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28日  搜 索
首页>>主题活动>>2012中山市道德模范基层巡讲活动>>道德模范事迹>>正文

阳光彩霞

——杨霞敬业奉献事迹
 
杨霞,中山市技师学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
 
    2008年,从中山技师学院来到西罟步村挂职党支部副书记。挂职期间,全身心投入驻村帮扶工作,争取扶持资金610.6万元,铺设硬底化农路和基耕路12公里;新建两座农桥,安装64盏路灯;为西罟小学安装媒体教学系统和教师专用电脑;建设西罟步村图书室;推动该村实现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全覆盖;成功救治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何洁侦、关惠笑。市属媒体对此作了专题报道,并被《新华网》转载刊登。
 
 
2009年中山市首届“最感动你的中山女性”
“全省基层党支部互帮互助优秀驻村干部”
2010年 “中山好人”
2012年中山市道德模范提名奖
 
 
 
入选理由:屡次被群众“联名挽留”,反映群众对好干部的渴望和尊敬,杨霞,如同一缕和 的阳光,温暖着村民的心,也点亮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信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叫杨霞,是中山市东凤镇西罟步村的一名驻村干部。
    转眼间,我作为西罟步的驻村干部,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这五年间,连续三年被村民联名按手印把我挽留下来。我热爱着这份工作,有的村民说我像是像一缕阳光,温暖着他们的心,又像那绚丽的彩霞,带给他们对美好生活无限的憧憬。其实这些都是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
四年多来,我一心为民,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情怀温暖着村里的千家万户;我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为西罟步村脱贫致富默默奉献,期间也演绎出许多平凡而让人动容的故事。
    2008年,我受局领导的委托,从中山技师学院来到西罟步村担任驻村干部,挂职西罟步村党支部副书记。西罟步村是中山市东凤镇较偏远的一个农业大村,总人口8790多人。由于地理位置等客观原因,集体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薄弱,是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固本强基”的帮扶驻点村。刚来时感到压力大,责任重,头绪有点乱,暗下决心要找到驻村工作突破口。为了迅速进入驻村干部角色,我学习了大量有关三农工作的政策、法规和相关业务知识,并从踏入西罟步村那天开始,就全身心地把自己融入到村“两委”的集体之中。上任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访村民,了解村民的生活、村的各方面状况,广泛听取他们对村发展的建议。作为市人社局的驻村干部,把村民的社会保障工作当作首选民生工程来抓是首要大事。在西罟步村,由于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低保户”较多,看不起病、没钱养老一直是困扰不少村民的两大难题。但对于要花钱办社保,大多数村民都缺乏积极性。有的村民甚至认为,农村养老保险是变相的商业保险,不值得购买。为了转变村民的落后意识,突破这种在经济发达富裕村所遇不到的障碍和困难,我充分发挥自己了解政策,熟悉流程的优势,按照“寻找领头羊,以点带面,遂一突破”的思路,经过与村两委研究,选一个经济较好、村民素质较高、容易接受参保意识的村民小组作为试点,采取“自费参保和分期付款”及“因地制宜灵活参保”等模式,一步一步地推进西罟步村的“农保”工作。
    2009年6月,西罟步村实现了农村养老保险的全覆盖。2010年,完成了全村的农保转城保的工作。现在,村民只要达到规定的退养年龄,每月都可以领取到600元或865元的退养金,超过90岁村民可以领到917元。同时我还积极为困难家属申请医疗救助,牵线搭桥与“低保户”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发动局里各科室和技师学院及社会各热心人士资助了28名低保及困难家庭学生,并对村里已故退役军人胡桂开的患病女儿胡敏华、困难老党员何银心、贫困学生梁添祥三人进行“一对一”的帮扶。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面对西罟步村49户“低保户”,其中11户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破旧简陋的危房,以及千疮百孔的松皮屋,为了改变这些村民的居住条件,我四处奔走,紧紧依靠地方党委政府,利用驻村干部这一特殊身份,积极协调市、镇两级民政部门,和村民政人员一起,积极争取资金。2012年1月,全部完成危房的重建或修缮工作。“群众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我把村民看作自己的亲兄弟、亲姐妹,把无私的爱洒向身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也许是我的执着,深深的打动了西罟步村的困难群体。
    在西罟步村流传着一句口号:有困难找杨霞!21岁村民关惠笑和22岁的何结侦,都是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但高达10万元的医疗费用,让她们放弃了本应5岁前就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机会,一直靠药物维持生命。看到她们的样子,那么青春的少女,在五岁时已经想动手术,就因为家不够钱,我感觉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我觉得应该尽一切的努力帮助她们。之后我展开一场充满爱心的“救心行动”。一方面积极联系省、市医院,向专业医生咨询关惠笑病情治愈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多次走访关惠笑家中,与她家属进行沟通,想方设法为她筹足治病的费用,并亲自开车把她们被送到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关惠笑经过一次手术很快就康复出院,何结侦经过二次手术,现在她们都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了。她们都说,是杨霞给了她们第二次生命。
 “运输难”、“行路难”问题长期困扰着西罟步村的发展,但由于缺少资金,一直得不到解决。解放60年来几乎没什么变化的村道凝聚着村民太多的期待与忧虑。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主动请缨,积极争取市、镇有关部门的支持,常常为办一件事甚至一项手续,在石岐与西罟步村之间一天来回跑两趟,有时还利用节假日或休息日与相关人员沟通,在四年的时间里,我争取各部门共投入700多万元,其中进行村道硬底化和基耕路硬底化建设合计21公里,新建了4座农桥,安装了2.8公里长的村道路灯,使全村的生活、生产基础设施、村容村貌都发生了喜人的变化,当时村民都说:“杨老师给咱们‘跑’出来的可是一条致富路啊!”
    在市人社局的大力支持下,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在2006成立的“西罟职业培训学校”,先后开办了电工维修、中式烹饪、自主创业等9个专业21期培训班,培训人数达2600人次,提高了村民的就业技能,培训后的就业率达95%。群众利益无小事,只要村民关心的事情,我都会主动过问,并一一跟踪落实。现在,村里建起了标准的“农家书屋”,供村民在业余时间看书学习;西罟小学全部完成了多媒体教室和学校网站的建设,并向市绿化委申请下拨资金美化西罟小学校园;在学校和村里举办感恩励志教育以及家庭教育讲座,丰富村民的家庭礼仪和女性保健等知识,还组织开展了首届村民运动会等各类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推动西罟步村文明建设。
    我还是一名中山市“红十字会”的义工,常用休息时间参加义工工作,当人们问我累不累?我的回答是:“施比受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各位领导,同志们,爱岗是我们的职责,敬业是我们的本分,奉献是我们崇高的追求。让我们满怀激情和希望,爱岗敬业,共建和谐,把青春年华奉献给光荣的事业,共同建设和美中山。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