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4年4月19日 星期五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头条新闻 >> 正文
全力推进“三年行动计划” 筑牢健康成长心灵港湾
发布时间:2021-09-07 来源:中山文明网

  9月3日,新学期开学第3天,市文明委、市政协联合召开推进《中山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三年行动计划》暨“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提案协商座谈会。我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镇街有关负责人和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同上了一堂生动的“第一课”:探讨如何把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设摆上重要位置,推进《中山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落地见效。


  【现状】

  “三年行动计划”完成不少阶段性目标


  市文明办介绍,在2020年疫情严控期间,为防范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为我市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织密“保护网”,市委及时着手制订出台了《中山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三年行动计划》,以市文明委名义正式印发。并成立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


  《行动计划》以问题为导向,以党政统筹、部门联动、社会广泛参与,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协同推进为基本思路,提出了三方面具体目标:一是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广泛普及,做到“4个100%”(即到2022年,100%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幼家长每年100%接受系统家庭教育服务和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小学100%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学前教育阶段100%开展心理健康相关活动)。二是心理健康服务团队配齐配强。三是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基本形成。


  据介绍,今年是“三年行动计划”的中期阶段,各方共同努力下完成不少阶段性目标:全市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和体系初步形成。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16项专项行动协同推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整体良好、可控。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融入日常。教育系统“市—镇街—学校—班级—宿舍”五级工作网络初步健全,家访普查、重点筛查、干预转介、个案治疗、建档跟进等工作流程初步完善。家庭心理健康服务质量有所提升。“粤心安”社会心理服务站(室)建设村(社区)全覆盖,三级家委会、社区家长学校、家长在线等平台融合共建,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面对目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增长态势,我市现有应对机制建设的进度还不匹配,联动机制还不成熟,“一套配置”分开建、反复建的情况比较普遍。对社区、家庭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还不到位等问题亟待下一步的努力。


51.jpg

9月3日,市文明委、市政协联合召开推进《中山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三年行动计划》暨“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提案协商座谈会。


  【建言献策】

  政协委员建议要进一步整合资源


  今年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期间,30位政协委员联名和农工党中山市委会提交了7份提案,建议开展“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该系列提案被列为今年的重点提案予以监督办理。会上,提案人代表、政协委员李晨悦介绍了提案调研情况并提出六项建议。


  调研认为,我市去年出台的《中山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三年行动计划》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建设从预防、教育引导、干预治疗进行了全面部署,达成了许多阶段性目标。但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还存在“资源缺乏”“家庭—社会—学校—医院缺少合作机制”“婚前教育、家庭教育不足”“缺少对重点人群的重点关注”等困难。


  李晨悦建议,全社会要承担起“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责任,确保每个学生、每个家长得到适合该年龄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孕妇和婴幼儿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的普及力度;要帮助建立“家庭—社会—学校—医院”的沟通合作平台和服务网络,协同合作,避免各职能单位单打独斗孤军作战;要筹措更多资源筑牢目前各个阵地的专业力量配置;要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关注力度等。


  【专家意见】

  ●发挥心理援助热线专业优势建立转接机制


  中山市心理卫生协会会长蒋廷云提到,目前心理援助热线是我市唯一的专业心理卫生电讯服务平台。该平台由市卫健局主管,市心理卫生中心具体负责,全部工作人员均为专业心理治疗师或资深心理咨询师,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后上岗,能够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及转介治疗等专业跟踪服务。


  目前,“提升心理援助热线的服务能力”已纳入2021年中山市十件民生实事,预计今年10月份将建成更加智能、高效的专业援助热线系统。蒋廷云建议将12345热线及团市委、市妇联等市民服务热线、心理援助热线有机结合,建立高效的转接机制,当遇到复杂疑难案例时及时转接到市心理援助热线,发挥心理援助热线对更广泛的群众特别是儿童青少年提供心理辅导和心理干预的专业作用。


  ●加大对非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


  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长期在一线任教的中山市实验中学教师蒋康勤表示“心如刀割”。她回忆,去年在其任教的班级中,54人的班级就有4名确诊患上抑郁症。虽学校近年来已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工作,但面对心理健康问题多发的趋势仍显得“捉襟见肘”:


  一是家长和普通教师对心理和精神疾病的认识不足。一些“问题孩子”被认为是性格古怪、偷懒、逃避学习;有的家长认为开朗的孩子不会有心理问题,这些都是常见的误区。二是预防机制仍不成熟。由于家长和文化课的任教教师专业知识不足,很多孩子的精神状态发生变化未能及时发现,小问题积累,情况变严重后被确诊时,不得不中断学业。三是专业人员的配备严重不足。目前该校4名专业心理教师服务五千多名师生,工作负荷不言而喻,其他学校情况也大同小异。


  蒋康勤建议,针对家长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要利用寒暑期培训、入学前教育等手段,加大对家长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力度。同时,对教师群体全员培训也应设置一定的考核指标,让长期面对学生的任课老师对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有一定的甄别技能。


  面对逐年俱增的病例,中山市中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叶沐镕认为,当前该项工作最主要矛盾就是青少年儿童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专业技术人才的相对不足的矛盾。大部分的医疗机构的专业心理医生都只能做救火队员,而对于其他更多的有心理需求的孩子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关注和提供帮助。建议相关部门要培养更多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老师、社工、志愿者和家庭教育人员,充实人才队伍。


  【部门声音】

  ●市教育和体育局:

  “双减”政策背景下

  扭转学生家长“分数焦虑”


  近年来,市教体系统始终围绕“促进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目标,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下阶段将继续以“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工作内容;定期开展工作督导,逐步加大心理教育板块在镇街履职考核的比重;定期(每学期开学初)开展学生心理普查和危机筛查,对全市中小学生心理状况进行动态跟踪,逐步推动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家校共育体系。市教育和体育局重点提到,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要进一步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积极作用,为学生减负提质构筑健康心理防线,尽力消除家长的恐慌与焦虑,开发系列政策解读、全人教育育儿观念与实践指导等系列课程,将家长们过去唯分数的关注点切换到切实关注儿童身心健康上来。


  ●市卫生健康局:

  加大投入筑牢基层防线


  近年来,市卫生健康局做好了重点工作,成立了未成年人校外心理健康辅导站,开设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热线,成立了心理健康讲师团、成立返校学生心理促进工作组等取得一定成效。


  市卫生健康局表示,面临着人才不足、力量不够等问题,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和知识能力跟不上需求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亟待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各方进一步加大投入,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特别要加强对家庭、社区、学校等基层单位的专业力量的投入,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市妇联:

  提高家长育儿水平,

  筑牢家庭防线


  家庭是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市妇联表示,近年来通过实施 “家庭教育讲堂”进村(社区)活动、实施学校新生家长培训、建设“中山家长在线”网上家长学校平台、发挥12338妇女维权热线作用、关爱特殊家庭及流动儿童家长等一系列的举措,提升了家长素质和科学育儿水平。


  下一步继续提升发展家庭教育讲师队伍专业宣讲能力。争取市教育部门、卫生健康部门的支持,推动家教讲师在继续教育学分和职称评定、评优等方面给予优先,激励讲师宣讲积极性。要探索成立镇街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让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向基层延伸。继续发挥“中山家长在线”的积极作用,共建共享学习平台。


  ●团市委:

  青少年服务青少年,

  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


  团市委表示将继续做深做细心理健康工作,通过做好12355品牌推广,深入开展“阳光行动”,加强专业队伍培育建设,打造立体宣传格局,为我市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团市委特别提到,要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团员青年、少先队员等青少年群体,让青少年服务青少年,利用品牌志愿服务活动等让更多青少年亲身参与心理健康宣传、广泛带动更多家长及青少年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共同营造关爱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良好氛围。(中山日报 徐钧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