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获悉,第二届“艺博会”其中一展区为——中山本土出版物,将展出近年来中山文艺界出版的成果,包括有文学著作、摄影集、书法集、画册。
其中,文学著作将占据“半壁江山”,据不完全统计,各类诗集、散文集、小说集、评论集、研究型著作多达50种。文学作品集有诗集《伟人逸仙》(丘树宏主编)、《悠悠咸淡水》(李容焕主编),散文集《一方丰美的水——新世纪10年中山美文选》(李容焕主编),还有个人作品集《被比喻的花朵》(余丛著)、《安静的先生》(木知力著)、《山高谁为峰》(黄刚著)、《银色的月光下》(王晓波著)、《天堂》(吴大勤著)、《林荣芝小小说选》(林荣芝著)、《礼柬》(黄学礼著)、《香山出了个孙中山》(冯谦著)、《我们都是风吹出来的歌》(倮倮著)、《木屐声声》(黄定光著)、《听风吹过的声音》(于芝春著)、《还看香山》(叶才山著)、《诗歌在诉说》(龙威著)、《天堂山》(张曙著)、《漫无目的》(黄廉捷著)、《阮波的自选集(3卷)》(阮波著3卷)、《喉舌》(田夫著)等实力派诗人作家的作品;还有驻中山作家韦镇寰有关历史人物的系列小说《名医孙逸仙》、《伟人孙中山》、《郑观应》和《黄飞鸿演义》;更有文坛“后起之秀”80后作家吴剑华的长篇小说《女人河》、刘少勇的长篇小说《圈钱》、何腾江的校园文学《雨季的故事没有主题》,禹媚、王不了、李文婷也将携其处女作《小女子的麻辣江湖》、《月亮很旧月光很新》、《浓得化不开》亮相“艺博会”。
中山文艺研究丛书系列有《和美中山》(丘树宏、胡波著)、《文艺作品中的百年中山社会》、《北上北上——中山人在京津唐》、《岭南画派与中山》、《香山商帮》、《名家说艺》;修身类读本有《艺文与修身》(胡波主编)、《适之道》(胡民结著)等。届时,部分作家将亲临现场签名售书。
这是中山本土出版物的一次全景式展示。这些作品,内容丰富,从历史到现实、从本土到海外、从文化到人生,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中山本土写作也是地域性写作的一种,这些中山的著作,可以引领人们进行多角度的阅读。
在转型时期,产业要升级,人才也要升级。近几年,中山市文联将经费投向人才扶持、人才培训领域,通过以本土培养为主、吸收外来人才为辅的方式,挖掘和培养“高、精、尖”型的文艺创作人才,扶持文艺精品创作,发展中山文艺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