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险一幕,“天鸽”登陆当天,黄圃一位六旬老人拿缆绳多次潜入河底绑定失控铁壳船,协助海事等部门成功阻挡船只撞向新沙桥,成为抗击“天鸽”中最暖心的一幕,被誉为新沙桥的民间“守护神”。小编了解到,该男子是中山黄圃船厂的一位退休老职工,年轻时做过船长,熟悉水性。当时,台风将停泊在黄圃水道9艘百吨至千吨级待拆解铁壳船的缆绳吹断,船只失控冲向附近的新沙桥,情况非常危急。由于对水域和船的情况比较了解,他奋勇下水将失控铁壳船中的首船绑在河底的引水槽上,以控制住随后漂流下来的铁壳船。最终,在海事、消防、综执、住建、公安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9艘失控的铁壳船全部被固定住并陆续转移至安全港湾,黄圃水道恢复安全。
暖心:六旬老人多次潜水抢险绑船
当时,台风“天鸽”将停泊在黄圃水道九艘百吨至千吨级待拆解铁壳船的缆绳吹断,铁壳船失去控制。这些船只中,距离新沙桥最近的只有约150米,如果继续任由船只游动,可能会撞上新沙桥,情况危急。
一位身穿白色上衣黑色裤子的男子,拿着缆绳,跳入漂满各种漂浮物的河水中,河水涨到了他的胸部位置。他一直拉着缆绳潜入水中试图将水里的东西固定住。在绑定一根缆绳后,他又浮出水面,示意旁边的人再次扔了另一条缆绳给他,并继续潜入水中。
惊险:水流急水下操作全靠摸
陈伯(陈添有)虽然已经64岁,但是气色非常不错,身板也很硬朗。陈添有的爱人介绍,除了大风大雨的恶劣天气外,陈添有每天早上都会跑步一个小时。“没有想那么多,面对险情,在能力范围内能够出一分力就出一分力。”谈起视频中的义举,陈添有如是说。
据悉,陈添有是黄圃船厂退休的老职工,因为父辈就是跑船的,他从小就在船上长大,水性自然也好,20多岁就成为了船长,对船只的特性也比较熟悉。后来,他又在黄圃水道边生活,对这片水域可谓了如指掌。
当时情况危急,他没有来得及脱衣服就直接下水了,凭借对水下河床的熟悉,他先摸到居民用来灌溉水田、设置在河底的引水槽,连续潜下去四次后,才将缆绳套牢。陈添有回忆说:“当时水面不平静,而水底的水流又急,加上河水上涨,只能凭借自己对引水槽位置的记忆,潜到河底闭着眼睛靠手摸。太太也很支持我,她知道我的水性”。
刻不容缓:废弃船快速冲向新沙二桥,险撞桥
“从23日14时接到警报,到24日15时,将最后一艘铁壳船只拖至安全港湾停泊,解除大桥被撞危机,让黄圃水道恢复安全,黄圃海事处的同事整整奋斗超过24个小时。”黄圃海事处处长黄进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黄圃海事处有150匹马力的海巡船一条,还有二艘快艇,相对千吨级的铁壳船来说,确实显得弱小。当时风力太大,接到警报后,如何有效的将失控的铁壳船减速,并靠岸固定刻不容缓,时间紧急又不能蛮干。
黄进和在现场指着河道一处弯道表示,最初铁壳船从上游冲下来的速度很快,船身重,风又大,没有办法直接控制住铁壳船,黄圃海事处先是派出二艘快艇,立即疏散岸边的居民,并清理河道。再巧妙利用黄圃水道的弯道,先是利用铁壳船在转弯处撞向堤岸有一个减速,再利用离堤岸近的契机,用海巡船顶住最前面的船只,将首船逼停暂时靠在岸边,再迅速用缆绳绑定。黄进和表示,将船只逼停在岸边并不能解除险情,要将船只固定住,并转移到安全的港湾才能解除险情。
脱险:离大桥150米处失控船全部固定
黄圃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黄圃镇北、东、南三面均被西江、北江入海的支流所环抱,主要河道有黄圃水道、黄沙沥水道、洪奇沥水道、桂洲水道。河堤总长达到80公里,是全市河堤公里数最长的镇区。新沙桥是连接三角至南头,前往顺德方向的主要通道,每天的车流量非常大。一旦新沙桥被撞击,几个镇区的交通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
获悉险情后,黄圃镇领导班子立即坐阵现场指挥,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力量也迅速到场参加商议决策。针对铁壳船只有可能出现撞桥的危险,镇领导当即要求公安交警部门对新沙桥进行暂时封桥,确保过往群众安全;另一边,要求住建部门立即启动对在建的新沙二桥采取应急防护。黄圃镇领导带班通宵值守,采取强有力措施,协调将铁壳船只拖至安全港湾停泊,避免险情的再次发生。
当时,九艘百吨至千吨级的铁壳船分成几波向下游冲去,有的是一艘,有的是两艘或三艘同时冲去。操作中,固定船只不仅要了解船只,更重要的是熟悉这片水域情况,而陈添有恰恰是最合适的人。据介绍,现场还没有等大家商议完毕,陈添有便自告奋勇下了河,于是出现了视频中的那一幕。事后,黄圃镇党委政府对陈添有进行了嘉奖和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