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主页 | 活动动态 | 全国动态 | 最新推荐 | 好人榜 | 我要投票 | 我要推荐
 

【助人为乐】毛玉胜:行医45载 尽良心、尽医德

毛玉胜.jpg


好人档案 

    好人姓名:毛玉胜

    好人身份:五桂山桂南村居民

    好人类别:助人为乐


      毛玉胜,男,1946年1月生,五桂山桂南村村民。行医五十载,扎根五桂山桂南村,毛玉胜坚持治病为民不为利。1990年桂南村卫生站由医生自负盈亏后,毛玉胜一个月要值10天夜班,每天还要负责几十名病人,很是辛苦。打工回乡的乡村医生曾劝说毛玉胜提高收费,但他拒绝了。时常会有南桥等地的群众半夜打电话请求毛玉胜出诊看病,他接到电话就背着药箱,带上紧急药品和针管,骑上半个小时的摩托车到南桥,给病人吃药打针,待病人情况好转才骑车回家。即使是大半夜出诊,毛玉胜也只按照规定收取3元钱的出诊费,从不多收。


      在桂南村老人活动中心,每天上午都有聚集着几十位老人。他们在这里除了打牌,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找毛大夫量血压。老人口中的“毛大夫”正是桂南村老“村医”毛玉胜,75岁的他有五十多年丰富的行医经验,2010年退休后,他从“村医”摇身一变成为“志愿者”,每天驻扎桂南村老人活动中心,为村民群众量血压,普及医学常识,在闲话家常中助人为乐。不少困扰老人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在毛玉胜的定期观察和关爱叮嘱下得到有效控制,这样便利的服务不仅让街坊邻里享受了“家门口”的免费医疗服务,更是让他们放心吃喝玩乐的“安心剂”。

      秉持医者仁心 付出全力无怨无悔

医者仁心,治病救人不为利是毛玉胜行医五十多年坚守的本质。常言道“医者父母心”,对于患者,毛玉胜总是不为钱财利益,不放弃每一线希望。刚当上医生不久,毛玉胜接到一名三四岁的肺炎患者,小孩瘫在床上,以村卫生站医疗条件难以将其治愈。因为孩子多,家庭困难,男孩的父亲打算不再救治。毛玉胜坚决不同意:“虽然孩子小,但也是一条生命啊,不能放弃不治。”男孩家人不救,毛玉胜就叫来左右邻居,6、7个人抬着木板,毛玉胜拿着手电,背着药箱,一起把孩子送到了三乡医院。毛玉胜还找来了医院里熟识的医生帮忙救治。现在,那名差点病死的孩子已经年过50,儿孙满堂,还住进了大房子。尽管孩子因为不知情从未向毛玉胜道谢,但看到曾经的病人能健康的生活,毛玉胜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值得。

      这只是毛玉胜多年行医的一个事例缩影,但这种“医者仁心”确是他退休后坚持不懈每天驻扎桂南老人服务中心开展医疗志愿服务的重要原因。出于信任,老街坊邻里每天总是准时准点到服务中心找毛大夫量血压,听取医学建议。虽然不能开具药物,但毛大夫总是给予群众有效的医学建议。别小看简单的几句“多休息”、“准时吃药”、“尽早到医院随访”,对于不少前来量血压的老人来说,就是最有效的治病良药。而在毛玉胜的规范的操作下,不少患病老人实现了症状有效监测,防止恶化。“年轻时候有什么不舒服都会找毛大夫看病,特别有效,现在他能为我们量血压,我也很放心。”一位86岁的老婆婆坦言,患有“高血压”总是令她忐忑不安,担心饮食不当或者情绪不佳导致病情加重。虽然家人有购置监测仪,但自己操作总是不放心。家门口有一个老村医能够手把手的检查和医学建议,让她定期检查并记录血压变化情况,她觉得十分幸运,也特别感谢毛大夫。

      据介绍,2010年离开卫生站后,毛玉胜做了心脏支架手术,每月医药费开支近千元。但做了一辈子医生的他仍坚持每天上午到桂南村老人活动中心为村民免费量血压做健康指导。“虽然不能再给村民们开药了,但只要身体能干得动,我就会给村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健康指导。”毛玉胜坐在小房间里,望着门外聊天的老人们说。

      行医五十年 成了唯一的“毛大夫”

      1965年,刚初中毕业的毛玉胜被桂南大队推荐保送到佛山卫生学校学习西医,一年后毕业归来,他成为了桂南村首批乡村医生,担任桂南卫生站站长。在那个经济困难时期,村里没有专门的卫生站场地,毛玉胜等3名医护人员就在村民家里、碾米机房、小水电站等地出诊。“我们医生和普通农民一样,一天13个工分。那时候村里人口不多,一天接诊病人只有6、7个,大多是感冒发烧等小病。”毛玉胜介绍。

60年代乡村卫生站医药物资不多,抗生素缺乏,连针管都是要循环利用的玻璃针管,每隔几天就要烧水消毒。白天没有病人的时候,毛玉胜和医生们就要上山采集草药、砍柴烧水供卫生站使用。

      20世纪80年代初,水泥结构的卫生站小楼建成了,配套有医疗室、注射室、小药房和值班室,玻璃针管也变成了一次性的塑料针管。不久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毛玉顺的工分也变成了每月33元的工资。1990年开始,,桂南村卫生站变成了由毛玉顺等3名乡村医生自负盈亏经营。

      今年68岁的村民老潘一家人多年来都是找毛玉胜看病:“他是一流的医生!我家孙子小时候生病都是带到他家里,他马上出来帮看病。他医术很高超,找他看病很快就好了,也只收几块钱的药费。”老潘看到毛玉胜,竖起大拇指激动地说。

      牢记党的教导 看病为民不为利

      毛玉胜当乡村医生的五十多年里,曾经一起在乡村里行医的同学不少都选择了赴澳门打工,挣的钱比乡村医生多不少。而毛玉胜曾经也有过两次离开村里的机会。

      1990年桂南村卫生站有医生自负盈亏后,毛玉胜一个月要值10天夜班,每天还要负责几十名病人,很是辛苦。一位从澳门打工回乡的乡村医生曾极力劝说毛玉胜提高收费,却被毛玉胜拒绝了。

      “他说以前当医生都不讲求经济利益,但现在我开医院应该提一点收费来挣钱,”毛玉胜回忆,“我当时就告诉他,我们家世代都是农民,当年是党出钱让我们免费去学医治民。我们现在当医生也应该牢记党的教导,开医院能维持运转就行,不要想着提高诊金挣钱。”

      那时候,村民们只要花上十几块钱就能把常见病看好。此外,常常会有南桥等地的群众半夜打电话请求毛玉胜出诊看病,“我接到电话就背着药箱,带上紧急药品和针管,骑上半个小时的摩托车到南桥,给发烧的孩子吃药打针,等他们退烧了才骑车回家。”虽然是大半夜出诊,毛玉胜也只按照规定收取3元钱的出诊费,从不多收。


技术支持热线:0760-88881015
 
广东省中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E-mail:wenmingzs@163.com 联系电话:0760-88318200
设计制作及技术支持:中山网  中山文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