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梦想,梦想像战士一样活着,所以我选择了急诊。”这是黄圃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刘尉一篇文章中的话。2015年8月,中组部、人社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启动实施了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广东省医院与西藏林芝市人民医院结对帮扶。有着战士情怀的刘尉,主动请缨,挑战援藏重任。2015年8月19日,刘尉完成了报名审批以及短暂的培训,肩负着组织的嘱托,与广东省其他医疗单位15名成员踏上了为期一年的援藏征程。
刘尉赴林芝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进行兑口支援。西藏林芝海拔有2900-3200米,除了要面对高原反应引发的头痛、疴呕、缺氧等情况,还要面对一个个山高路远、环境险峻的工作环境。刘尉表示,这里救护车出车救人的同时,自己的生命安全也有可能受到威胁。出车不仅面对路途遥远,而且山路险峻,甚至还要翻5000米的雪山,安全系数可想而知。刘尉说,正因为如此艰苦的条件,他们的援藏医疗才显得尤为重要。
很快,刘尉克服了重重困难,快速投身到援藏工作。他发现,在国家及对口省份的大力支持下,当地的设备和工作环境都不错。但当地医院新技术、新设备的掌握以及管理水平,服务意识有待提高,他决心培训出一支高素质的急诊队伍,造福林芝的百姓。为克服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真心沟通交流融入这个集体,刘尉跟科室的医务人员学习宗教文化,并运用学到的知识鼓励和激发他们为人民服务和学习医学理论的积极心态。
刘尉制定了详尽的教学计划和方案,进行“造血式”的援助。他针对当地医疗人员水平,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他教学时将一些危重症病(如脑挫伤、心衰)分不同角度做成2-3个课件,每次突出重点,提高每次学习的收获。培训急救技能操作时,他针对帮扶的医生设定CPR、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一切从现实病例出发,现场实地操作。到走时,3名医生已经能独立操作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全科医生均会操作过气管插管。同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管理制度,对急救流程、操作等进行进一步的规范,使病人处于一个无缝隙的、不间断的、持续性的救治,进一步提高科室管理水平和救治水平。
难得来到西藏,很多人都以为可以藉此饱览当地的景色,刘尉却表示,其实他在当地的工作强度比在黄圃还要苦还要累,因为他希望抓紧时间多教授一些医疗技术给当地的医护人员,希望做更多的实事。刘尉表示,刚刚去的半年,休息时间超过两天只有一次,超过一天是12次,其他时间都是工作。
经过一年的努力,急诊科医护人员的急救意识、急救技能以及科室的规范化管理都得到大大的提升,就医环境比过去明显改善,很多危重病人能第一时间得到救治,缩短了在急诊停留的时间,受到了病人的好评。根据2016年3月份统计结果显示,急诊就诊人次比去年同比增加了22%。在刘尉等十六位援藏医疗队员一年的努力下,林芝市人民医院去年底顺利通过了“三乙”医院的初评及终评。刘尉表示,此行最感到欣慰是能够提升他们的思路,当地医护人员认为他临床操作及管理的方法和思路很有前瞻性,非常适合用于当地。
援藏期间,刘尉大力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援藏精神,出色完成了援藏工作任务,刘尉的工作也得到西藏自治区卫计委、林芝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获得了“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优秀专科建设者奖” 和“优秀援藏干部”荣誉称号。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2016年9月,刘尉重新回到了黄圃人民医院,继续投入到急救工作中来。回想起藏区的辛苦、艰险,刘尉一笑而过,表示这段非同一般的日子永远将铭刻在心里,自己也继续践行使命,守护一方群众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