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到有,创办曲艺社
90年代,村里人民的物资生活渐渐富起来。但是黄德权看到的却是村里的文化活动贫乏,并为此深感不安。1994年春,便萌生了开办曲艺社的念头。要办曲艺社,音响、照明灯具、伴奏的锣鼓甚至戏服道具一件都不能少,但是资金从哪里来呢?于是黄德权开始东奔西走,寻找村里的支持和热心的港澳侨胞赞助。
从戏迷,到老倌的角色转变
看戏谁不会看,听曲谁不会听,但是上台表演却是另一码事。于是黄德权自掏腰包,请老师请乐师由零开始学粤曲。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现在的黄德权在台上尽显风姿,完全看不出他已是80岁高龄的老人。
如今每个周末下午,后山社区二楼排练室就热闹非凡,大老远就听到有节奏的锣鼓器乐声接连不断,戏曲演唱声不绝于耳。后山社区业余曲艺社在年逾古稀的老人黄德权带领下,已经风雨无阻地开办了22年。
不断交流、学习与提高
自创办曲艺社以来,黄德权坚持发展老年人曲艺文化活动,为老人们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使得老人得以修身。
一个好的团体,必须有一个健全的制度,黄德权不断深入研究,与各镇区的曲艺社交流,结合自身团队的实际,健全了后山业余曲艺社的各项制度章程。
练习与交流是发展曲艺的必要途径。因此,他组织队员逢周六日到社区二楼练习曲艺,培养队员对曲艺的“熟”与“巧”以及队员们之间的默契度。每隔一段时间到不同镇区的曲艺社进行互相交流学习。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走上义演之路
当团队渐渐成熟,在区里、市里收获大家肯定的时候,他深知“大家乐,才是真的乐”!从2006年开始,他带领着团队到东凤、文颂、南朗、南头等镇区进行义演,为西区“送戏下乡”的活动涌献节目并义演,为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义演。黄德权说镇区群众的文化生活还是比较单调的,他要用身体行动告诉他们什么是曲艺。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感染他们,让更多人喜欢粤曲、传承粤曲。
黄德权常对人说“我办曲艺社,一不为名二不为利,只为能给老人带来欢乐。今后要把更多的演出送到一些更偏远的乡村去。只要自己的身体条件允许,就会一直坚持这么唱下去,为更多的老人送去欢乐,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在黄德权的认真与热情下,感染了老年人对曲艺文化活动的喜爱,近年来,后山社区老年人文化活动十分活跃。为老年人群中推广老年曲艺文化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