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山部分镇街与周边有蚊媒传染病流行风险地区相邻相接,人员往来流动频密,加之国庆中秋假期人群流动性大,疫情传播扩散风险锐增。各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主动发挥文明实践力量,用心筑牢防疫屏障。
东区街道:
场景融入,让防控知识“看得见、用得上”
东区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通过LED屏滚动播放标语、“敲门行动”上门发传单,将防控知识送进千家万户。同时,金钟湖公园、孙文纪念公园等文明实践阵地,通过设置驱蚊水补给站、布设防控知识展板、开展“蚊虫侦察兵”现场教学、投放便携宣传手册等举措,让防控知识融入休闲场景。
此外,各社区文明实践站广泛动员志愿者清理公共区域,对下水道口、绿化带低洼处等重点积水区域投放灭蚊药物并集中消杀,还对垃圾堆放点、闲置空地进行清扫消毒,从源头上阻断传播链条,破坏蚊虫孳生的“温床”。
板芙镇:
多措并举打好防控“组合拳”
9月30日至10月3日,为切实保障村民健康安全,板芙镇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纽带作用,以“爱国卫生运动+防蚊科普宣传”为重点,多措并举打好防控“组合拳”。
一是强化组织动员。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凝聚“群防群控”共识。二是开展环境整治。组织党员、志愿者、网格员等2000余人次,清理村道杂草、沟渠淤泥及房前屋后积水容器,累计翻盆倒罐5000余处,清理垃圾约25吨。三是精准科普宣传。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入户走访等形式,向居民普及防护要点,覆盖群众10000余人次。
石岐街道:
科技赋能,织密“空中+地面”防护网
石岐街道上下协同、持续发力,组织动员党员干部、网格员、志愿者开展全域爱国卫生统一行动,重点针对闲置房屋、背街小巷、绿化带等蚊虫孳生区域开展全面清理。
行动中,石岐街道首次引入无人机喷洒技术,对人工难以覆盖的绿地、树冠、高层屋顶等区域进行空中药物喷洒,实现灭蚊无死角、全覆盖。同步为重点片区雨水井、下水道口加装防蚊纱网,在公共场所开展地面消杀,构建“空中+地面”立体防控网络。推动防蚊灭蚊工作迈向精细化、科技化。
古镇镇:
一线攻坚,假期防控“不打烊”
10月1日,举国欢庆之际,古镇镇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推进。古镇镇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坚守整治一线,全力以赴开展人居环境集中攻坚和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
市镇两级力量分赴各驻点村(社区)开展“地毯式”排查清理,深入背街小巷、居民区、公共场所等重点区域进行深度清理,并针对前期整治区域开展“回头看”,巩固整治成效,严防问题反弹。
据统计,10月1日古镇镇共发动2053人参与,排查并清除积水容器等蚊媒孳生地1760处,清理卫生黑点和死角148处,清运易孳生蚊虫的生活垃圾85.4吨,累计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性消杀270万平方米。
横栏镇:
常态化整治,筑牢日常防护墙
横栏镇于9月30日下午在全镇范围内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聚焦环境卫生整治和蚊媒孳生黑点清理,积极组织机关干部、村(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及居民群众组成整治队伍,分网格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据统计,横栏镇共出动工作人员、志愿者610余人次,清理卫生黑点约140处,清除各类积水容器超1500个,清运垃圾杂物近12吨。
沙溪镇:
攻坚薄弱区!以“三不怕”精神守家园
沙溪镇工作人员充分发扬“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的奉献精神,聚焦卫生管理薄弱区域——深入背街小巷、闲置地块、房前屋后,逐项清理卫生死角、细致排查蚊虫孳生地,用责任与担当扫清防控盲区,为家园整洁“护航”,全面筑牢蚊媒防疫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