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主页 | 活动动态 | 全国动态 | 最新推荐 | 好人榜 | 我要投票 | 我要推荐
 

【助人为乐】何思源:七旬英模退伍不褪色,十年百场志愿宣讲红色历史

何思源_副本.jpg


好人档案 

     好人姓名:何思源

     好人身份:石岐街道东明社区居民

     好人类别:助人为乐

      何思源,男,1949年10月生,石岐街道东明社区居民。1968年入伍,担任坦克团六连连长,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凭着“宁可前进一步死,也不后退半步生”的无畏精神,为主力部队扫清了道路,争取了时间,战后其所在部队被授予“英雄坦克连”荣誉称号,何思源荣记一等功。从军17年后,转业至兴宁市工作,多次被评为县(市)优秀政工干部。退休后,何思源随女儿来到中山,本应安享晚年,但他始终不忘初心,承担起义务宣讲员的工作,将红色信仰传递给年轻一辈。10年来义务为各学校、社区、部队、机关单位上好“爱国主义”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课,至今已开展讲座上百场。他的讲座广受欢迎,并成为了中山市党史学习教育讲师团、中山市国防教育讲师团的一员。2019年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一等功臣纪念勋章。

      英勇善战,死里逃生负伤作战荣立一等功

      1949年10月5日,何思源出生于广东兴宁一个贫下中农家庭,家人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耕作。家有五兄妹,何思源是老大,打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质。学堂里,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等英烈的事迹触动了年幼的何思源,于是他有了参军报国的念头。19岁那年,如愿入伍。当时有几辆载送新兵的车,他所在的那一车恰好被分为坦克兵。刚入新兵连,需要接受一个月的队列训练和单兵训练,包括立正、稍息、正步走等基础训练,还有坦克兵要学习的投手榴弹、瞄准等,每天训练至少8小时,夜晚还要轮流站岗。虽然过程艰苦,但何思源比其他人更努力。同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9年2月,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何思源时任陆军某坦克团一名连长,担任尖刀连的任务,负责粉碎敌军的防御体系。

      坦克团六连在何思源的带领下,在从弄梅打到博山的战斗中,一路突进30余公里,摧毁越军火力点47个、迫击炮阵地1个,击毁敌无坐力炮7门,火箭筒30具,而自己战前的11辆坦克45名乘员已只剩6辆坦克20名乘员,凭着“宁可前进一步死,也不后退半步生”的无畏精神,为主力部队扫清了道路,争取了时间。战后,中央军委授予其所在部队“英雄坦克连”荣誉称号,何思源荣记一等功。

      这次战斗中,何思源身上负伤50多处,身上至今仍多处残留下弹片,其中右腿膝盖处存留的弹片最大,走路时经常会感到疼痛。

      坚守初心,从军17年后转业继续为人民服务

      1985年,从军17年后,何思源转业到家乡县政府上班。在不同的岗位上,何思源始终保持军人的本色,发扬解放军的优良传统,服从组织分配,认真完成工业的党务、政工方面的各项工作,重视抓好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997年机构改革,何思源调到兴宁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办公室工作,尽管因为早年参军的原因身体留下了不少的毛病,但他仍克服种种困难,亲自走访各个乡镇村区抓好综治的各项工作,何思源每走一个小区,都会细致检查小区的安全隐患工作。在他的努力下,兴宁市120多个小区得以保持安全又文明的治安环境,何思源也因此多次被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个人。

      爱国爱党,三尺讲台成为退休后的新“战场”

      退休后,何思源随女儿来到中山,本可以享享清福,安度人生晚年,但他深谙“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10年来,何思源为各个学校、社区、部队、机关单位上好“爱国主义”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给大家义务讲述那段峥嵘岁月,至今已讲座上百场。“只要我走得动,我都愿意继续给年轻一辈讲下去……”每一次参加讲座,何思源总会郑重地穿上军装,戴上勋章,因为在他看来,这是一项十分庄重、严肃且有意义的“任务”,受到了学生及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并成为了中山市党史学习教育讲师团、中山市国防教育讲师团、石岐街道百姓宣讲团的一员。


技术支持热线:0760-88881015
 
广东省中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E-mail:wenmingzs@163.com 联系电话:0760-88318200
设计制作及技术支持:中山网  中山文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