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4年4月19日 星期五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评论 >> 正文
站在历史的新高度解读“四个全面”
发布时间:2015-04-13 来源:中山日报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以 “壮士断腕”之势打出了一系列治国治党的漂亮组合拳,“扫黄打非、反腐倡廉、简政放权、富国强军”这十六字的“施政纲领”带来的是党风官风民风的转变,换来的是社会正能量的增长。在此背景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顶层设计事实上已成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与战略部署,有着重要的现实依据与理论意义,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应有的路径与对策。
  回眸百年历史,中华民族在“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在惊慌失措中迎来了西方文明的横冲直撞。“欧风美雨”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现代文明的洗礼,更是苦难深重的背影,千年历史的荣光在西方列强的“刀光剑影”中变得支离破碎。为此,一些有识之士始而抗争,继而探索,辗转反侧为求中华民族的自由独立富强。魏源《海国图志》警醒了“天朝上国”的迷梦,洋务派人士的“洋务运动”打开了“求强求富”的梦想之门,康梁维新变法暂时驱散了“甲午战争”惨败的雾霾,孙中山的民国实践与宪政理念则提升了“中国梦”的内涵。无奈历史是变幻莫测的,西方列强屡次的侵华战争不时打断了中国梦的进程,其间尤以日本发动的两次大规模侵略战争为巨。梦碎之时亦是警醒之刻,近代史的发展脉络给了中国共产党深刻的历史教训,也成为理解中国梦的历史依据。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无论是“建国梦”还是“富裕梦”抑或是 “强国梦”都是中国梦的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汲取历史经验,不辱历史使命的勇敢担当、积极作为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建国梦”的追求,是“富裕梦”的呈现,是强国梦的保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那样,“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这个小康社会应该是“政治清明、社会公正、民富国强、天人和谐”的集中体现。
  拓宽历史的视界,自16 世纪“新航路开辟”到18 世纪“工业革命”,欧美国家逐渐奠定了自身雄霸全球的种种优势,从而积极地利用其经济、军事、科技实力把西方的政治文明不断推销到全世界,20世纪末的苏东剧变,21世纪初的 “颜色革命”、“阿拉伯之春”更是横扫西方眼中的“异己”地带,并把这种低成本的民主贩卖推向了极致,带给中国极大的震撼。无疑,以西方标准为内核的“全球化浪潮、民主化潮流、多元化诉求、军事化震慑”仍有相当大的市场,也对“中国道路”、“中国梦”构成显著的威胁,这种威胁自然要对这场划时代事业的领航者——中国共产党提出严峻的挑战、更高的要求,“打铁还需自身硬”,唯有先进的、警醒的、强大的政党才能凝聚民心与智慧来领导这场伟大的战役,因此,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保证、组织保证,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所在。
  换个角度看,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模式正遭遇着发展瓶颈,一些长期被忽视乃至于掩盖的矛盾正聚集为新的问题以至于难题,人口、资源、生态、发展等因素间的互动不断冲击着现有的体制与治理模式,考验着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智慧与担当精神。从历史经验来看,改革的社会代价相对较低,也就成为解决人类问题的正确逻辑,因此,唯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方能避免中国历史进程中的惰性一面,解决可持续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问题,这点已成全民共识,获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也为改革的推动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应该看到,这场改革牵涉到了不同利益群体,也关涉到事务的方方面面,其广度与深度实不亚于一场深刻的革命,必将彪炳史册,照耀来者。
  今日之中国,正步入历史的拐点,危与机、时与势、成与败、荣与辱并辔而行,道路的抉择将决定着未来的走向甚至于百年国运,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21世纪的舞台上到底要扮演何种角色乃在于当下问题的解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是源于历史经验、基于中国实际、直面中国问题、解决时代难题而谱写出来的新的理论篇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内中四个部分构成了严密的逻辑关联,助推中国梦的实现。当然,事业成败有赖于全民合力,更有赖于各项改革举措的扎实推进,时不我待,只问今朝。
  (作者就职于中山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