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31日  搜 索
首页>>主题活动>>全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联系点>>中山市实验小学>>工作安排>>正文

文化引领,深化特色班集体建设

——我校举行全员德育培训
良好的班级文化对班级建设和学生个性的社会化都有重要的影响。班级文化建设既是学校育工作的着力点,也是创建德育特色的增长点。为更好地推进中山市“一校一特色、一班一亮点”的整体德育模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品味,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教育氛围中,我校德育处早在前年就提出了在全校开展创建“特色班级”上午活动。开展活动以来,各班认真分析本班实际情况,制定创建方案和程序,积极参与到班级文化特色建设中来。来自广州市的六位挂职学习的校长也参加了本次会议。
2013年10月11日下午,我校德育处组织全体教师在五楼会议室,就特色班集体文化建设进行了一次全员德育培训。本次培训由德育处陈淑群主任主持,陈主任先公布了2012—2013学年我校评选出来的11个特色班集体,它们分别是:一(1)班——创意折纸班(班主任谢飞妤)、一(5)班——变废为宝班(班主任何瑶玮)、一(8)班——自然探究班(班主任潘晓宁)、二(5)班——神奇七巧班(班主任吴敏玲)、三(1)班——团队共建班(班主任廖嫣)、三(3)班——生命飞扬班(班主任张丽娟)、三(6)班——书香班(班主任李淑贤)、四(3)班——运动飞翔班(班主任叶秋林)、五(2)班——I Love English班(班主任陈媛芳)、五(4)班——五彩生活班(班主任杨笑)、六(8)班——感恩之星班(班主任赖秀青)。
接着,特色班级的代表和大家分享了创建特色班级的经验。三(1)班班主任廖嫣老师分享的主题是“团队共建,同筑梦想”。三(1)班以“诚实、友爱、笃学、善思”为班训。廖老师了解到班里的家委谭茵华是电子科大电信学院的党支部书记,学院有一批能干的大学学生干部,而她对班级事务又非常热心。于是,廖老师就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用大手拉小手的方式进行“团队共建”。从一年级开始,三(1)班就以亲子活动形式组织参观了大学生的宿舍、课室、图书馆、实验室等,让孩子们在羡慕中,渴望成长,成为一个能够自理自立的人。期间还组织了内容丰富的活动,如“大手牵小手,成长路上一起走”、“大手牵小手,欢庆六一赠书活动”、“大手牵小手,一起学雷锋”等。通过这些活动,促进了共青团员与少先队员的交流和沟通,共青团员对少先队员进行信仰教育,让小学生感受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的同时从小树立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建设祖国的远大理想。因为工作出色,三(1)班先后被评为“中山市红旗中队”和“广东省少先队先进中队”,该班家委被评为首届“中山市中小学班级先进家委会”。
    六(8)班的赖秀清老师也和大家进行了分享。六(8)班特色班级的名称是“感恩之星” 班,该班的班训是“有理想,爱学习,懂感恩,乐生活”。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六(8)班班提倡学生自主管理,发扬民主作风,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先后开展了“感恩母校”召开动员会和主题班会,组织了摄影、绘画母校美景、美文创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六(8)班还利用每周一节品德课,重点对校园内的运动场、图书馆、饭堂、家长接送区、教室、走廊、垃圾收集处等进行全面的清理打扫和整理。同学们还主动帮助一年级的小同学提被袋,送低年级同学到校门……同学们把对母校的热爱与感恩播撒在校园的每一个熟悉的角落,他们用实际行动深入了解母校,感恩母校,回馈母校。全班同学树立“我以母校为荣,母校以我为傲,我为母校作贡献”的感恩意识,同时,也让他们学会从感恩母校开始,学会感恩身边的人和事。激发和升华了即将毕业学生的爱校情感,也为创建和谐班级和谐校园出了一份微薄之力。
接着,何利副校长以“文化引领,深化特色班集体建设”,对我校的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小结。何校长的小结包括三个部分。第一、认识了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意义。第二、懂得立足于学校、学生和教师个性创建特色班级。第三、丰富班级文化的内涵,促进班级特色。何校长认为班级文化的形成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营造班级文化氛围,构建班级物质文化;二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构建班级制度文化;三是打造班级精神,构建班级精神文化;四是开展丰富的班队活动,构建班级活动文化。何校长还再次向老师们明确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深刻理解和把握特色班级文化的内涵及其精髓;立足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和实际;师生共同积极、自主参与其中;在创造性的班级活动中丰富班级文化的内涵,促进文化特色的形成;要实干,也要巧干。要与常规工作整合开展,做到两不误。同时做好规划、积累和宣传工作;做有智慧、善管理、能创新、会总结的班主任。
最后,刘道康校长做了重要讲话。刘校长要求全体老师们从“充分认识深入开展学习贯彻落实薛书记《教好书育好人 为好师》讲话精神的重要意义”的高度从事教育工作,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创建特色班级。刘刘校长指出:薛书记充分肯定了全市教师为幸福和美中山建设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并对全市广大教师提出了“三个常怀”和“三个好”的殷切期望。薛书记的讲话,为我市教师如何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校精神的建设者、社会文明的倡导者起了指路领航的作用,更是我市教育系统开展的‘立德树人、立教圆梦’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的好教材。他希望我校全体教师认真贯彻落实市委薛晓峰书记讲话中的“三个常怀”和“三个好”,以及市教育局刘传沛局长提出的“三个表率”,将学校德育工作做好、做实、做到位,创建更多特色班级。
撰稿:王文儒
审稿:胡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