固定好,确保老人颈椎安全和能够顺畅呼吸,并安抚稳定老人紧张的情绪,与周边居民合力将老人救出上岸。幸好救援及时,老人并无大碍,饶臻伟和程皋马上联系了救护车,确保老人平安后,才离开现场。他们表示:“治水攻坚中当先锋队员,在生死瞬间更要挺身而出当急先锋!


三、敬业奉献类
    1.卢均源,男,1979年1月生,云衢中学办公室主任。他对教育工作尽心尽责,于公益事业惟日孜孜。他以爱育爱,倾心学生健康成长。作为班主任,他给学生建立健康档案,有针对性开展各类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班级被评为“中山市特色班集体”。他以真求真,倾力帮扶支教学校发展。在惠东县支教期间,他推行“核心素养加个性发展”的育人模式,倡导学生自主管理,开设专题讲座,指导教研活动等。他足不辍行,倾情社会公益事业。2007年开始组织送春联活动,送出春联近30000副;2018年发动朋友赞助5万元,举办青少年书法赛;组织开展成人书法公益班,培养了300多人;为打造“博爱杯”书画展赛和“朗韵杯”朗诵会等南朗文艺品牌不余遗力。曾荣获2018年中山市优秀文艺志愿者、2015年中山市“我身边的榜样”、2009年度中山市优秀教师等荣誉。
    2.朱智荣,男,1969年11月生,中山火炬歌舞团团长、总经理、党支部书记。1989年3月入伍,在部队服役13年,于2001年从部队转业进入中山火炬歌舞团工作。从事文艺事业工作21年来,热心公益事业,先后担任中山市红十字志愿者艺术团副团长、中山市残疾人艺术团艺术顾问和多个社会组织的艺术顾问,在他带领下,每年多次组织送文艺到敬老院、社区、企业等演出和慰问活动。2021年朱智荣带领公司党员和员工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信息上报等各项工作,同时积极参加辖区内文化义工活动,共参加44场,累计义工时长2215.3小时。曾荣获江泽民通令嘉奖等荣誉。
    3.肖达强,男,1964年10月生,中山市公安局沙溪分局交通警察大队勤务中队一级警长。1988年他从武警部队退役后,进入中山市公安局沙溪分局工作。从警33年来,肖达强累计处理交通事故1.7万余起,救助各类遇险车辆350多台次,救助群众100余人,调解事故纠纷2500余次,查获酒驾200余人、醉驾81人,得到群众充分肯定。2021年5月1日凌晨3时许,正在处理警情的肖达强被一名酒驾人员驾车撞至重伤,所幸抢救及时,肖达强历经65天昏迷后终于苏醒过来,脱离生命危险。因成绩突出,他荣获“全市公安系统奥运安保暨‘粤安08’”工作先进个人、中山市首届“十佳政法人物”等荣誉称号。
    4.梁家伟,男,1991年10月生,神湾镇外沙村社区卫生站医生。作为一个基层全科医生,在每个乡间的小路上,都有他走过的痕迹。他用所学的“生理——心理——社会”的全科诊疗思维模式带给签约村民以人性化、专业化的服务,以精细化服务为特殊患者重建健康,个性化服务赢得签约村民信任,依托信息技术拓展“六位一体”整体化服务新模式。默默践行着“扎根基层,精益求精,做好村民群众的健康守门人”的誓言,根据病人情况建立家庭病床和健康档案,已经为全村600多在家人员全部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为村民群众制作健康处方,开展健康教育,为村民免费检测血糖、监测血压,上门为慢性病患者做随访。签约村民600多人,管理率达90%以上。
    5.程如雷,男,1980年1月生,古镇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2022月8月,西藏援藏地发生新冠疫情。程如雷有过一年的援藏经历,他积极申请进藏支援当地新冠肺炎抗疫工作。他被工布江达县人民医院聘为感控专员,到县隔离酒店、县人民医院及镇预备隔离酒店等开展感控督导、整改及回头查等工作,并参与隔离酒店的护理工作。随着疫情的逐渐好转,他又积极参加当地医院核酸采样、县区全员核酸采样、阳性患者家庭环境采样等工作。有一次入户核酸采集,一位老人家住在四楼无电梯,地处海拔近四千米。程如雷穿着二级防护的他爬到四楼后晕倒在楼梯旁,清醒后,在同事的协助下,继续完成了核酸采集任务。他用实际行动帮助林芝快速有效遏制了疫情,赢得了林芝干部群众的高度肯定和广泛赞誉,获林芝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荣誉。


四、孝老爱亲
    1.何桃珍,女,1972年9月生,民众街道浪网市场大桃冻品店店主。何桃珍悉心照料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婆婆,用对婆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料诠释着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2018年,婆婆被查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逐渐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慢慢忘掉了身边的亲戚朋友,唯独记得何桃珍这个儿媳妇。婆婆患病后和小孩一样,何桃珍每天都要伺候老人吃喝拉撒,除了要一口一口地喂饭,还要提防她走失。何桃珍悉心照顾患病婆婆生活起居,将接近90岁高龄的婆婆照顾得健康快乐,她的事迹被传为佳话,左邻右舍无不对她感到敬佩。
    2.杨结洪,男,1963年11月生,同茂社区永丰三队村民,患有肢体残疾。其妻子陈慧芳患有基础病,劳动能力差,夫妻二人互相扶持。尽管杨洁洪肢体残疾,但始终有一颗善良乐观的心,他靠着种养农产品蔬菜买卖所得来维持家庭生活开支。不仅如此,他还十年如一日地照顾年老的哥哥杨结堂一家人。哥哥杨结堂的两个儿子杨丙荣和杨润荣因病相继病故,生前一直受到杨结洪贴身照顾。杨丙荣病故后,留下一个年仅5岁且智力残疾的女儿杨淑仪,杨结洪肩负起一边照顾哥哥杨结堂的日常生活起居,一边对杨淑仪视为己出,照顾她的学习和生活。杨洁洪是一个简单纯朴的人,但是在他简单的人生中,坚持做着平凡却不简单的感人事。
    3.梁学玲,女,1976年7月生,港口镇敬老院护理部主任。她在港口镇敬老院服务24年,凭借专业的优势和丰富的护理经验,用心用情服务好院内的老人。她事事亲力亲为,用心做好老人的起居饮食、个人卫生、康复保健、文娱活动、心理关爱。疫情期间,她以院为家,每天热情洋溢对待近100位老人,每天工作记录近100份资料,每天工作步数达15000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护理人员做好敬老院防控物资准备、环境卫生消毒、人员健康管理,同时主动做好老人和员工的心理疏导,缓解他们因封闭管理出现的焦虑、压抑情绪。在高效周到的工作之余,她不断学习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致力于为老人提供更优质服务,让院里老人舒心养老,让家属安心工作。


五、诚实守信
    1.袁结珠,女,1968年6月生,是海洲鱼饼制作技艺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山市古镇镇结珠鱼饼美食店的创办人。袁结珠14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会了鱼饼制作技艺后,她为做出更美味的海洲鱼饼,反复研究试验,于1997年自立门户,创办海洲鱼饼专门店。如今,其创办的结珠美食已经创下了连续25年不休店的记录,她坚持节假日不休市,节假日不加价,诚信经营,为的就是让顾客在团聚的日子里,依然能够享受到实惠与便利的美食。多年来,袁结珠传承并发展了海洲鱼饼制作技艺,吸引很多群众慕名前来拜师学艺,一直以来袁结珠的乐于教授,真诚对待学员,她对有意向加盟售卖海洲鱼饼的群众不收取加盟费,并通过“一对一”、“手把手”的教学方式,让加盟者熟练掌握海洲鱼饼制作技巧,以推动传统美食制作技艺的传承,2022年被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认定为中山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