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4日  搜 索
首页>>理论中山>>微理大义>>正文

【理论ABC】互联网思维是什么?

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提出,要“强化互联网思维”,“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趋势,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站等新应用新业态”,不断提高技术研发水平。

那么,什么是互联网思维?人类文明已经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而互联网思维,就是面向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方式。因此,要想理解什么是互联网思维,首先要了解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时代的本质特征可概括为:“互,联,网”。 “互”即“互动”,“联”即“联接”,“网”即“网络”。“互动”的本质是“民主”;“联接”的本质是“开放”;“网络”的本质是“平等”。综上,互联网时代的本质特征就是民主、开放、平等,其目标是将整个世界变成一个“任意互动、无限联接的网络体”。互联网思维,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大背景下,以“开放、平等、互动、合作”的精神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思考、改造、提升传统行业的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和思考方式。不是因为有了互联网,才有了这些思维,而是因为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使得这些思维得以集中爆发。

互联网思维具有以下特点:

互动性。基于互联网的自媒体特性和社交化特点,打破内容生产者与受众的二元对立关系,让受众同时成为内容生产者,让受众参与表达、参与传播。

融通性。互联网通过算法技术和聚合技术,在海量新闻信息中,进行有针对性的价值整合,实现技术和产业的融通。

个性化。把握目标受众的需求、习惯和偏好,实现内容产品规划、生产和传播的精准定位,并进一步为受众提供自主选择的个性化服务。

多样化。匹配互联网多终端分发的需要,实现信息内容一次采集、多样表现、多种生成、多元传播。

社会化。基于社交性的特点,互联网可通过社会化的方式将工作任务免费高效实行外包,并接受更大范围网民的价值评价。

平台化。建立渠道优势、积累用户资源,通过各种衍生产品和服务,实现商业模式的拓展。

互联网思维,要求必须克服过去的成功所形成的惯性思路,挖掘、沉淀消费者需求的本质,研究新时代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主动变革、大胆创新,打造新的发展模式,为社会、市场、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为自身创造更多的利润。这种思维不局限在互联网产品、互联网企业,不单指桌面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是泛互联网。因为未来的网络形态是跨越各种终端设备的。如何通过网络形态将人与人之间的生产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距离更近,才是“互联网思维”真正带给我们的。(根据相关资料整理,编辑:林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