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辛茹苦,母爱创造奇迹
龙莺女与丈夫于1996年生育女儿小恩,本是一个幸福家庭揭开新篇章的开始,但天有不测风云,在小恩半周岁的时候,夫妻俩忽然发现,她与其他同龄的孩子表现得有些“不同”。经过联合会诊,女儿小恩被评定为多重残疾医生说她“最多只有半年生命”“永远只能躺在床上”。这个可怕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给夫妻二人带来莫大的打击。
但得到诊断结果之后,他们没有一蹶不振,拒绝以泪洗面,迅速重振心态,为女儿设立康复规划,每天陪伴在孩子身边,严格安排她的膳食起居,拉着她蹒跚学步。在夫妻二人的精心呵护和训练之下,小恩奇迹般地存活下来,并逐渐学会行走、说话。现在的女儿小恩,能跑能跳,会读诗唱歌,会帮忙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更会对父母嘘寒问暖。尽管与大多数的孩子都不一样,但夫妻俩始终把小恩作为自己的骄傲。
推己及人,心系特殊家庭
2006年,小恩进入特殊学校学习,龙莺女也跟随女儿进入该校上班,从事后勤管理工作。在特校工作的近十年,学校那种相互关心,相互扶持,博爱包容,坚强自信的氛围深深地影响了她。每逢毕业季,看到从特殊学校毕业的孩子们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频频碰壁,龙莺女不禁想起——“像我们这样遭遇不幸的家庭还有许许多多,今后我们家长老了、走了,孩子们要怎样生活下去?”因此,他们决定,要为这个特殊的群体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们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
在这一信念的驱使下,2016年8月1日,由龙莺女和几位好友牵头,在特校领导及学校家委、社会爱心人士的积极帮助下,于2016年7月成立民间机构“筑梦大‘龄’”残疾服务中心,也就是中山德润护理服务机构的前身。成立之初,龙莺女便向所有家长及社会人士郑重承诺:
机构绝不以盈利为目的。工作人员只收取固定工资,绝不多赚取一块钱。
不仅要减轻残障人士家长的经济负担,更要减轻他们的精神负担,让中重度残疾人及家长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机构的最终目标是让今后受护理的中重度残疾人能够免费享受最好的服务,并且尽可能服务到中重度残疾人的特困家庭。
机构成立初期,由于缺少资金,聘请不到更多的人手,夫妻二人经常亲力亲为照料机构中的孩子们,白天,要耐心地训练他们的自理和劳动技能,教他们知识文化,矫正他们的情绪行为,看护他们的穿衣吃饭,保证他们的清洁卫生;晚饭后,还要给孩子们冲凉,洗衣服。而他们的女儿小恩,则在服务中心担任“班长”,帮助老师们管理班集体。六年以来,一家三口从未停歇,为机构中的大龄中重度残疾人们尽心尽力。龙莺女说:“我不是为了满足经济收入而开设机构的。看到这些家庭如释重负的样子,我的内心就会感到满足。”
因材施教,开拓精彩人生
龙莺女把机构中的孩子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着,结合自己多年的特殊教育经验,洞察孩子们各自的特征,对症下药。说到他们的故事,她总能滔滔不绝,满怀自豪地介绍起来:
小昕是一位重度自闭症孩子,喜欢自残、大叫,有时还会攻击自己或他人,但他热爱书法,在练习写字时,性格会沉稳下来。通过持之以恒的训练及矫正,配合书法练习活动,他的自残行为得到基本改变,尤其在书法方面更是有着突飞猛进的进步。在艺术馆展出作品之后,还被现场爱心人士相中、收藏;
小毅是一位自闭症患者,由于家庭等原因,自我封闭相当严重。龙莺女发现他对色彩比较敏感,让他学习画画,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绘画技巧日进提高,作品多次被社会爱心人士收藏,其中作品《茶花赋》更是参加了澳门回归二十周年书画巡回展;
小彬也是一位重度自闭症患者,刚到机构时,整天生活在恐惧中,不停地大哭大闹,自残非常严重,每天都把自己的手、脚和耳朵撕扯的鲜血淋淋,让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根据他对外人完全排斥、恐惧的情况,龙莺女进行了相应的安抚和训练,每天晚上都陪睡在他身边。通过近一年的训练,现在的无名恐惧,严重自残等行为也基本改变,现今还是机构中阅读、唱歌、领操活动的得力帮手;
小辉是一位重度脑瘫和重度智障的双重残疾孩子,起初完全没有语言能力,不会走路,不会如厕,经常把大小便拉到裤子里和床上,龙莺女每天都要帮他不停地冲凉和洗屎尿衣裤和床上用品。通过两年手把手的悉心教育,现在,他能自己走路,大小便基本会自己处理,外出公园游玩,基本不用轮椅,也逐渐学会用一些语言表达自己……
分分秒秒,点点滴滴,微不足道的小事不断汇聚、累积,为大龄特殊人群及他们的家庭送去了数不尽的温暖与关怀。龙莺女真诚地表示:“我要感谢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和兢兢业业的同事们,是大家不问报酬的付出、团结和配合,才使机构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为中重度残疾人开拓了更美好的未来。我唯有继续努力工作,回报大家的支持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