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3日  搜 索
首页>>理论中山>>微理大义>>正文

【理论ABC】降息那些事儿你造吗?

本月10日,央行再次降息,这已经是近7个月之内的第三次了。此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但是有关“降息”的那些事儿,你是否知道呢?

1、什么是“降息”?

降息是指银行利用利率调整,改变现金流动。当银行降息时,把资金存入银行的收益减少,所以降息会导致资金从银行流出,存款变为投资或消费,结果是资金流动性增加。降息虽然不是量化宽松政策,但是释放的却是宽松的货币政策。

2、那么“降息”和“降准”之间有什么关系?

由于两者都是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所以“降息”经常被人们与“降准”联系到一起,甚至出现了其一,就会有出现另一者的预期。降准是指降低准备金率,而准备金率是指金融机构“以防万一”而在中央银行必须准备的存款的比率。“降准”就是留在银行手里的钱多了,自然可以用来放贷、投资的钱就多了,“降息”就是资金存入银行的收益变少了,自然资金就要寻找新的出路,而不走“存款”这条路。手段不一样,但都是为了增加流动性。

3、降息对你有何影响?

  (1)去银行存钱,利息变少了。

  此次央行降息,1年期的存款基准利率由调整前的2.5%降为2.25%,意味我们以后去银行存款,利息会减少。比如50万元存银行1年定期,利息就整整少了1250元。同时,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1倍扩大到了1.2倍(若商业银行用足上浮区间,则上浮后的存款利率与调整前的水平相当),则给各家商业银行更大的自主空间,银行间形成差别化利率竞争的态势。其实也是件好事,存钱可以“货比三家”,选择利率更高的银行来打理自身的财富。

  (2)楼市影响: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利率均下降,房贷压力小了。

  个人住房公积金5年以上贷款利率由调整前的4%降为3.75%左右,商业贷款基准利率也由调整前的5.9%下调为5.65%左右。一般来说,公积金贷款或商业房产的贷款、还款利率是跟央行的基准利率挂钩的。因此,此番基准利率的降低对于一些想要买房的个人和家庭来说,房贷压力变小了。比如买房时商业贷款100万,贷款期限30年,利用等额本息还款法,降息后每月月供减少260元左右,总利息共减少了9万元左右。

  (3)生活消费更加活跃。

  降息,意味着利息可能减少,使银行的存款流转到消费和投资方面。单从消费方面来看,国家统计局曾对中国消费者信心的调查显示,2014年10月城市和农村消费者信心指数分别为102.0和106.9。通过此次降息会促进消费,预计消费者信心指数在未来会有所上升,这也有利经济总体向上发展。

  (4)民众理财会有更多选择。

  央行降息直接影响到投资产品,利好较大的主要有房地产、水泥建材钢铁等资产负债率较高或资金流动性压力较大的行业;其次对股市和债券市场也利好,但小编提醒大家,股市和债市风险仍不可忽视。在家庭资产配置方面,稳健理财方面的投资也不可少,除了优选定存、国债,还可以选择固定收益类产品,风险低,投资收益也不错。

  不过,降息会对以货币基金为主要投资方向的余额宝等互联网“宝宝”类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造成一定的影响,预计此后两类产品的收益会将下行,建议大家谨慎选择。

  (5)贷款环境宽松,创业投资更容易。

  此次降息,银行放松了贷款要求,民众贷款更加容易,贷款的成本也降低了。获得了财务支持,会使得更多具有能力的人,更愿意去创业、去做投资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虽说降息后民众从银行贷款更容易,贷款的金额也放宽,但是银行的贷款审批流程一直很复杂,意味着民众也并非那么容易贷到款。部分人还需从一些非银行的金融机构进行贷款才行。

  此次央行降息,旨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传导到投资理财市场,除了整体利好楼市外,对银行理财、股市、债券、基金、“宝宝”、P2P、黄金商品等都会产生不小的影响。虽然央行降息,但有定存习惯的人暂时无需紧张忙着“存款搬家”。随着各家银行的利率可能展开的差异化竞争,消费者未来在存款时,可“货比三家”后进行选择,以获取更高的收益。此外,大家可密切关注并及时研判政策走向,在理财方面做到理性,最好采取组合投资策略,分散风险,实现收益最大化。(根据相关资料整理,编辑:李桂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