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4年4月25日 星期四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评论 >> 正文
创新:释放动能鼓起中山发展之翼
作者:刘秀莲 发布时间:2015-08-03 来源:中山日报

    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吹响了以创新驱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号角,为中山新一轮发展把脉定向,注入动力。创新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动力之源,是中山解决进一步发展中深层次结构性矛盾、突破专业镇转型升级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利器,更是发挥中山地域文化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优势的明智选择。可以说,面对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因循守旧或许是走向衰败的墓志碑,而创新才是持续繁荣的通行证。


■弘扬创新精神是对先贤衣钵的继承
  辛亥革命前后,在近代西学东渐、中西文化交融过程中,中山人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和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主动到西方寻找富国强兵良策和振兴中华路径,容闳、黄胜、黄宽和后来的39 位香山幼童,率先走出国门,了解世界发展趋势并掌握了英语,成为社会中的新宠,推动着近代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徐荣村、徐钰亭、唐廷枢、徐润、郑观应、莫仕扬等,率先在洋行担任买办,又最早投身于晚清早期工业化,成为中国新经济的带头人;中山人马应彪、郭乐、李民周、蔡昌等在营商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创办先施、永安、新新、大新等百货公司,开创了中国现代商业的历史和中国商贩群体转变为商人群体的新时代。
  当代中山人继承先贤衣钵,将创新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推动各行业、各领域创新发展。改革开放前,中国还处于前途未卜的过渡时期。恰恰在这个过渡时期,中山人血液中流淌的创新和求实精神再一次激情澎湃:1976年,板芙公社里溪大队开展“联产耕作”制改革,比安徽省小岗村1978年冬18位农民以“托孤”方式实行“大包干”早两年。在板芙里溪体制创新带动下,中山农村体制改革创新全面铺开。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 “一大二公”、“大锅饭”旧体制,建立了农村土地使用权新体制,使农民可以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安排生产,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际,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到2000年,随着中山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中山人创新了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土地流转形式——土地返承包经营。由于中山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征收征用了大量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农村土地资源更加稀缺。为将那些已经“包产到户”、分散在农民手中的土地集约利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又将农民已承包的土地返承包回来,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兴修水利、改建扩建农路等农业设施,经过集中整治后,再发包给专业户种养,进一步推进了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生产。
  改革开放以来,中山人在经济发展和管理社会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1988年开始的每年一度的“慈善万人行”是弘扬博爱精神方式的创新;1998 年开始的产权制度改革,促使公有资本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建立公共财政,给民间资本腾出发展空间是经济体制创新;2001年开始的镇区工作实绩考核是机关管理体制创新;2003 年推出的组团发展战略是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创新;2004年实施的“利益向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措施创新;2005年建设既适宜居住又适宜创业的“两个适宜城市”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创新;2006年实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009 年实行的流动人员积分制管理都是社会管理创新;2010年提出的“三个一百”战略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路径创新;2011 年启动的 “翠亨新区”建设是推动中山经济发展模式从岐江河经济走向伶仃洋经济的模式创新。


■释放创新动能须辩证把握“三大创新”
  首先,制度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和保障。技术创新往往取决于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相互依赖、互为因果。引发技术创新所需要的新知识是制度创新发展的结果,实现技术创新后又为制度创新提供需求和动力。只有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要求的条件相匹配,二者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引致科技创新。为此,重视制度创新对科技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发挥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基础作用,形成对技术创新的制度化激励是推动创新的必要条件。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到商业化应用的完整过程。只有配套开展制度创新,建立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和相应的工作体系,才能为技术创新提供持续的能力和动力。我们应该改变以往依赖优惠政策激励创新制度,把建立健全激励创新制度作为重要内容,培育人人追求创新的机制,将企业被动创新转变为主动创新,才能增强创新的自觉性,激发创新内在活力。
  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市场开放和竞争加剧,国有企业政企不分的弊端越来越显现,成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1998-2003年,中山实施新一轮国有企业改制,已有近百年历史的国有企业——咀香园食品有限公司率先改制成股份合作制公司,成为中山市第一家由国有企业转变成民营企业的先驱。此后,中山市500多家国有企业转换了身份,成为民营企业或股份制企业,颠覆了传统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这次产权制度改革,催生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为民营企业发展腾出更大的空间。通过改革,国有资本成功退出微观经济领域,激发了民间资本的创业欲望和社会创造活力。从此,中山经济实现了产权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产业结构多元化、管理手段多元化,促进了民营经济发展。
  其次,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按照美国钱纳里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中山目前处于工业化阶段向后工业化阶段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成为最紧迫的任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主要是将经济发展动力由人力推动、资本驱动向技术、知识、创新拉动转变。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通过全面创新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企业实现国际化和现代化奠定基础。为适应全球范围的市场竞争,中山的多数企业逐渐形成了争创名牌、走向世界的战略意识,力争实现生产、营销、研发、网络和人才国际化。从企业自身看,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不仅是企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灵魂和竞争取胜的法宝,而且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源泉和提高经营效益的有效途径。从社会角度看,创新则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再次,社会文化创新是全面创新的人文根基。目前,中山市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有的利益格局已被打破,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多样化。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稳定,扩大了群众基础,构建全市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睦相处的和谐中山,成为中山市面临的现实课题。要用发展的理念和创新的手段化解中山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不仅是弥补“市场失灵”的必然要求,也是协调各种矛盾与冲突的必要前提,更是推动社会发展模式转变的原动力。
  任何实践都需要相应文化的支撑,创新实践也是需要创新文化的支撑。良好的创新文化是激励创新的无形推动力,也是实现创新目标的重要保证条件。创新文化作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念,可以助推在全社会形成的创新精神。培育创新文化,既可以为创新提供活力源泉,又能够为创新实践提供制度保证。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提出“优化创新布局、培育创新主体、打造创新载体、构筑创新业态、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创新服务”六大举措,必将产生合力效果,营造出良好的创新文化和创新氛围。
  (作者就职于中山市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