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11月9日开幕式日益临近,体育竞技的烽火已在大湾区各竞赛场馆点燃。据悉,本届全运会共有近60名中山籍运动员入选各项目参赛阵容,将代表广东队在田径、跳水、游泳、自行车等20余个大项中登场,多个项目具备冲击金牌的实力,阵容规模与冲金潜力均创中山籍运动员参与全运会历史新高。
在这支队伍中,既有梁锐基这样的“沙场老将”,有苏炳添这样打破亚洲纪录的“飞人”,也有陈艺文这样的奥运冠军,更有许多“00后”新星,形成“老中青”三代梯队,全面展现中山体育人才培养成果。
田径赛场
苏炳添谢幕战引期待
田径项目作为全运会“重头戏”,中山籍选手苏炳添的表现始终备受关注,今年36岁的他虽已步入运动生涯后期,但仍选择站上全运会的赛道,与队友一起为11月20日晚在广州奥体中心举行的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而“起飞”。此前,他曾表示这可能是他退役之前的“谢幕战”。他说,目前国内男子4×100米接力的竞争非常激烈,而这次“在家门口比赛压力确实不小”。

除苏炳添外,5名中山籍田径新星也将在不同项目中亮相,25岁的东凤镇选手王洪汶参加男子400米栏比赛;来自小榄镇的20岁选手吴元康和18岁选手李喜盈,将分别在11月15日、17日冲击男子、女子撑杆跳高项目;21岁的沙溪镇选手朱丙丹将于11月15日出战女子100米预赛;20岁的港口镇选手杨振豪将于11月11日在珠海参加男子竞走项目,这是他首次参加全运会成年组赛事。
碧波泳池
陈艺文汪雪儿实力冲金
跳水项目向来是中国体育的“梦之队”领地,来自中山的陈艺文、林珊凭借优秀的实力被外界称为中山“跳水姐妹花”。11月2日,在东莞体育中心游泳馆举行的十五运会跳水女子团体决赛中,两人携手广东队队友夺冠,为广东队拿下本届全运会跳水项目首金,也为中山籍选手开了“夺金好头”。

陈艺文此次全运会参加三个项目,分别是女子团体、女子三米跳板、女子三米双人跳板,这位2008年进入中山市体校跳水队的运动员,成长轨迹堪称“励志模板”,2014年她升入广东省跳水队,2016年入选国家队,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她先与昌雅妮搭档夺得女子双人3米板冠军,为中山夺得首枚夏季奥运会金牌,随后她又在单人项目中夺冠,助力中国跳水队实现该项目奥运“十连冠”。2025年,陈艺文保持了优良的竞技状态,5月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举行的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总决赛中,她斩获2金1银,8月在新加坡世界泳联世锦赛上,陈艺文凭借出色表现,一举斩获女子单人3米板、女子双人3米板以及混合团体项目三枚金牌,成为跳水项目最耀眼的选手之一,并荣获本届赛事最佳女子跳水运动员称号。
比陈艺文晚3年进入中山市体校的林珊,于2011年入学,2013年她升入广东省队,2017年入选国家队。本届全运会她也报名了3个项目,分别是女子团体、女子三米双人跳板、女子一米跳板。本赛季林珊表现稳定,在2025年全国跳水冠军赛中,先后获得女子双人3米板季军、女子1米板季军,具备冲击奖牌的实力。

游泳项目中,来自中山的名将汪雪儿将开启“多线作战”模式,她将在深圳参加50米仰泳、100米仰泳、200米仰泳、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男女4×100米混合泳接力多个项目。这位1998年出生的运动员与中山有着特殊的缘分,2009年她在安徽省青少年游泳比赛中夺冠后,被教练发掘入户中山并进入中山体校训练。作为国内女子仰泳项目的顶尖选手,汪雪儿曾在全国游泳冠军赛、亚运会等赛事中多次摘金夺银。今年以来,她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在2025年全国游泳锦标赛中,一举夺得女子50米仰泳、100米仰泳两项冠军,还与队友合作拿下男女4×100米混合接力季军。
多元项目
自行车、柔道等齐发力
除田径、游泳、跳水外,中山籍运动员在多个项目中均具备竞争力,形成“多点开花”的格局。

在自行车项目中,来自中山市体校单车队的8名运动员将代表广东队参加11月8日至12日在香港自行车馆举行的场地自行车、公路自行车赛事。其中,曾璐瑶今年4月与黄芷林搭档获中国场地自行车联赛女子麦迪逊赛亚军,马彬焱在2025年全国场地自行车锦标赛暨2025年全国青年场地自行车锦标赛中取得“成年男子全能赛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队员们对“速度与节奏的把控能力”已经过多次大赛检验,很有希望在比赛中冲击奖牌。
击剑项目中,7名中山选送的运动员将于11月14日在香港出战,其中23岁的黄中铭、19岁的彭圣伟和20岁的苏志炜三位男子重剑选手的表现尤为值得期待,今年8月,这支“中山三剑客”与队友代表广东男子重剑队征战2025全国击剑冠军赛总决赛暨全运会预赛,最终战胜辽宁队夺冠,为广东队预先锁定了全运会该项目决赛席位。
马术项目里,41岁的中山老将梁锐基将再度披挂上阵,参加盛装舞步、障碍赛和团体赛项目,25岁的蓝志豪、23岁的陈敏聪两位后辈则将携手马术三项赛。作为驰骋马场近30年的老将,2023年亚运会上梁锐基曾助力中国队夺得马术三项赛团体冠军,为中国队实现了亚运会马术项目金牌零的突破,他还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亚运会,拥有丰富的大赛经验,而蓝志豪、陈敏聪则是近年来涌现的新星,两人在青年赛事中多次夺冠,形成“老带新”的良性梯队。
此外,体操、篮球、武术、蹦床、举重、赛艇、跆拳道、乒乓球等项目也都有中山籍运动员的身影,他们在各自领域为荣誉而战。
这些运动员不仅是
中山体育发展成果的“活名片”
更将成为激励中山青少年
投身体育运动的“榜样力量”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