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01日  搜 索
首页>>理论中山>>微理大义>>正文

【香山思享】薛晓峰:探寻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但如何使其“融入社会生活”,如何“在落细、落实、落小上下功夫”?中山市从2011年起启动的全民修身行动,初步探索出一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实、落小,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接地气”“虚功实做”的有效做法,产生了“润人细无声”的切实成效,促进了全市“身修、家齐、市治、一方平”和谐善治愿景的实现。

  中山市于2011年9月20日——“公民道德宣传日”,颁发《关于开展全民修身行动的意见》与《五年规划》,在全国率先开展全民修身行动,旨在以全民为主体、以修身为形式、以行动为途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充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的教化作用,通过实施个人优良品德养成、和睦家庭评选、诚信企业培育、新老中山人融合、干部尚德养廉等10大修身行动,引导市民修养身心、涵养德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每位市民完善自我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为。

环境育人

  4年来,全市共建修身学堂1100多间,涵盖机关、企业、社区等,运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方式,引导群众开展公民道德自我教育。2014年1月份开通“网络修身学堂”,打造“指尖上的修身”模式,全市260万网民可随时浏览收听好人好事,感受社会正能量,营造了向善向上的良好氛围。

  充分发挥典型宣传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将向善向上的“小气候”放大为全社会的“大气候”。全民修身行动开展以来,中山涌现出许多英勇而富有爱心的感人事迹,如单身母亲麦容欢不离不弃照顾智障儿,“托举哥”余修凯攀梯救男婴,“过路哥”邓加天接救坠楼女童,等等。中山市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载体广泛宣传“好人”感人事迹,同时开设“身边好人”专栏及“好人榜”户外宣传栏,进一步凝聚时代正能量。

文化润人

  中山市编排演出有关宣传全民修身行动快板书、修身咸水歌等富有地方特色的节目,策划开展文明城市“身边好人”微戏剧展演、“好人好梦”——中山好人原型诗书画印作品展、“大爱有声——文艺巡演”,通过文化熏陶内化核心价值观,逐步形成文明自觉行动。注重文化硬件建设,全市每个村的“农家书屋”平均面积超过90平方米,所有文化场馆向公众免费开放,形成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公里文化圈”。通过弘扬人文精神,使本土优秀文化中的名人文化、慈善文化、邻里文化等成为修身行动的文化动力,使全体市民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思想境界。中山每年组织不同主题的邻里文化节,弘扬“以邻为亲、与邻为善”的传统美德,去年主题是“邻里守望、和美中山”,通过“敬老弘博爱”“互助献爱心”“座谈话和谐”等邻里活动,为街坊邻里搭建守望相助、沟通交流的平台。每年正月十五日举办的“中山慈善万人行”活动,既筹集了近10亿元善款,更使中山人民博爱包容的优良传统得到发扬光大。

实践立人

  积极倡导“岗位修身”,按照“一系统一主题、一镇区一特色、一阶段一重点、一行业一标杆”的要求,结合实际开展主题突出、形式新颖的修身行动。比如,卫生系统开展“大医精诚齐修身”主题活动,首创全国“无医闹”城市,2014年全市重大医疗纠纷比上年同期下降82%,医院刑事治安案件下降30%,市民对医院的满意度上升到98%。又如,每年2月的“慈善文化月”、3月的“学雷锋服务志愿月”、5月的“好家风”、6月的“邻里文化节”、7月的“知书识礼月”、8月的“公共文明践行月”、9月的“全民修身行动日”、11月的“孝老爱亲活动周”等,都是公民修身的实践平台。2014年中山市启动“齐修身、行文明、车让人”奖励活动,共奖励7批次7000多名文明驾驶员,营造文明安全的交通出行环境,将全民修身行动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此外,还通过成立党员志愿者、亲子志愿者(义工)服务、农民志愿者(义工)队等各种类型志愿者队伍,首创志愿修身行动。

制度树人

  全民修身行动的成功主要在于构建了党政主导、全民参与、典型带动、激励引领等一系列机制。中山市边实践、边总结,把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上升为制度安排。建立全民修身行动考评体系,推动全民修身行动长效开展、创新开展。制定完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评选表彰办法,设立道德帮扶资金,形成学习好人、争当好人的氛围。开发团员修身卡,对志愿服务时间进行计时,可享受部分商家、网上商城打折、积分,以物质利益激励促进修身行动内化。积极探索异地务工人员通过参与全民修身行动积分入学落户中山,在《中山市流动人员积分制管理规定》中,对获得道德模范的流动人员给予一定奖励积分,有效地发挥了激励和引导作用。

  全民修身行动开展以来,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明礼诚信氛围浓厚,志愿服务蔚然成风,全市涌现出许多英勇而富有爱心的感人事迹。全社会治安明显改善,在全省测评中群众对政法工作满意度等5项指标排名第一。中山市获得“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市”荣誉称号,并连续3届荣获全国平安建设最高奖项“长安杯”,2015年第四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全民修身行动荣获“广东社会治理创新奖”。市民幸福指数连续两年居全省之首,社会环境竞争力曾被国家权威机构评为内地第一。可以说,全民修身行动寻求向上向善价值取向的“最大公约数”,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山实践,也成为“虚功实做”的有效载体。(选自《学习时报》2015年04月27日,作者系中共广东省中山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