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市特殊学校的一位学生家长因病住院,作为家委会主席的冯银娇组织了一场慰问,送去慰问金和关怀。冯银娇步履匆匆,可多年的腰椎间盘突出让她隐隐作痛,腰板微弓着直不起来。尽管如此,花苑社区的居民、市特殊学校的家长和孩子们常常可以看到她绑着护腰带参与志愿服务,并亲切地管她叫“娇姨”。
她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劳模
冯银娇出生于1950年,当时家境并不宽裕,但父母热心待人,在她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记。“家里果树收成,父母会让我们姐妹挨家挨户地分一些;买了好菜,也会叫上邻居一起吃饭。”
受父母影响,参加工作后的冯银娇一直热心助人,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还曾作为“中山县公交战线学习榜样”到各地演讲。1972年,冯银娇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如今虽已年过六旬,冯银娇依然奔波在志愿服务的现场,即便是绑着护腰带也要完成志愿服务。上月,社区里一对盲人注册结婚,要娇姨去做公证人,尽管腰痛发作,冯银娇还是坚持牵着二人去办理相关手续。冯银娇说:“像财产公证这样私密的事,大家都放心让我帮忙,我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
培养失聪女儿考取北京联合大学
实际上,在大家面前永远充满正能量的娇姨也曾度过一段灰暗的日子。那一年,冯银娇8个月大的女儿因发烧打了2天点滴,从此落下病根,无论家人怎么叫唤,女儿都不理不睬。
2岁的女儿仍然不会说话,心急如焚的冯银娇带着她四处求医。后来,女儿被鉴定为药物导致神经性耳聋,将永远听不到声音,也不可能再说话了。
但冯银娇没有被击倒,她辞去工作,白天送女儿去残联学习,晚上在家训练女儿发音。用调羹压着女儿的舌头,一个简单的“啊”字就教了一年……近千个日日夜夜过去了,当听到孩子第一次叫“妈”时,冯银娇喜极而泣。在其悉心的培养下,2010年,她的女儿成功考取北京联合大学,成为我市首批聋人大学生,并于2013年顺利通过专升本考试。受冯银娇影响,女儿在学校也当起了义工,还成为志愿服务社团的负责人。
发动筹款帮助60多户困难家庭
教会女儿自立后,冯银娇把更多的关爱传递给有需要的人,给更多家庭带来希望。2005年,冯银娇担任市特殊学校家委会主席,于2006年成立家长互助会,常常和有同样经历的残疾学生家长分享自己战胜苦难的心路历程,她说:“我痛过,伤过,我就是一面镜子,知道他们的苦,知道怎么安慰他们。”冯银娇还多次发动筹款帮助困难家庭,截至目前,家长互助会筹得的物资和善款超过130万元,帮扶超过60户困难家庭。
此外,冯银娇还在社区和关工委担任志愿者,到修身学堂演讲,分享正能量,她说:“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只要还能走路,我就要继续为大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