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01日  搜 索
首页>>主题活动>>文明城市网上大讨论>>他山之石>>正文

广西:青山绿水更富民 勾画生态文明与和谐农村

  青山环抱、果树绕村、村民小楼错落有致、农家庭院整洁干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个个生态家园新村,勾画着广西生态文明和谐的农村新貌。   
  作为农业仍占相当比重的西部省区,广西把生态农业作为统筹农村经济,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突破口,按照“大生态、大产业、大循环、大发展、快致富”的思路,创新推广“养殖+沼气+种植”、“三免”、“三避”、“绿色植保”等提产、提质、提效的先进生态技术,广西农民的生活日新月异,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3年呈两位数以上增长,农业增加值在全国排位连续3年每年提升一位,达全国第9位。生态农业成为广西三大主打农业之一。  

        恭城模式富民强村  

        “讲广西的生态农业,恭城是必看的。”金秋十月,踏上恭城的土地,几十万亩连片果园让人心旷神怡,错落有致的瑶家小别墅引人注目。恭城瑶族自治县既不沿海也不沿边,曾是广西的山区贫困县。如今却盛名远播:“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联合国发展中国家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典范”。正是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使恭城脱胎换骨。  

        在恭城,农民视沼气为财源,为福气。恭城从1985年开始发展沼气,目前,全县沼气入户率达88%,成为全国沼气第一县。恭城县办沼气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农村能源,实际上“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生态循环模式影响的是整个农村建设和发展。人畜粪尿入池发酵,沼气用于照明做饭,沼液、沼渣用于种果(粮、菜)。沼肥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种菜菜香、种果果甜。恭城农民最先尝到“沼果”的甜头:用沼液沼渣种的水果,不仅产量增30%以上,水果的品质、外观、味道都特别好,卖价高,客商还抢着上门收购。  

        在不断完善、创新和推广“三位一体”生态模式中,恭城形成了柑、橙、月柿、沙田柚、红花桃五大水果产业,水果总面积达45万多亩,年产水果65万多吨,农民从水果业和生态农业旅游中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的70%以上。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超过5000元的村子随处可见,全县建成红岩屯、大岭山屯等20多个高标准生态富民新农村。  

        生态技术产业循环  

        “经济与生态相统一的循环农业发展之路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生态农业是比贵金属价值更高的现代农业,抓好生态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广西自治区农业厅厅长张明沛告诉记者,尽管广西生态农业起步早,但要与时代相适应,就必须站在全局发展的高度,把生态农业当成一个大产业来发展,不局限于种植业,还包括林业、渔业、畜牧业及其延伸的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贸易与服务、生态农业旅游等,而且应根据各自的优势创立生态农业产业链,实行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真正形成既有金山银山,更有绿水青山的发展态势。”  

        广西农业部门在“恭城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发展,推出了以良种良法、“免耕栽培”、“三避”技术、生态养殖接口技术、杀虫灯等为核心技术的农业生态链模式近20个,并与新农村建设、沃土工程、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建设、乡村清洁建设等紧密结合示范推广,有效地带动了农村“一乡一品”、“一村一业”地方特色经济发展,形成了水果、蔬菜、水稻、甘蔗、畜牧、林业等大批生态农业产业集群。  

        特别是“猪+沼+果(菜、稻)+灯+鱼”生态模式的创立和发展,突破了仅靠天然河流、水塘养鱼的限制,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建生态鱼池,利用沼液发展特色养殖,并在鱼池上安装诱虫灯,既可利用诱虫灯诱害虫作鱼(蛙)的饲料,又大幅度减少果园、稻田的农药使用量,每盏诱虫灯的有效诱杀范围可达50—60亩,覆盖的农作物每亩可节约农药开支50—60元,提高农产品品质和效益。短短两三年时间就示范推广7万多户,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生态养殖产业,年为农民增收两亿多元。  

        目前,全区累计推广应用“猪+沼+果+灯+鱼”等生态农业模式面积3213万亩,增收节支38.2亿元,农民累计增收86.5亿元。农民形象地说:“生态种养,灯亮虫灭,鱼欢人笑,财源不断。”  

  生态旅游和谐发展  

        春赏桃花,秋品柿韵……生态农业带来的田园美景成为人们休闲观光的新去处,为加快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广西将生态旅游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同产业发展相合,拓展生态农业功能。  

        广西立足农业示范园区,精心打造精品线路。在自治区级和14个地级市重点建立15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旅游精品线路,将区内近100个特色种植园区串联起来,集赏花看田、农家体验、畅游山水、摘果品茶于一身。广西现代农业游精品线路的八桂田园景点,常年有200多个蔬菜、水果和花卉品种展示,辐射带动周边250个乡镇、12000多农户致富,吸引了10多个国家的元首前来参观,为连续五届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外宾重要参观点,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2007年2月,广西自治区农业厅在武鸣县举办的“神奇免耕马铃薯之旅”,拉开了全区农业生态游序幕。目前,广西共有各类农业生态旅游园251个,总面积已达35.3万亩,“农家乐”旅游点近700个,直接从事生态游的农户已达3.6万余人。旅游点农民人均增收高达2870元,少则也有4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