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4年4月24日 星期三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名城>>文化名城建设动态信息 >> 正文
丝绸之路肩负文明使命
陆丝海丝都有许多文化资源待挖掘,走出去将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连结起来
作者:文/记者冷启迪杨彦华禹媚江泽丰图/记者余兆宇 发布时间:2015-07-14 来源:中山日报

    路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贸易之路,也是文化之路。它联通了不同文明板块,使人类进入了相互联系的时代。所以,丝绸之路承载了太多的人类梦想。今天,我们用文学眼光来审视它、丈量它,目的在于重塑丝绸之路赋予人类的那种胸怀、视野和文化自觉。 ——主持人 郑万里


致敬丝路为了激活丝路
  国家战略和丝绸之路东方段的申遗成功,对这条路本身,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对重新激活这条古老道路,以及服务于今天的经济发展等,都是一件重要的、可纪念的大事。
  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后,让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浮出水面。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由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走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作协副主席高建群认为,国家战略和丝绸之路东方段的申遗成功,对这条路本身,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对重新激活这条古老道路,以及服务于经济发展等,都是一件重要的、可资纪念的大事。“今天的人类,终于找到了一个契机,以此向这条道路致敬,向人类的昨天致敬,向历朝历代摩肩接踵车水马龙从这条道路上走过的人们致敬。”
  他认为,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前,世界各文明板块间是彼此孤立的、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因不是他们不想沟通,而是有高山大河阻隔,荒漠草原阻隔,人类的脚力不能完成这遥远的穿越。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是两个在各自的蛋壳里孕育出来的文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后来,有一条伟大的穿越大半个地球的道路被踏出来了,穿越的结果是,各文明板块之间被打碎了,被串通起来了,世界开始沟通、开始交流,当然少不了也有冲突和争点,但主旋律是各文明板块之间开始融合、互补,开始缓慢成为一个彼此联系的整体。这些被打碎和串联在一起的有中华文明板块、古印度文明板块、从两河文明开始的叙利亚文明板块、古埃及文明板块、波斯帝国文明板块、地中海文明板块、古希腊文明板块、古罗马文明板块等。“它既是丝绸之路,也是茶叶之路、陶瓷之路,既是一条宗教传播之路,也是一条文明之路。丝绸之路东方段的申遗成功,让今天的人们找到一个机会,向历史致敬,向辉煌的人类昨日致敬,向一条伟大道路致敬。致敬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重新激活它,重塑昔日的光荣与梦想。受益者将会是丝路沿线的所有国家和地区,将会是全世界,意味着人类终于又找回了延续数千年的这条陆路文明的中轴线。”


海丝陆丝可以展开对话
  这有利于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之间展开对话,可以开展更多的南北对话、东西对话。这两条丝路有对接,比如敦煌藏经洞找到产自南方的槟榔、沉香,说明很久前就有过交流。
  致敬丝路,是为了激活丝路,然而如何激活陆上、海上丝路?王刚是一位在新疆长期生活的作家,他认为我们说的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实际上很多节点是交叉的,互相之间都会产生影响。而随着交通和讯息的发达,这种交叉和融合将会越来越多,所以不必太过强调两者之间的分别,而应该联系起来。“作为作家,不要都去考古,应该对现代人的生命投以更多关注,关注那些最普通人的生活,今天写下的作品也能为未来的考古做出贡献。”
  “一带一路”的说法提出来后,身为《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总编辑的冯玉雷为此很振奋:“以前研究丝绸之路都是游击队,现在有望变成团体作战了。”他认为,这有利于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之间展开对话,可以开展更多的南北对话、东西对话。在冯玉雷眼里,这两条丝路也是有对接的,比如在敦煌藏经洞里,就找到了产自南方的槟榔、沉香,说明很久以前就有过交流。不管是郑和下西洋,还是法显西行,海上和陆上丝路都有不少节点是重合的。目前,冯玉雷已创作出一部百万字长篇历史小说《野马尘埃》,希望通过文学创作,把各种文化交流的过程还原出来,还原当年丝绸之路上的故事。
  中山市政协主席、著名诗人丘树宏也表示,中国有两条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陆上的丝绸之路大家比较了解,海上的丝绸之路了解的人并不多,陆上丝绸之路,由于1979年,大型民族歌舞剧《丝路花雨》的公演而闻名遐迩,海上丝绸之路一直鲜为人知,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像《丝路花雨》这样的文艺作品,特别是缺乏舞台、影视类作品的形象性推介。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海洋经济、海洋文化的蓬勃兴起,海上丝路也开始成为研究和利用的热门话题,文艺作品的创作也跟了上来。比如广西合浦的歌舞《碧海丝路》、福建泉州的大型歌舞《海上丝路》、广西防城港的大型歌舞 《印象·北部湾》、广东阳江的大型组歌 《美丽“船”说》,然而迄今为止,真正从历史和人文的时空全面表现包括陆地、海上丝绸之路的文艺作品,尤其是舞台作品,仍然是一个空白。
  而实际上,无论是路上还是海上丝路,都有许多文化资源有待挖掘,南方报业集团289艺术风尚执行总编、作家扬子举例说,哈萨克族有个著名诗人名叫阿拜,他极富哲理又深刻精炼的诗文,启迪了哈萨克人的思想,赢得哈萨克族人民的崇敬,他的成就可比肩许多同时期著名诗人,但除了哈萨克人外大家并不了解他。比如敦煌的壁画那么辉煌精致的艺术,也带给美术界以巨大的冲击。这些人类文艺巅峰的创作都出现在我们的丝绸之路上,他们是我们的镜子,可以让现代人思考很多东西。
  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艾克拜尔也介绍,他们目前正在组织一个“丝绸之路文学之旅”,“将来‘丝绸之路的文学之旅’可以和中山的海上丝绸活动友好地交叉。也不能光走“海路”了,光走“海路”也会累的,可以到陆地走一走,骑骑骆驼;让远离海洋的内陆省份作家,可以走走海路,吹吹海风。那么,这些活动就能搞活了。”


在丝绸之路进行文化输出
  在历史上,我们发现闭关后在西方很难再找到关于中国的作品了。文学在当下的意义,我们提倡的是走出去,这样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才能联结起来。
  扬子在谈到丝绸之路如何重新焕发活力之时说:“丝绸之路总让我想起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因为交通、经济、文化的交汇融合,总是不可避免地出现碰撞、冲突。我一直有那样的担心,21世纪的丝绸之路将是文明的冲突。比如海上丝绸之路可以说记载了中国最辉煌与最屈辱的历史,辉煌的是郑和下西洋,屈辱的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爆发除了清政府的腐败外,和当时欧洲大量进口中国的茶叶、瓷器有关,西方人那时认同中国的茶叶、瓷器,那是生活品质的象征。因为从中国进口的优质物品太多,消耗了欧洲政府大量的白银,鸦片大量出口到中国,希望换取我们的白银,冲突由此而产生。文明更是如此,陆上丝绸之路是世界三大宗教的诞生地,但同时在那附近也是战火不断。”他认为如果我们现在向外输出的是 “奢侈品”或有文化内涵的产品,而不是作为世界大工厂的形象存在,那才是回到了丝路曾经的荣光。
  广东省作协文学院院长熊育群认为,现代国家的转型,丝绸和瓷器当然不是最重要的了,突出的是文化,这也包括文学。“在历史上,我们发现闭关后在西方很难再找到关于中国的作品了。文学在当下的意义,我们提倡的是走出去,这样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才能联结起来。曾经有人说,中国的儒家文化是这个世界的希望所在,至少现在还看不到这个希望,现在中国经济先行,经济总量在全球占到了第二,但我们应该看到的是,我们的文化、文学都还很弱,因此,文学对话是有意义的,我们要有国际视野的题材,写出人类的共性。”
  艾克拜尔也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一个要解决农村问题,一个要解决外向经济问题。“而外向经济上,我觉得文化的核心和文学和艺术,有不容推辞的意识性质责任。文学不能简单地为政治服务,但是文学必须为国家利益服务。那么这个时候的国家利益是什么呢?那就是在‘一带一路’上,把中国的和谐文化传播出去。所以在这点上,我觉得中山日报报业集团和中山市的文化部门组织的这‘一带一路’的文化活动,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活动,非常有见地。
  “中国外向经济怎么和其他国家进行竞争呢?举一个例子,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弘扬的是美国精神,一般的中小国家看一部美国大片就吓得半死,再也不敢和美国作对,因为这些电影体现出了美国的高科技和能量。韩国电影则属于唯美主义,把中国人搞得神魂颠倒,所有的中国年轻人都觉得梦中情人在韩国,而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我们中国的文化力量呢?现在还没充分展现出来。我也对周边国家做了考察。我到内蒙古去,就听到外蒙古实际上就是中国蒙语电视剧的最大消费群体;而在新疆,我也听到哈萨克斯坦在购买中国电视剧电影来看。韩国也在引进中国的电影电视剧。但这要形成一种常态而不是阶段性的消费。而这个时候我觉得‘一带一路’不仅仅是卖钢铁、水泥、机器,而应该是文化输出的‘一带一路’。只有文化输出去了,消费者对中国的文化认同了,对中国人认同了,自然就在经济竞争中不战而胜了。”


发挥文人力量发展丝路文学
  一个是我们可以发挥作家、文化人的作用,让他们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去,通过他们的作用影响到“一带一路”的人。同时,我们也从“一带一路”的实施中去观察人,把这些事记录下来。
  香港作家唐至量在香港生活多年,他表示文化的输出需要文化人的作用力,“我在1997年香港回归时写过这样一篇散文:我们的回归不仅是外交仪式上的一个手续,也不仅是降一面旗升一面旗,真正的回归是人心的回归、文化的回归。现在回过头来看,我还认为我的看法没有错。这说明,我们在使用经济手段的同时,千万不能忘记文化。我们要动员我们的文化力量,发挥它的作用。一个是我们可以发挥作家、文化人的作用,让他们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去,通过他们的作用影响到‘一带一路’的人。因为“一带一路”不单纯是经济活动,是有人参与的,这些人都是有思想的,我们要通过文化活动去影响他们。同时,我们也从一带一路的实施当中,去观察人,动用我们的工具——笔杆子,我们把这些事、这些生活记录下来。现在看起来是很现实的当代文学,百年以后那就是史学,史记。一百年、三百年、五百年以后,就是关于‘一带一路’的史记了,很有意义。”
  文化学者朱又可也表示:“广东一直被人认为是文化沙漠,我觉得这是来自于农耕文明的偏见,广东受海洋文明的影响,有着漫长的开放的物质文明商业之路,这才是最智慧的地方,也因此宗教也是开放状态。我觉得丝绸之路代表着自由,它冲破了禁忌,只有冲破禁忌才会影响别人。丝绸之路其实就是自由之路,‘一带一路’的战略思想就是要全面开放,创造一个更加自由的文化。”
  而海洋文化研究专家李庆新则提出了更详细的方案:海洋文学要形成自己的文化体系建构,以海洋本体建构海洋文学,建立完整的学科体系,这样才能在面向未来的时候,在大的语境下,对丝路文学进行一些深入的思考。他以史学家态度对“海洋文学”这一新的提法以后的规划作了设计:一是要对海洋文化、海洋文学这些人文遗产做系统的摸查,为新的发展提供基础性的准备,另外对于域外资料也要加紧收集整理。二是要培植好的队伍,他说他知道有一个“东海诗群体”就是很有民间特色的创作群体,有了好的队伍就有了好的社会基础。三是加强学术的交流,推动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就是在于国内外的学术团体的切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