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1月2日 星期四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动态要闻 >> 正文
革命老区村申明亭拟以红色资源为抓手,探索“红色+旅游”模式
发布时间:2021-08-24 来源:中山文明网

  走进革命老区村沙溪镇申明亭村,一栋砖红色的建筑在蓝天白云下格外显眼,这是2020年由上级部门拨款改造的革命史迹馆,前身为一处旧祠堂。经过精心设计,申明亭村近百年的革命历史在这里徐徐展开,以杨子江、杨奇等为代表的革命英雄故事,也因此被更多人熟知。据统计,开馆近9个月来,申明亭革命史迹馆已吸引超2万人次参观,昔日的旧祠堂正承载着新使命,成为市民参与党史学习教育、感悟精神伟力的“生动课堂”。

  申明亭村正计划用好、用活这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结合本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鹤歌、鹤舞以及本地有名的特色美食,擦亮红色文化招牌,提高村居影响力,为促进未来全面发展积累人气。


11.jpg

申明亭革命史迹馆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往参观。



  旧祠堂变身革命史迹馆


  “申明亭村拥有700多年的历史,95%的村民都姓杨,这里民风淳朴,崇文尚武,敢为人先……”8月21日下午,申明亭村革命史迹馆里人头攒动,70岁的义务讲解员杨仲予站在人群中间,为前来参观学习的人们动情地讲述着村子的历史。


  自小听着革命故事长大,杨仲予对这些历史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早在辛亥革命时期,申明亭就有村民追随孙中山闹革命。全国抗战爆发后,又先后有100多位村民参加了抗日战争,与全国人民一道以铮铮铁骨战强敌。


  新中国成立后,申明亭村被评为“广东省革命老区村庄”,2019年,杨子江故居被评为“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同年,上级部门拨款300万元,将一座旧祠堂升级改造为申明亭革命史迹馆。得知建馆消息后,许多杨氏革命先辈的后代纷纷主动捐赠出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如杨子江的旧照片以及旧物等。2020年底,展馆正式对外开放,杨子江的弟弟杨奇老先生亲自为史迹馆题字,许多身处异地的革命后代也不远千里赶回来参观,共同见证家乡的发展与变化。


  “过去我们村的红色资源虽然丰富,但缺少了一个集中展示的平台,展馆的建成,有效地将现有的红色文化资源串珠成链,为乡村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杨仲予说,作为杨氏宗族后人,他很高兴看到这样的变化,展馆开放后,他也主动当起了义务讲解员,用心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


  洗脚上田奔小康生活


  说起村子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杨仲予反复提到了一个人——杨玉维。1979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香港同胞杨玉维出钱出力,发动海外乡亲在申明亭建立起了第一个制衣企业——申明亭制衣综合工艺厂,大批村民“洗脚上田”,在流水线上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981年,杨玉维又积极筹集资金,在申明亭制衣综合工艺厂对面成立了高富制衣厂,面积达1600平方米,为大批的村民解决了就业问题。


  “当年我老婆就在这里上班,那时候农民出一天工才几分钱的收入,厂里每个月却能给到100元的工资,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这可是相当了不得的。”杨仲予说,现在这两间制衣厂仍在运作中,虽然经营人换了好几批,但制衣厂的名字一直保留到了现在。


  根据统计,1983年这两间制衣厂的加工收入达71万元,占申明亭工农业收入的64.7%。1983年全村总收入达110万元,比未办厂前增加了6倍多,人均收入560元,提高了近7倍。两家制衣厂还为沙溪后来的服装产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技术性人才,如今沙溪不少知名企业的老板和技术总监便是从这里走向了事业的巅峰。


  杨仲予介绍,随着村集体收入的增加,一大批商业项目如申明亭宾馆、雀鸟轩酒楼、假日酒店等也逐步落成,工商业齐头并进。村里的楼房也越盖越多,大部分的村民率先迈上了小康之路。


  探索“红色+旅游”模式


  在杨仲予的带领下,我们穿过一处停车场,来到了两间制衣厂门口,经过岁月的洗礼,厂房已经略显陈旧,曾经的辉煌恍若过眼云烟,令人唏嘘。


  “其实在早些年,发展的瓶颈就一直困扰着我们,村里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已经很少,无法为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提起村子的发展现状,申明亭村村民小组长杨志伟一阵感慨。


  不过,让他庆幸的是,随着红色资源的盘活,大家对村子的未来开始有了新的期待。他介绍,今年以来,前来革命史迹馆参与党史学习教育的市民已超两万人次,每天往来村子的人流量剧增。


  杨志伟说,人气就是财气,如何用好用活本村的红色资源,走出发展新路子,目前他已有了一些初步的想法,如加大对红色遗址的保护利用力度,结合本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鹤歌、鹤舞以及特色美食小吃、红色打卡点等,打造集餐饮、民宿、红色教育于一体的适合团队游客的特色文旅服务项目,探索“红色+旅游”发展模式。


  “也许这些想法目前还有些不成熟,但有了努力的方向,就是一种进步。”杨志伟说,眼下村子将重点抓好党建工作,以红色革命精神武装党员干部的思想,以党建引领乡村发展,“我们还将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引进智能停车管理系统,为村民营造更和谐平安的生活环境,也为迎接更多游客做好准备。”(中山日报 付陈陈 冯明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