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03日  搜 索
首页>>理论中山>>宣讲视频>>正文

全民修身行动理论研讨会在我市举行

   
     2012年8月13日,值开展全民修身行动即将“满岁”之际,光明日报与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全民修身行动理论研讨会,旨在请各位专家学者为中山全民修身行动把脉,以提供更为强大的智慧支持。
  中央文明办二局局长涂更新,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方正辉,中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广东省社科联主席田丰,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组书记汪一洋等领导以及近30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2011年9月20日,为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公民道德建设,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10周年之际,中山市在全国率先开展全民修身行动,通过公民意识培育行动、城市精神光大行动、新老中山人融合行动、领导干部尚德行动、和美环境营造行动等十项配套行动,培育现代公民,凝聚道德共识,提升城市形象。一年即将过去,全民修身行动如何向纵深推进,专家学者就此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全民修身成为知行合一的生动实践
  薛晓峰在研讨会上指出,开展全民修身,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项根本举措,是解决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两大倾向性问题的重要抓手,是寻求社会和谐善治三个维度 (“依法治市、以德立市、以文润市”)的重要契合点,是实现全民共建共享幸福和美家园四大愿景的重要手段。
  行动启动以来,中山始终坚持以“全民”为主体、以“修身”为本、以“行动”为落脚点,始终坚持“虚功实做”的原则,虚实结合、虚中有实、以虚促实,使全民修身成为知行合一的生动实践,形成了全民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首先是科学谋划,探索机制,激发了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内生性动力。中山提出了公民意识培育行动、城市精神光大行动、优良品德倡导行动、公共文明实践行动、传统文化弘扬行动、幸福能力提升行动、新老中山人融合行动、阳光少年自强行动、和美环境营造行动、领导干部尚德养廉行动等全民修身十项行动,将全民修身贯穿于“十二五”时期,制订了五年计划,划分为启动年、普及年、巩固年、深化年、规范年;其次是三管齐下,各方联动,呈现出百花齐放、全民认同的生动活泼的局面。通过党政引导、社会发动、全民参与,推进全民修身顺利开展;最后是虚功实做,内修外化,奠定了社会和谐善治的人文基础,以“行动”为落脚点,以修身学堂为平台,以修身实效为依归,推进修身行动取得实效。
  修身行动"满岁"成效显著
  12日下午,参与全民修身行动理论研讨会的专家学者们,饶有兴致地亲身体验烟洲书院,并和当地市民一起上了一堂修身课,亲身体验了中山推进修身行动的路径和成效。
  据统计,截至8月初,全市已建立修身学堂600多间,8个镇区试点建设机关修身学堂、居民(村民)修身学堂、企业修身学堂、学校修身学堂、新中山人修身学堂、服务业修身学堂等六大类"修身学堂"。修身学堂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人教育身边人"的方式,开展宣讲活动3500多场次。据中山文明办组织的全民修身课题抽样调查显示,98%的受访者认为修身行动感染了自己,95%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加入到修身行动中。
  修身行动开展以来,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明礼诚信氛围浓厚,志愿服务蔚然成风。例如,公安系统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交通违章明显减少,行人和非机动车遵章率达到95%以上,比开展活动前提高15个百分点;卫生系统开展"大医精诚齐修身",首创全国"无医闹"城市模式,医患关系日渐改观。
  据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11中国城市发展综合评价报告》,中山市科学发展综合指数排名全国第9位,比上一年大幅跃升了l6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山社会环境和创新环境两项指标进入全国前十,特别是社会环境排名内地第一。
  与会专家对中山全民修身行动的路径和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中央党校教授、中外哲学教研室副主任王杰指出,人们生活幸福感的提升,不仅需要物质基础,也需要道德、信仰和文化的内在支撑。"中山首创全民修身行动,可以说是走一步看到了第二步甚至第三步。"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韩冬雪指出,由政府引导市民进行道德建设,中山此举对全国都具有示范作用。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丁晋清结合新时期的广东精神,用"厚德博爱,诚信和谐,敏行创新"12个字对中山全民修身行动进行概括。
  建长效机制实现修身常态化
  薛晓峰表示,全民修身要依靠机制建设。探索建立全民修身积分制,开发"修身积分卡"电子系统,将市民参与修身活动、服务他人和社会进行加分,对损害社会的行为进行扣分,将积分情况与评优评先、干部晋升、外来人口入户入学等挂钩。此外,尽快出台《全民修身测评指标体系》,将全民修身行动的开展作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和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等文明创建考评的重要指标,实现全民修身行动的指标化、数字化、精细化管理。
  此外,在目前已有的修身平台基础上,中山还要探索建设"修身体验馆",将"一镇区一品牌、一部门一特色"的修身品牌浓缩其中,并依托镇区的职业教育资源,建立镇区"修身学院",依托村(居)社区的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资源,构建以社区"修身学堂"为站点、镇"修身学院"为中心、以市级"修身体验馆"为基地的三级实体网络,搭建"从基地到中心再到站点"的立体修身平台。
  修身行动的活动载体也进一步丰富。据透露,今后中山将策划举办包括"修身高端论坛"、"全民修身博览会"、"修身达人榜"等活动,进一步擦亮全民修身品牌。倡导"微学堂、微修身",探索开通中山市全民修身行动官方微博,发布格言、修身段子、哲理故事、家庭教育常识、修身新闻等内容,积累"修身粉丝",大力策划草根性强的修身活动。
  专家们也对中山下一步如何更有效推进修身行动提供了"妙计锦囊"。其中,丁晋清指出,一种精神和理念的宣传离不开一种固定的载体,并让老百姓自己进来,愿意进来。王杰也指出:全民修身行动应通过建立长效机制长期推行下去,还要培养一批修身引领者。汪一洋表示,通过全民修身,还要切实解决一些突出的民生问题。"比如中山此前已在着手解决的绿化、慈善等,每年要着重解决几个这样的问题。"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唐颖主持了研讨会,并要求相关部门认真梳理专家的观点,作为制定下阶段的全民修身行动的理论依据,并借助专家们的平台和学术研究,有效推动中山全民修身行动。
上一条:第一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