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主页 | 活动动态 | 全国动态 | 最新推荐 | 好人榜 | 我要投票 | 我要推荐
 

【敬业奉献】梁东孝:80后高职教师山区扶贫扶志8年成就“菌临乡下”

证件照(梁东孝).jpg


好人档案 

    好人姓名:梁东孝

    好人身份: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好人类别:敬业奉献


      梁东孝,男,1983年2月生,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教师。2013年4月至今坚守扶贫攻坚一线。2013年—2015年驻村肇庆市德庆县四围村,与水务局、林业局、气象局联合组成员帮扶69户贫困户收入从人年均2500元提高到11000元,通过各种增收方式助力村集体年收入从0.69万元提高到23万元。2016年—2018年驻村肇庆市广宁县大良村,与政协办、中山开放大学、邮政储蓄银行中山市分行联合组成员带动贫困户建12个控温大棚种植黑皮鸡枞菌,解决老弱贫困户30人和农户20-30人就业,人月均收入2400-3000元,项目年盈利约85万元。2019年至今,他仍在山区进行扶贫工作,帮助大良村207人全部脱贫。其扶贫事迹的微视频被学习强国平台展播。被评为中山市2013-2015年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优秀个人。


      从夏天到冬天,再从冬天到夏天,日子翻来覆去,梁东孝老师连续在山区驻村扶贫第八个年头。八年,很长,2800多个日夜;八年,很短,时光如丸走坂。逐梦不止心无骛,一片丹心为扶贫,这正诠释了他对“初心”的理解与执着。

——题记

      2013年4至今,他一直坚守在肇庆市偏远山区乡村扶贫第一线,近八年来没有从未轮换,为实现小康路上“不落一户不漏一人”默默奉献。荣获中山市2013-2015年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优秀个人、中山市70年70人,其扶贫故事微视频被学习强国平台采用并展播。

      2013年—2015年,他与水务局、林业局、气象局的扶贫干部帮扶德庆县武垄镇四围村69户贫困户收入从人年均2500元提高到11000元,通过不同项目增收方式助力村集体年收入从0.69万元提高到23万元;2016年—2018年,他与政协办、中山开放大学、邮政储蓄银行中山市分行的扶贫办干部驻村肇庆市广宁县大良村,带动贫困户搭建26个蘑菇种植大棚和12个控温大棚种植黑皮鸡枞菌,解决老弱贫困户30人和农户20-30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人月均收入2400-3000元,并通过结合小水电、商铺等项目盘活村集体经济,年收入是3年前的8倍;2019年至今,他仍在山区,大良村100户贫困人口207人,现行标准下全部已达脱贫,并退出贫困村和贫困户。他结合扶贫特色项目指导学生获3次省级创业奖(其中金银奖各1次),1次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菌临乡下”已进入全国互联网+的国赛。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成就“菌临乡下 ”产业

      夕阳之下,大良村的小河蜿蜒流淌,相隔不远处的山脚下,20多个大棚在村里分外惹人注目。

      走进大棚,隐隐约约能闻到蘑菇的清香。十多个来自贫困户家庭的农妇一边种植,一边唠着家常,“这两个月把蘑菇种好咯,种完一批又一批,希望能卖个好价钱。”

      “那肯定没问题,蘑菇种得好卖得好,皆大欢喜!”接话的正是梁东孝,他作为驻村扶贫干部,已是第三个三年(每一轮扶贫任务期为三年)。

      大良村,是中山对口帮扶肇庆广宁县省级贫困村中贫困户数和贫困人口最多的村,全村1120户4123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125户250人。201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梁东孝发现邻近村子有农户种植蘑菇,短短几年增收不少。在联合帮扶单位的帮助下,大良村逐渐搭建了26个蘑菇种植大棚,这个项目,为村里贫困户新增三四十个工作岗位。

      在扶贫工作组的牵线下,村里已经与华南生物科技园共建一间蘑菇栽培和保鲜技术研发实验室,同时他还邀请学校创业团队的师生到村里开参观调研并提出了可以尝试种植“黑皮鸡枞菌”的指导意见,与学校包装印刷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的老师和学生们洽谈了一个产品包装和销售一体化共建的扶贫特色产品营销平台,目前已有两个销售平台。2019年,大良村通过土地流转,在13亩土地上搭建了12个大棚,新引进黑皮鸡枞菌种植项目,眼下,黑皮鸡枞菌正在生根发芽。

      蘑菇在大良村种出了希望。2018年,村里的蘑菇种植基地为村里增加了4.5万元的收入,2019年底黑皮鸡枞菌项目销售出1.5万斤,半年为大良村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增收45万元,逐步形成种、购、销的大良村特色产业链。

扶志扶智相结合  论文写在大地上

      二十年前,村民陈应桂因见义勇为腿部受伤而致残,一家四口只能挤在低矮阴暗的小房子里。2018年,梁东孝协助他们申请了危房改造。2019年,陈应桂一家拿到政府补贴4万元,搬进了新家。

陈七仔患有小儿麻痹,妻子有糖尿病,两个孩子要上学。陈七仔平常在村口修单车,贫困一眼看不到头。

      上门调研时,墙上的奖状引起梁东孝的注意,资助孩子上学,或许能重新唤起陈七仔一家对生活的信心。

      通过申请,陈七仔的女儿陈惠霞得到国家助学补贴。此外,梁东孝还积极寻找爱心人士,为陈七仔的另外一个孩子提供“一对一”助学帮扶。他以一名教师的目光将因贫困而难以承担学费的贫困户归属于助学扶贫,除了落实跟踪国家教育保障每年3000元补助费外,他还通过联络身边的朋友和社会爱心人,以认领的方法“一对一”为村里贫困户的孩子进行助学帮扶,让他们也能圆读书梦,扶志与扶智相结合。

“扶贫先扶志,生活有盼头,脱贫就有希望。”这是梁东孝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从2013年第一次到肇庆参加扶贫工作,从四围村到大良村,7年,梁东孝的心早已深深扎根在农村。

      今年36岁的梁东孝,本来可以在他所在的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评副教授,甚至教授,然而他却将扶贫攻坚之旅作为一条特殊的职称晋升之路,将论文写在大地上,让脱贫百姓当评委。

      陈应桂穿上人生的第一双皮鞋,陈惠霞希望可以考上师范学校,大良村小学搭起读书角,篮球场和塑胶跑道马上就要投入使用……新一轮扶贫工作开始,脱真贫,真脱贫,不返贫。截至2019年底,大良村100户贫困人口207人,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从3780元增加到9060元,实现“两不愁”和“三保障”,全部在现行标准下脱贫,退出贫困户,出列贫困村。如今,大良村更多的新房正在兴建,绝对贫困户正在走出困境,解决温饱奔赴小康!


技术支持热线:0760-88881015
 
广东省中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E-mail:wenmingzs@163.com 联系电话:0760-88318200
设计制作及技术支持:中山网  中山文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