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4年3月29日 星期五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评论 >> 正文
本土化与家园意识
作者:胡波 发布时间:2006-05-19 来源:中山市文明办
  最近,在报纸上偶然看到一篇关于现代公民教育本质与内涵的访谈录,感到被访者对现代公民教育本质与内涵、目的与意义、方式与方法等问题,已经有了系统的研究和深刻的认识。许多思想观点也引起了我的共鸣,尤其是“增强市民的文化归属感,说到底就是培植市民的家园意识”和“乡土教育实际上是市情教育,它能强调一种文化归属感,一种家园意识”等观点,颇中肯綮,耐人寻味。    说到文化归属感和家园意识,自然想起明清以来接连不断的本土运动和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开展的本土化运动。本土运动是主位文化受到客位文化的冲击而引起的重整反应。依外国学者林顿的说法,本土运动有二种:一种本土运动是向后看。这种情形是一种返回适应,即部分否定甚至全部否定新来的文化因素,强调主位文化的重要性;另一种本土运动是向前看。这种运动是吸收式的,它是要把旧的文化因素中有价值的与所需要的新文化因素作一适当整合,是一种相对进步的文化适应。近代以来在中国发生的三元里抗英斗争、义和团运动、以及五四运动,都是一种本土运动,只是前两次偏于保守,后一次倾向激进。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曾有过一场所谓的文化本土化运动,用意在于培育和强化台湾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形成一种所谓的家园意识。韩国、日本等亚洲一些国家,也在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时,有意识地推动本土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形成一种离土不离乡、离乡不离国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爱国爱乡爱家的训谕,亦有许多爱国保家的动人故事。孙中山先生就曾说过“国者乡之积也,爱国者亦必爱乡”,“爱国固吾人之天职,爱乡亦吾人之所不可废。吾人既负救国之责,而整治乡邦,亦宜引为己任”之类的话。通常的逻辑是爱国必定爱乡,爱人也一定会爱己。一个不爱乡不爱己的人,爱国也只能是空话。一位捷克斯洛伐克学者曾说“家乡作为自我实现的天地,作为一种环境,它赋予人以信心和安全感,成为保护所,同时也成为走向世界的起点。”意思也是强调家和国对于人类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家乡在人生中的作用和影响。古今中外的先哲俊彦对家与国的感情和眷恋,飘香洋溢的却是文化的归属感和家园意识。    由工业化拉开序幕的现代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农业经济氤氲化生的家园意识和文化归属感逐渐模糊,文化漂泊感和文化无根意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大多数人的心理特征。尤其是处于社会转型的中国沿海开放地区,结果必然是农村都市化和都市现代化的本土文化边缘化及家园意识政治化,虽然市民意识和公民素质、以及社区文化的培育和建设,一直是学者、教师和官员的热门话题和工作重心,但“拿来”多于“创造”,文化移植的成分太多。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色太少。一味地引进、模仿、不注意吸收、转化和创新,结果是外来的先进文化不服水土,而生种种病态,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本土的优秀文化因缺乏必要的保护和创新机制,也在与外来先进文化碰撞中失去自我调适与自我超越的机遇。近代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我们一直在追寻西方现代化足迹的行程中,实现强国富民之梦。以“工业化、民主化和城镇化”为主体的现代化,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满足,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失去了个性,丧失了优势,缺少了稳定感和安全感。曾经给我们智慧和力量的本土文化,在现代化的寻梦中被疏离被扭曲甚至被抛弃,而外来文化也没有结合本土的实际实现创造性的转换,文化的本土化始终停留在说教或意象的层面,城市因失去传统文化的血脉和主导文化的支持形销骨立。文化的本土化不能实现,家园意识也就难以形成。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根与魂。文化的本土化在这里实际上就是城市文化的本土化。一方面它要不断地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结合城市自身的特点,转化创新,使之本土化;另一方面,继承城市自己优秀的历史文化,根据新时代的要求,推陈出新,使之发扬光大。也就是外来先进文化和本土优秀文化在相互交融中实现文化的本土化。只有当城市文化有了本土化和地域化的特征后,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才能产生和形成,家园意识才能真正独立生长起来。    家园意识,也是对现代城市生活的认同与肯定,它有责任和义务的要求,也有舍去权利的诉求。对于中山市来说,融会中外古今历史文化和现代精神,形成新市民共同拥有的主流社会文化,中山市民的文化归属感和家园意识才有可靠的保证。以发掘、整理、保护和弘扬中山本土的历史文化为主体的乡土教育、市情教育,是文化归属感和家园意识培育的重要途径,亦是现代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