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4年4月26日 星期五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评论 >> 正文
校园文化建设须注重核心价值观的植入
作者:凌新文 发布时间:2016-04-18 来源:中山日报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只有重视正确价值观植入,校园文化才具有健康发展的灵魂。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言,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学校精神、学校传统和校园文化活动、文化环境的总和。它的主要作用之一是塑造学生良好的政治、人文与道德素质。它以课外活动为主要手段,以学校精神与校风为主要特征,展示的是校园独特的文化感召力、吸引力和统摄力。
  校园文化因其集中展现着一个学校的整体形象,同时还是一个学校“软实力”的综合体现,近年来已经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工作者的普遍重视,许多学校都对校园文化的建设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物力。但是,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多层次性、内涵的复杂性、功能的多样性似乎仍认识不足,这就导致校园文化建设中总是存在某种灵魂的缺位。这些问题与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太重视“看不见”的核心价值观植入有着内在的关联。
  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学生自主性、选择性的增强和多样化发展的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等直接的、显性的价值观植入方式,其效果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不少教师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管理的 “实效性”煞费苦心,但不乏部分教师和教学管理者步入到种种误区中,以为“中性化、市场化、世俗化”方式教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才会有效果,有的甚至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转换成为了学生的娱乐工具,最终不仅没有效果,而且是反效果,并被边缘化。在此背景下,校园文化这一“隐性课堂”,在实践中出现了一种更为不乐观的倾向,即“校园文化建设”与“价值植入”变成了毫无关系的两张皮。这集中表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的 “五重五轻”,即“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重制度管理、轻文化熏陶”;“重校园活动、轻文化导向”;“重科学、轻人文”;“重西方现代文化、轻中国传统文化”。由于核心价值观的缺位,校园文化建设的检验标准就被模糊化,校园文化活动热闹的背后就是学生更大的空虚。
  这些问题出现的责任不在学生,而在于我们从事校园文化建设实际工作者在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众所周知,校园文化的导向具有双面性。既有正向的,也有反向的;既可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也可能发生消极的负面影响。如果不能及时加以正确引导,校园价值观势必发生混乱而引起思想危机、道德危机和学术危机。正确的价值观植入对“文化选择”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文化环境的现实批判,它的目的否定和消除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消极因素;另一方面是对文化环境的引导,通过输入积极的文化要素,实现 “吐故纳新”。正确的价观植入可以促使并确保发挥校园文化的正效应,控制并减少校园文化的负效应,并力求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使教育者在“信息输入”时自觉运用科学态度去一一鉴别,按照社会主导的价值观进行文化选择,过滤文化环境中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运行相抵触的文化要素,输入积极文化要素,保证文化环境与社会主流价值的一致性。这就要求在校园文化的培育过程中,必须把价值观植入工作贯穿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渗透在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之中。这样,正面的价值导向便会融入学生日常生活的情感体验,悄悄流入学生的心田并转化为他们的行为,也即把先进的思想道德“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校园文化建设追求的必然是“真”、“善”、“美”的统一。毫无疑问,“真”、“善”、“美”就是普遍认可的价值观植入。实践中,需要根据国情将核心价值观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追求,它体现的是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发展要求;“自由、平等、公平、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社会属性,它体现的是我国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体价值趋向和整体目标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的是社会主义国家全体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要求。上述三个层次的核心价值观相互联系、相互贯通,集中体现了国家、集体和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体现了国家目标、社会导向和个人行为准则的统一,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它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一个人、一个民族能不能把握好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发展起来的当代中国,更加向往美好的精神生活,更加需要强大的价值支撑。要振奋起人们的精气神、增强全民族的精神纽带,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精神。既然如此,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始终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大显身手。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并不表现为单纯地传授信息和思想观念的活动,而是具有鲜明的目标指向和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而且完全能够承担这个任务。
  总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只有重视正确价值观植入,校园文化才具有健康发展的灵魂。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言,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也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育才能真正融入生活场景,校园文化也才有可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提升人文道德素质的“隐性学堂”。

(作者系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