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4年4月20日 星期六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心组学习>>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 正文
90后讲解员与父亲多了“共同语言”
作者:记者 冷启迪 陈慧 发布时间:2019-01-07 来源:中山日报

微信图片_20190107113032.jpg

讲解员吴子健。记者 孙俊军 摄

  中山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目前正向社会各界开放,由于每天参观的市民众多,现场的展览讲解员一直都在忙个不停。“展览从开幕至今已接待市民超过3.2万人,日均参观量也在千人以上。每天一万步、每晚喝罗汉果水已经成为讲解员们的标配,虽然很辛苦,但是大家都保持着饱满的热情,尤其是此次年轻讲解员表现非常出色。”负责展览讲解工作的郭丹玲对记者介绍说。

  ■讲解词入脑入心

  据悉,本次展览的讲解员分别从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中山市博物馆、中山日报等单位抽调,另一部分则由中山市职业技术学院的部分优秀大学生经过培训后上岗,讲解员中多为八零九零后。“讲解了一个月,对中山的知名品牌已相当熟悉,今天终于去了上世纪90年代最厉害的连锁超市(壹加壹)买了1987年由中山从以色列引进并在张家边成功培育的中山特产(圣女果),还有上世纪80年代开始声名鹊起的‘中山货’(美怡乐)。”来自中山博物馆的90后讲解员杜嘉敏在自己的朋友圈自我调侃,讲解词对她来说已经入脑入心。

  “从展览至今,差不多每天接待5批到6批参观者,虽然每天走到脚软,但是这次的讲解任务也让我重新了解了自己生活的城市,原来我们的中山这么厉害。”从小生长在石岐的嘉敏是此次讲解工作的主力之一,她家就住在千叶电风扇厂附近。小时候从家中经常俯瞰千叶厂的她从未走近一步,但却通过此次展览的讲解工作了解这个曾经的中山名牌辉煌的过去。对于嘉敏来说,参与此次工作最大的收获便是,中山近四十年的发展历史通过这轮讲解扎扎实实地给补上了。“前几天来自香港东华三院护士会的一个团体来参观,他们听不懂普通话,我就全程粤语讲解,他们对展览很感兴趣,展览结束还特别感谢我的讲解。”每天面对不同人对于展览的反馈也让她充满了成就感。

  ■讲解员和父亲多了“共同语言”

  对于此次参与讲解志愿工作的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来说,此次展览的内容完全是陌生的领域。“刚接到任务时简直头疼,觉得完全不可能完成。但是经过近一个月的磨练,现在基本上闭着眼睛也知道出口在什么地方了。”该院“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的大一学生吴子健笑言。负责展览第二部分的他对于自己讲解的“十大舰队”尤其熟稔。“我爷爷曾经在中山玻璃厂工作,爸爸曾经在中山农机三厂工作,当我回家和爸爸讲起展览的内容,他比我更熟悉,我们之间的共同语言也因此而多了起来。”

  吴子健说,通过聊天,父亲也会告诉他中山曾经有四个农机厂,中山农机三厂有“108个好汉”,而后来这“108个好汉”在企业改制后很多都出来单干自己做了老板,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他父亲。“之前我并不了解父亲,虽然知道他白手起家很辛苦,但他是如何在时代中一路走来,成为了现在的样子,借这次展览的机会,我也更加了解了他和他的过去。”而吴子健也表示,每一次的讲解对他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展览讲解对象每次都提出各种问题,有些我知道答案,有些并不清楚,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也有很多展览外的收获。”

  “这次的职院志愿者们多是第一次担任讲解工作,但是他们并不畏难,一个月的努力记忆让大家很快上手。面对马上到临的期末考试了,还是抽出时间投入到讲解工作中,表现很棒。”郭丹玲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