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08日  搜 索
首页>>理论中山>>微理大义>>正文

【理论ABC】细说中国对外“伙伴关系”

 

    4月20,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伊斯兰堡同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举行会谈。在中国的国际政治话语体系中,中巴关系是“好邻居、好伙伴、好兄弟”,而“宁舍金子,不舍中巴友谊”是巴基斯坦常用来表达对中巴友谊珍视的一句名言。正是这样的一对“铁哥们儿”,现在正式上升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能被称为“全天候”的,只有巴基斯坦。这不仅是外交的措辞,更体现我们跟巴基斯坦国家关系与其他国家关系比起来,是“铁哥们儿”

“全天候”意味着什么?

“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与“全面战略合作伙伴”不同,是更高层次的友好关系。“全天候”就意味着:不管任何时刻、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双方都在政治、经济、安全等大大小小的国际事务中有紧密的关系。

中国跟其他国家又是什么样的伙伴关系?

1996年起,中国开始给建交国家分档次,起步档是“单纯建交”,然后是“睦邻友好”,再其次是“伙伴”,更高级是“传统友好合作”。我们要谈的各种伙伴就在第三档里。为了让大家有个更直白的印象,小编先列个清单,看看中国的各种伙伴都有哪些国家。

建设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美国

战略互惠关系:日本

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俄罗斯

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巴基斯坦

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越南、法国、巴西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英国、意大利、西班牙、丹麦、马来西亚、非盟、葡萄牙、南非、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阿根廷、委内瑞拉

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德国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韩国、埃及、印度、土耳其、斯里兰卡

战略伙伴关系:波兰、哈萨克斯坦、东盟、墨西哥、欧盟、尼日利亚、加拿大

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克罗地亚、孟加拉国、秘鲁、智利、罗马尼亚、荷兰

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关系:埃塞俄比亚

合作伙伴关系:乌兹别克斯坦、匈牙利、波兰

伙伴关系:阿尔巴尼亚、蒙古国

原来,伙伴和伙伴是不一样的。中国之所以有这么多伙伴,还分这么多等级,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奉行的是“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所以中国没有盟友,但没有盟友不代表来者不拒,也不代表一视同仁。那么,具体地讲,这些伙伴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下面小编为您逐一解释各个名词。

首先,什么叫“伙伴”。在中国的外交词典里,“伙伴”是指可以互相信任,遵守“求同存异”原则,翻译一下就是,你爱怎样是你的事,我爱怎样也是我的事,我保证不在背后搞你,也相信你不会在背后阴我,要搞咱就在明面上公开地搞。注意到上面那个列表里,跟中国连伙伴都不是的国家只有一个——日本。

其次,什么是“合作”。一般来说,单独出现的合作专指经济方面的合作,也就是在商言商,咱们之间,只谈生意,你想看航母?自己造去。合作前面的词缀越多,说明展开合作的经济领域越广,比如“全面合作”、“深层次合作”,都只是个范围问题。

最后,什么是“战略”。战略是一个国家如何看待当前这个世界,并分配经济、军事、安全方面的利益,说白了就是利益分配。

好了,现在我们可以解释上面那一堆“伙伴”了。

中国的伙伴档次解读

伙伴关系:我相信你不会阴我,你也相信我不会阴你,别的没了。

合作伙伴关系:我们不会互相阴,我们还要互相赚对方一些钱。

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我们不会互相阴,我们还要互相赚对方很多很多的钱。

战略伙伴关系:我们不会互相阴,我们来一起分配利益吧。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我们不会互相阴,我们来一起分配利益吧,分配的时候都为对方着想一下。

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只有一个:巴基斯坦):大哥,风里来,雨里去,就跟定你了。

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只有一个:俄罗斯):协同进退,步调一致,你弃权我也弃权,你投反对票我也投反对票。

建设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只有一个:美国):本来我们是敌对阵营的,要互相搞死,但我们建设性一下,还是可以商量商量的。

战略互惠关系(只有一个:日本):你的利益分配对我有好处?是吗?真的吗?我不信,你肯定要阴我。(根据相关资料整理,编辑:李桂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